APP下载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2017-03-31崔常虹李文艳孟凡晶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护患防范措施骨科

崔常虹,李文艳,孟凡晶

(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近年来人们对于护理服务观念的转变和对于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单位之间竞争不断加剧,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成为医疗机构发展的必然内容[1]。骨科作为临床重要科室,其具有人员流动性大、患者数量多等特点,导致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故而如何有效降低骨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成为近年来各界普遍关注重点。本次研究通过对对骨科日常护理过程中存在着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开展有效防范措施,取得了满意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骨科发生43例(43/458 9.39%)护理风险事件患者在护理期间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52.18±3.28)岁。同时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开展有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230例,其中男性141例,女性89例,年龄为20-72岁,平均年龄为(51.58±2.59)岁。

1.2 安全隐患

通过回顾性分析,导致骨科患者护理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14/43)、护理人员因素(16/43)、管理因素(13/43)。

1.3 预防措施

本次研究在对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骨科收治患者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患者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在2016年10月期间,给予观察组患者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其具体内容包括:

1.3.1 构建和谐关系

护理人员转变传统护理观念,以患者为中心,与患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其对患者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工作,根据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

1.3.2 加强管理工作

建立和完善相关指导和措施,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将护理人员的操作情况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层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班工作,避免患者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使其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技能水平进行培训,提高其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的能力。另外对新进的护理人员要加强实践培训工作,使其尽快熟悉骨科的操作流程,提高其操作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我院骨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由2016年10月之前的9.39%、5.02%下降至开展防范措施后的4.35%和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患者自身因素

骨科收治患者大多活动受到限制,治疗期间疼痛情况严重,加之治疗期间容易出现泌尿系统、肺部等感染情况,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甚至部分患者出现抵触情绪,不愿配合治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的存在[2]。

3.2 护理人员因素

部分骨科护理人员由于临床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其在护理护理过程中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另外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安排不合理,长时间处于高强度护理工作中,身心疲惫,无法确保在工作中投入充足的精力,导致护理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随着近年来骨科新技术的发展,部分护理人员在开展相关上岗培训后即开始工作,使其护理工作难以满足护理操作需求,导致日常操作中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护理人员由于责任意识不强,主观上忽略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为护理服务带来安全隐患。

3.3 管理因素

由于规章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操作流程不完善,导致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而忽视操作流程或简化操作流程,为临床护理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4 结 论

在骨科日常护理过程中,针对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护患防范措施骨科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