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2017-03-31白会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呼吸科危重症护患

李 玮,白会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李 玮,白会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自2016年6月我院开始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选取我院2016年6~12月收治的64例呼吸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意外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与患者满意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呼吸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减少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效果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常伴有用力喘气、张口抬肩、额头出汗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6~12月与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8例呼吸危重患者,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12月收治的64例呼吸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1例,女33例,年龄66~82岁,平均年龄(75.63±4.79)岁;对照组男30例,女34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5.74±3.8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科内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组长由副主任护师担任,成员包括护士长、护师与护士。组长负责制定管理计划,由组员严格实施,对患者病情进行实时监督并汇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若患者出现死亡情况、意外事故、设备与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预案。在方案实施期间,组内成员需针对方案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探讨,解决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改善反馈出的各类问题,最终可根据实施结果制定完善的护理手册,组内成员需督促科室每位护理人员掌握、熟悉其具体内容[2]。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要点、护理风险管理理论、护理风险管理预案等。定期开展考核,实施奖惩方案,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性与积极性,使科内风险几率降低。将风险管理预案科学、灵活的运用于所有患者中,依照患者病情变化为其制定相关护理计划,对未出现相关病情的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对出现相关病情的患者采用相应治疗护理,从而降低危险事件朝恶性发展[3]。在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应考虑护理人员自身的资历程度,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选相关文献,或是找寻重症监护专家咨询、解决自身不明白的问题;资历较低的护理人员需对一般操作、护理知识进行掌握,同时还需学习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技巧。

1.3 观察项目与评判标准

观察并对比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前后,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患者满意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将满意程度分为3级,主要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风险管理实施前,对照组发生风险事件12例,发生率为18.75%,发生护患纠纷6例,发生率为9.38%,发生非计划拔管17例,发生率为26.56%;风险管理实施后,观察组发生风险事件2例,发生率为3.13%,发生护患纠纷1例,发生率为1.56%,发生非计划拔管2例,发生率为3.13%。。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意外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21,P=0.000;t=5.913,P=0.015;t=31.326,P=0.000)。

2.2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40例非常满意,22例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6.88%;对照组17例非常满意,37例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84.38%。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满意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0,P=0.002)。

3 讨 论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因其病情不稳定、发病速度快、病情迁移速度快、病情复杂等特点,容易出现急躁、抑郁等情绪。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承担较大的风险与心理压力。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护理模式不断完善和更新,护理风险管理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中[4]。

呼吸风险管理是临床上一类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可对呼吸危重症患者制定一套完整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该方案具有针对性与灵活性,能提高科内综合护理治疗与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在对呼吸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减少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鲜于云艳,孙 璇.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3-824.

[2] 赵 伟.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613,2616.

[3] 杨 新,秦桂芳.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饮食保健,2017,4(1):160-161.

[4] 张桂梅.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3,(23):212.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7.156.02

猜你喜欢

呼吸科危重症护患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CBL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索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