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竞争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价值研究

2017-03-31范昱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梯度竞争力财务

范昱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财务竞争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价值研究

范昱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提高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财务竞争力,有助于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缓解经济风险,促进内生增长和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这四个方面充分表明财务竞争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是有价值的,能够增强承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产业转移发展拓宽了新的思路。

财务竞争力;产业转移;竞争力

1 引言

产业转移,即将一些区域的中高梯度产业转移至其它较低梯度的产业区域,依然具有竞争影响力。产业转移与经济发展形影不离,每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都对全球化经济的加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产业转移理论一般认为:区域之间发展程度上的梯度差异存在于经济、资源、技术、信息、产业和科技等方面,中高梯度区域的产业,甚至相对落后的产业,与较低梯度的产业区域相比,依然具有绝对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这种常态模式下,低梯度区域虽然能够发展,却始终处于跟随中高梯度区域状态,无法实现超越。逆梯度转移模式的提出开拓了产业转移的新思路,较低梯度的国家和地区变被动为主动,集聚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战略”,才可能打破作为相对落后的被动状态,发挥反推进的逆向效应[1]。接着,竞争引致效应、竞争力变化效应等都纷纷延续和丰富了这种后者居上的产业转移思路与内涵。

如何实现产业转移中低梯度赶超高梯度的“逆模式”? 财务竞争力给出新的视角。财务竞争力是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高度,创新地将所有与财务资金活动相关的资源整合分配以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实力。财务竞争力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与金融机构,在理论与实证方面均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财务竞争力通过改善上市公司与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状况,最终实现赢利目标和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但目前将二者紧密结合的理论研究尚属于空白状态,仅有一篇论文提及。本文认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财务竞争力水平提高,有助于节约产品成本,缓解财务风险,调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能动性和竞争力;同时吸引来的高梯度的产业转移又为该承接企业注入更强劲的生命力与资本金,改善财务竞争力状况,循环推进,加快发展。

2 财务竞争力可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经济增长

2.1 财务竞争力、产业转移均需要企业承载

财务竞争力作用于企业载体,突显经济实力;产业转移依托这个载体,优化资源结构。“纵观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进程,跨国公司发挥着主导力量,控制着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投资的90%,国际技术转让的80%和研发活动的90%。”[2]可见,产业转移实质是企业一种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动机与方式直接作用着产业转移的方向与过程。

那么企业的动机是什么?产业转移的方向又是什么?企业本性是追求利润,产业转移也源于驱利。从这个角度,二者是相通的,很自然的,产业转移这个庞大复杂工程需要企业微观个体群体逐步实现,在这项双赢的项目中,既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又要短期的得失平衡,既要考虑企业自身,又要平衡顾客、竞争对手、公司员工、政府部门、融资机构等多方利益协调。价值链高端地区产业转移集聚吸引,以企业利益为核心,共享利益,为商富商,以商引商,提高各地政府推进产业转移的积极性。

2.2 财务竞争力可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获利能力

财务竞争力追求的是企业可持续性地利润增长。可以进一步分解成营运能力、收益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基本部分。这四种能力都是围绕着“获利”中心,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目的是成长,关键是可持续。营运能力增强,能够提高使用资产效率,缓解偿债压力,提高盈利效益,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偿债能力提高,可以缓解财务风险,利用好财务杠杆,加强营运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和企业长久稳定;盈利能力改善,能够方便偿债,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营运管理与加强企业的发展,盈利更持久;发展能力建设,拥有长远的目光与思路,摈弃短视与局部思维,更有助于营运能力、收益能力和偿债能力的持久性。总之,四种基本能力构成了强有力的内循环,共同推动财务竞争力持久、有序地增长。

2.3 财务竞争力可以建立量化指标体系,便于企业管理与执行

财务竞争力是可以观察和管理的。财务竞争力指标体系目标是服务于企业内部,不需要刻意的规范标准,除了一些常规变量外,可以灵活地变化,突出特色,形成竞争力,彰显创新,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地分解,可以细致化,可以数量化,方便操作执行,增进绩效。这些指标的“因地制宜”,方便开展因素分析、效度分析和模型假设等,对于财务竞争力水平的深入研究,数量的控制和绩效的考核有着重要的意义。财务竞争力指标是成熟的指标体系,普遍应用于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规范管理提供了切实的可操作平台。

表1 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2 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这两份指标体系的常规部分基本相同,比如: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同时结合不同行业与企业灵活创新,比如,表1的竞争能力,表2的财务潜力和三级指标收益质量能力。表1可结合模型、问卷等辅助手段围绕人力资本与财务竞争力开展因素分析、比较分析和效度分析等得出经验资本可能是以非直接的方式影响着能力资本与教育资本,作用着财务竞争力。表2可采用适用性检验、公因子数量测定、因子载荷求解和建立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出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提高有助于增强该类企业的财务竞争力。

3 财务竞争力可以改善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缓解经济风险

3.1 产业转移中的经济风险客观存在

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经济风险是由经济福利风险和社会福利风险两个部分构成。经济福利风险,即我国产业转移中包含着有损相关区域经济平稳发展的可能性。社会福利风险,即是当经济福利风险波及至社会领域,我国产业转移中出现危害人民生活幸福质量的可能性。这两种风险之间是关联的。

可以依据“成本——收益”理论进行分析控制产业转移中的经济风险,即任何一个地区是否进行产业的承接,是由该转移给当地所能带来的预期净收益、收益和成本的差额决定的。其中,收益指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总福利,包括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成本指这两种总福利付出的损失,即为产业转移中的经济风险。很显然,当净收益>0,政府与企业都大力支持;当净收益≤0,政府和企业都会抵制,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3.2 财务竞争力可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效地抵御经济风险

财务竞争力是财务资源的竞争力,将财务资源整合成为一种竞争力必须吸纳所有有利因素。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精髓可为其提供借鉴,在财务资源的管理中:重视预算管理,以销售预测为起点编制全面预算,平衡筹资、投资、用资、收益等财务活动,避免盲同性,分析预算与实际的差异,鼓励绩效,奖惩分明;重视风险管理,全过程、全环境地监测风险信号,比较恰当的筹资、投资方式,制定合适的风险对策,努力将风险损失降至最小;重视成本管理,人人有责,全面控制,贯彻始终,讲方向、有责任、抓重点,运用科技的手段降低成本,运用财务的方法考核成本,制作成本报表,及时信息反馈;重视领导负责制,强化对法人代表的管理,坚决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重视管理会计,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反馈,跟踪管理,内部监控。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承接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符合“成本——收益”的规避风险模式,可有效地抵御经济风险。

4 财务竞争力可以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内生增长和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4.1 财务竞争力能够增强 “内功”

技术创新除了增强企业的“内动力”,还会产生显著的技术研发溢出效应。国内外学者研究又指出应当以经济指标而非技术指标作为评判企业创新与绩效的最终标准。这说明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应当看是否有助于经济发展,从财务的角度证明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具有说服力,自然地财务指标成为评估经济内生增长的关键。依据来源可将竞争力分类为外部竞争力与内部竞争力。比如,市场竞争力属于外部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既有外部影响因素又有内部影响因素,而财务竞争力则单纯地可以划分为内部竞争力。内部竞争力很重要的特征在于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和提高,不会受太多外部的因素干扰和限制。在资源角逐异常激烈的今天,精力集中于自身能力的范畴是很好的选择,财务竞争力研究相对于其他竞争力研究无疑是很好的方向。

4.2 财务竞争力能够作用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竞争力

“竞争引致效应”认为竞争的到来将优化的产业方式带入承接企业,强大的吸引力冲击了先前的低效局面,产业布局得到改良与调整;竞争力变化效应得出产业转移能够改善承接转移企业的综合实力,带动欠发达区域的整体产业水平,提高竞争力[1]。可见,产业转移与竞争机制密不可分。承接企业要想有所梯度突破,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具有持续和发展的竞争优势。

4.2.1 财务竞争力是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中相当独立的部分

竞争力是为了实现公司价值全力以赴地综合利用全部资源形成的可以与竞争对手相抗衡的实力,核心竞争力是其中最关键部分。两者均由多个子竞争力综合构成,如公司管理范畴、人力资源范畴、科学技术范畴、文化范畴等,财务竞争力属于资金管理范畴的分支,相对独立。这三种竞争力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均将企业的对外财务报告作为评价参考的依据之一。

4.2.2 财务竞争力拥有价值特性

财务竞争力已不是一种简单的管理财务能力,上升到竞争力范畴,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和特色,实质上是由公司的行业及环境和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以下特性:

竞争性。财务竞争力能够同企业对手相角逐。产业转移中的企业与其说是承接的过程,不如说是竞争的过程,与同区域的、与不同梯度的企业竞争。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收益交织着风险,机遇伴随着挑战,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公司要想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比同行业竞争者拥有更多的资源,甚至产业低梯度后来居上,赶超产业高梯度,就必须具备竞争实力。

财务性。财务竞争力是资金管理的竞争力。既然成为一种竞争力,就应当整合所有的财务资源,从实际出发,敢于创新,在节约成本、盘活资金、盈利创收、业绩发展等关键点做足文章,摸索出符合自身财务特点的管理政策方针。

盈利性。财务竞争力最终满足企业价值目标。这种竞争力已不单单意味着低成本、多盈利,关键寓意着企业能够较强地抵御外来风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其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满足企业持久盈利的需求。

财务竞争力拥有内源性特征,符合抓重点、抓关键、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的哲学思维,将其引入产业转移的研究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从企业最易管理的竞争力入手,进行因素分析,开展量化管理,借鉴业已成熟的金融机构等财务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和丰富成熟的财务管理成果,有助于拓宽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思路与办法,特别是逆向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地区与企业,指出了一条可以自我拓展的思路与办法。

[1]冉桂林.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D].合肥:安徽大学,2011:4-14.

[2]肖艳霞.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对河南的启示[J].河南科技,2009,(15):5.

[3]李凯.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33-53.

[4]杨丹丹.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与财务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1:23-42.

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 IN INDUSTRIAL TRANSFER

FAN Yu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Economy,Hefei Anhui 230051)

Improving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s’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contributes to promo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improving the leve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alleviating the economic risk,promoting endogenous growth and innovation,and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These four aspects fully indicate that the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which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widen the new ways for industrial transfer development.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Industrial transfer;Competitiveness

F127;F275

:A

:1672-2868(2017)01-0060-04

责任编辑:陈 凤

2016-11-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3BJY079);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5A597)

范昱(1979-),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猜你喜欢

梯度竞争力财务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水利财务
日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