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家滩玉龟玉版原形再探

2017-03-31魏陈斌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陆龟巢湖钻孔

魏陈斌

(巢湖市地方志办公室,安徽 巢湖 238000)

凌家滩玉龟玉版原形再探

魏陈斌

(巢湖市地方志办公室,安徽 巢湖 238000)

运用“形相似、数相同”研究方法,对凌家滩玉龟玉版外形和玉版钻孔数目与自然界淡水龟、半水龟和陆龟进行比对,探求凌家滩玉龟玉版真正原形。

凌家滩;玉龟;玉版;形状

1 “形相似、数相同”的分析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两种物体在形状上相似,重要特征数量上相同,从而推断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的可能相同或相似,这是我国古人的“取象比类”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象数”。象(形)是客观存在的,是某种事物的外在表现,数是抽象的,是某种事物可度的特征。通过两者的典型描述和比较,可以根据已知事物推知研究客体在一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这是直觉思维、万物类象的整体观念、类象思维模式,是我国传统的思维方法。

2 凌家滩玉龟玉版原型

作者文章中指出玉龟原形为中华草龟[1],主要是通过中华草龟的外壳与玉龟外观相似、草龟壳上盾数和玉片钻孔数相近得出的,如果严格按照“形相似、数相同”方法进行比对,是有漏洞的:1、从外形上看,中华草龟总体上是扁平的,没有玉龟高拱;2、中华草龟尾部盾数有10枚(以龟四肢为部位划分:前肢至龟头部前头部位,前肢至后肢之间为中部,后肢至尾部分为龟尾部分),总盾数有25枚;而玉版圆形边(玉版上边)的钻孔数是9个,加上玉腹甲上1个,总数为24个,即“数”是不相同的;3、中华草龟腹甲与玉龟腹甲形状不相似,也不相同。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再研究玉龟玉版的原形。

2.1 从玉龟着手

2.1.1 看玉龟外形

将动物龟按照栖息地不同划分为海龟、陆龟、淡水龟和半水龟四类(见表1),玉龟是由玉背甲和玉腹甲组成,玉龟背甲的三道阳刻线与淡水龟在龟背上有三条的棱线很相似(图1),而玉腹甲在淡水龟腹中找不到相似形状,可以在半水龟中找到。

表1 各种类龟外形特征一览表

半水龟是指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上觅食的龟类,也称泽龟,闭壳龟就是其中一种,它们的腹甲中部以韧带相连,似铰链,能活动,死亡后,韧带断裂,腹甲变成两段,所以,民间将闭壳龟称为“断板龟”。这两段很象玉龟腹甲,为闭合龟腹甲前龟前端和龟后端 (图2)龟前端边缘均为半圆形,中间为韧带部位,与玉腹甲前面半圆、后面直线相似;同样理由,龟后端边缘均为半圆形,前面为韧带部位,与玉腹甲形状有些类似,前后端只是反向而已。

图1 淡水龟与凌家滩玉龟外形

闭合龟通常有1条脊棱,少数有3条棱线,如黄缘闭合龟(图3),腹甲前端有一条清晰可见的“韧带”(图2),起关节作用,生活时,能根据自身需要前后端腹甲或张开或关闭。若遇到敌害时,立即将头、尾、四肢缩入甲壳内,腹甲与背甲相合,关闭甲壳,形成一个盒状结构。若受到蛇侵犯时,龟关闭甲壳,正好夹住蛇,直到蛇死亡,然后吃蛇。所以,民间将闭壳龟又称为“克蛇龟”和“夹蛇龟”。

这里有一个民间故事:在南方一个小水塘边,克蛇龟和一条银环蛇遇上了,便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搏弈。第一回合:蛇首先向龟发起进攻,龟把露在外边的一切都缩到硬壳里,一动也不动,形同一块鹅卵石,蛇见捞不到便宜,就停止了进攻,干脆把身体像卷尺似的收拢,围成了一个圆盘,蛇头从中间伸起来,等待着新的进攻机会。第二回合:一阵僵持后,龟动了一下,在龟腹部断开的地方露出了粉红色的嫩肉,蛇如同绷紧的弹簧突然松开了一样,“唰”地一下,瞄准那嫩肉就窜了过去;差不多同时,只听见“啪”的一声,龟猛然合上了腹板,蛇头被紧紧夹住。第三回合:蛇头部虽然被夹住了,但蛇身还可以扭动,蛇于是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用自己的身体死死地把龟缠住,想把龟勒死!龟紧闭外壳,让蛇去缠,双方暗使劲,又是一阵僵持。第四回合:一段时间后,突然间只听“扑扑扑”几声响,血光四溅——龟在双方较劲中突然将壳撑开,紧绷的蛇身顿时断成几截,直到这时,龟才松开差不多快要被夹断的蛇头,伸出自己的头,有滋有味地吃起蛇肉来。这就是古代玄武(上古夏、越民族的龟蛇图腾崇拜)——“蛇绕龟体”形象的真相,不是古人认为的雌雄交尾(古人认为龟只雌无雄,龟要繁衍后代,只能与他动物相配)。图4是玄武形象图,左图蛇是银环蛇形象,右图的龟是闭合龟形象,两图综合一下就真实了。

图2 闭合龟腹部位图

图3 黄缘闭合龟

在闭合龟中,中国的黄缘闭壳龟更接近玉龟体长。成年龟体型:壳约长 11—17厘米、阔 7—11厘米、高 4—7厘米;玉龟:玉背甲长9.4厘米、高4.6厘米、宽7.5厘米,玉腹甲长7.9厘米、厚0.5—0.6厘米、宽7.6厘米 。如果将玉龟背甲与玉龟腹甲叠放在一起,那么玉龟壳高为5.1—5.2厘米,壳高约为壳长9.8(加上玉版凹边0.4厘米)的二分之一,符合黄缘闭壳龟成熟龟比例,即龟甲长与龟壳高比为2:1;背甲外形虽不如陆栖龟类高隆厚实,但比水栖龟类高拱,与玉龟形似;黄缘闭壳龟甲桥不明显,无腑盾及胯盾,背腹甲及胸、腹盾片间有韧带相连,壳可完全闭合,腹甲的胸、腹盾间就有一条清晰的韧带形成可动的“铰链”,背腹甲之间也有韧带相连,因此腹甲的前后两叶能向上完全关闭甲壳,头、四肢和尾均可缩入壳中,我国南方很多省份都有分布。这一点恰恰回答了孔子的学生曾参提出 “如诚天圆地方,则是四角之掩也”(《曾子·天圆》)的疑问,也就是说在凌家滩先民生存时代没有考虑天地相交或相接这类问题,就方形与圆形如何相连或连接而无缝隙是平面几何做不到的,但在立体图形中是可以的,因为圆形可以覆盖方形,如果后人知道闭壳龟龟壳与龟腹是如何连接,就不会有此之问了,只是在历史的传承中被漏忘而已。

图4 玄武图

图5 平胸龟标本

2.1.2 看玉龟钻孔。半水龟中还有一种龟叫平胸龟,俗名:鹰嘴龟、鹦鹉龟、大头龟、山龟等。关于此龟,《山海经》中描述“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成年龟背甲长12—18厘米左右,长椭圆形。龟壳扁平,头大尾长,尾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头不能缩入壳内。背甲有棕黄、褐色、黑色、墨绿等,背甲颜色与产地、环境、水质有关。尾长几乎与体长相等。为水陆两栖,以水中生活为主,一般生活在山涧溪流、湖沼的草丛中。由于具有锋利的爪和强有力的尾巴,能够轻易爬越障碍物,还能爬上树,性情凶猛。此龟遇到比它大的动物,会口中发出怒吼,吓走敌害,而且它不怕山鹰袭击。具有锋利的爪和强有力的尾巴,似龙尾,其头、眼、嘴均似鹦鹉,又有人称其为鹦鹉龟。鹰嘴龟快速爬行时貌似麒麟拖龙尾巴奋蹄,静蹲时面目活像一只猫头鹰注视猎物,侧走时完全像苍鹰腾飞。此龟基本就是龙、麒麟、龟的结合体,我国历史上传说的四灵“龙、凤、麒麟、龟”,此龟身上体现出三种形体,只缺凤了。它喜欢生活在安静满是巨砾和碎石的、水流湍急的山涧中,主要觅食螺、蚬、贝、虾、鱼、蟹、蛙、昆虫和蜗牛,饥饿时树叶草根也吃。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从图5平胸龟标本我们看到龟背甲上有两孔,位置在龟甲背第一椎盾处,这同玉龟背甲上4钻孔位置相同,只是数量上不同,可认为是一致的,这是凌家滩先民们的创造,从玉版中心图案八角星纹信息为食象来推测玉版为天象,又龟背甲象征天,故可能是北斗斗魁4星(形似,数同)。这与汉刘向《说苑·辩物》“蛇头龙胆,左精(睛)象日,右精(睛)象月,千岁之变,下气上通。能知吉凶存亡之变。”有绝妙相通点,由于先民认为宇宙与龟是同构关系,可以认为这两孔是龟“下气上通”处,是凌家滩先民与上天沟通交流通道,这是凌家滩先民们的创造,在自然动物龟壳上两孔基础上,在脊棱左右各加1钻孔而成玉龟背甲上的4个钻孔,表示北斗斗魁。

那么这4个钻孔表示北斗的依据在哪儿呢?我们可以从1987年发掘的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表示北斗的蚌塑三角形和两根人的胫骨得到旁证[2],早在6500年前西水坡人就知道了北斗,比西水坡人晚1800多年的凌家滩人也应该知道北斗,况且这4钻孔放置在表示天空的玉龟背甲上正中位置(自然龟第一椎盾处),又形似;考古证据就是与玉龟玉版同时出土的玉鹰,安徽大学历史系周怀宇教授称玉鹰为“阳鸟猪首雕”,明确指出了猪首的成份,“先民们最早把北斗比作猪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3],因而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在这一点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思想——北斗七星居于天穹的中央,群星环绕旋转,并一以贯之的延续到现在,流传千年的风水罗盘正是这种思想实物再现[4]。风水罗盘中央(天池)的指南针(虽说指南针是宋代发明的,但指南针的始祖司南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是北斗星的实物替代,围绕指南针的八卦符号是28星宿(实用24个),另外4个可认为组成北斗星,为了使人明白,还在外圈增加了28星宿名称、界限和占用天体的角度数。

2.2 从玉版着手

2.2.1 看陆龟。陆龟背尾部盾数与玉版长边上的钻孔数的一致,都是9个(主要是陆龟尾盾片是1枚),其中一种陆龟——星龟外形(图6右下)与玉版相似,特别是头部左右3个缘盾排列与玉版短边3钻孔位置一样,左右基本对称,2个钻孔与龟头部缘盾片、1凹弧边钻孔与龟中部1缘盾片相对应,见表2。

表2 陆龟背甲盾与玉版形数比较表

2.2.2 看星龟。陆龟中还有一个种类——星龟,其椎盾、肋盾上米字形花纹,与玉版中心圭形符号相似,通常8—12个放射花纹,虽然玉版上没有米字花纹两两之间夹着8条直线,但米字花纹中心图案与玉版中心八角星纹图案类似,只是不十分明显,仔细辨认大体可看出八角星纹模样,中心部位有一层模糊色,似食相时的光芒,可以认为玉版中央的八角星纹是凌家滩先民根据星龟米字星纹中心图案创造出来的,只是没有表现食相色彩光芒,是日月食合并简约图案,参见《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发表的《凌家滩玉龟符号研究》一文。因而我们可认为玉版是另一个玉龟背甲,形状表现为俯视陆龟图,其图形为龟甲(主要是星龟椎盾)上图案,玉版周边的凹边为缘盾边、钻孔为缘盾(头盾为玉腹甲圆边钻孔,因有的陆龟有头盾,有的陆龟没有头盾,故用此方式表现)。

图6 凌家滩玉版钻孔和形状与陆龟、星龟比较图

星龟属陆龟科,是象龟科中最小的种类,依花纹的粗细又可分为印度星龟与斯里兰卡星龟。前者星纹线条较细且头尾粗细相同;后者线条较粗且末端会放大,米字星纹在原产地属保护色,在草丛中的星龟很难让掠食动物发现,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印度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斯里兰卡地处热带,终年如夏,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受海风影响,并不酷热,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

图7 蛛网龟背甲和腹甲图

2.2.3 看蛛网龟。陆龟中有一种蛛网龟(图7),也能闭壳,主要栖息于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部的沿海区域(半干旱气候),活动在灌木丛,以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成熟个体的背甲多在12—15 cm,背甲具有特殊的釉黑色泽与近似网状的鲜黄色花纹,是陆龟中唯一一种胸甲有关节可以折合的种类,腹甲之肱盾与胸盾间具有枢纽关节构造,可活动,但有些韧带不好,闭不起来。

2.3 各种龟生存环境。

2.3.1 淡水龟和半水龟。玉龟玉版是在安徽含山县凌家滩发现的,是史前文明的产物,区域性文化特征明显。此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巢湖水通过裕溪河流入长江。由此可以推断玉龟玉版的原形与巢湖流域或长江中下游的动物龟有关联。湖南水产研究所卞伟在《我国龟鳖种类分布及保护种类》一文中指出:“我国36种龟鳖在各省、市、自治区分布及各级保护种介绍如下:安徽省(9种),分别为平胸龟、大头龟、乌龟、黄缘盒龟、金头闭合龟、黄喉水龟、眼斑龟、中华鳖、地龟。 ”[5]

2.3.2 目前在我国生存的陆龟只有缅甸陆龟、凹甲陆龟、四爪陆龟和棱皮龟,没有星龟和蛛网龟,但是在5300年前原巢湖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却给这类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含山县博物馆在凌家滩展馆介绍巢湖当时气候时这样提到:“进入全新世以来,巢湖地区气候经历了温和略干—温暖湿润—温和干燥—温凉稍湿—温暖湿润的变化过程。距今5000—6000年是一万年以来最温暖湿润、降水最丰富的阶段。当时巢湖地区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凌家滩文化发展和繁荣正处于气候由湿向温和略干的转变期”,同时凌家滩地处江淮丘陵,周边有众多小山,植被茂盛,也就是说具备了星龟、蛛网龟的生存条件和环境,虽然目前我们没有发现考古资料证明在凌家滩区域生存过星龟或类似星龟(如辅射龟、蛛网龟)这类陆龟,但这些龟类现在生存的环境与我国大陆紧密相连,由于气候的变迁,动物的迁移还是有可能的。如同“亚洲象6000—7000年前在中国生存地在北纬40°以南广阔区域,……从亚洲象化石发掘地点及历史文献记载地点由北向南的增多,表明亚洲象分布由北向南迁移的总趋势[6]”;而现在只栖于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亚洲南部热带雨林、季雨林及林间的沟谷、山坡、稀树草原、竹林及宽阔地带,如中国的云南、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缅甸等地。

3 结语

从“形相似、数相同”的分析方法中可以得出:将闭合龟看成玉龟玉版的原型是不合适的,尾部缘盾10枚与玉版弧边钻孔数9个不同,虽然可认通过将玉腹甲作为龟前、后端,用玉腹甲圆部1钻孔作为是头盾和尾盾加以完善,得出数10,但附会、凑数成分较多,可不考虑;加之玉版在闭合龟上找不出其他相似点,这是缺陷;若将星龟看成是玉龟玉版的原型有些牵强,因为星龟(陆龟)明显不具有玉龟典型的淡水龟特征,也是遗憾。又玉龟甲形象似龟骨壳,淡水龟的龟板位置与陆龟盾版位在数量上是一致的,但从玉版中心图案看又是星龟盾图案,显然没有将龟盾真皮去除,将玉版认为是骨板也是不合适的,相反玉版主要是俯视陆龟或部分平胸龟的外形产物(图5和图6),“长方形玉片 1件(M4:30)。牙黄色,两面精磨。平面为长方形,两短边略内弧。三边琢磨出凹边,边宽约0.4、凹边约0.2厘米[7]”,这个凹边是龟背甲缘盾处(从龟前肢至龟后肢,分左右两边),钻孔就是缘盾片。

因而我们认为玉龟玉版的原型可能不是一种龟,是凌家滩先民们将几种有特别之处的龟组合在一起的“龟”,目前看至少有6种龟——淡水龟的背脊(玉龟背甲三条棱线)、平胸龟背甲圆孔(玉龟背甲4钻孔)、闭合龟的腹板(玉龟腹甲)、陆龟的外形(玉版形状和钻孔数),以及星龟(八角星纹)的图案和闭合龟(于玉背甲和玉腹甲的凸边,上有二对钻孔,表示闭合龟的“韧带”,考古人员认为 “这些上下对应的圆孔是拴绳固定之用[5]”),应该就是所谓的“图腾龟”,(图腾崇拜是一种较高级的宗教形式。人们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植物或无生物有着特殊的关系,就将其作为本氏族的标志而加以崇拜,这就是“图腾”)。同凌家滩出土的玉鹰一样,她是由鹰头、猪(象)首,图腾龟背(八角星纹)等组成的,这些动物可能是不同部落的图腾,现在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大部落,这也是我国传统的造神方法。《山海经》中就有很多记载,如《山海经·祷过山》篇“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的描述;若仿《山海经》文字描述,则玉鹰为“有鸟焉,其状如鵁,彘翼,三首、三眼、六尾”。其实,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由鹿的角、马(鳄鱼)的头、鲶鱼的须、兔的眼、蛇的项、蜃的腹、鱼的鳞、鹰的爪、虎的掌和牛耳等多种动物组成的。

[1]魏陈斌.凌家滩玉龟符号研究(一)——兼谈与古代河图洛书、《易经》的联系[J].巢湖学院学报,2009,(4):80-86.

[2]魏陈斌.凌家滩玉版形制及相关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15,(4):5-11.

[3]冯时.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实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53.

[4]郑杭生,胡翼鹏.天道左旋:社会运行的溯源和依据——若干考古发现成果的社会学开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8.

[5]卞伟.我国龟鳖种类分布及保护种类[J].内陆水产,1998,(7):29.

[6]陈明勇,吴兆录,董永华,等.中国亚洲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6.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7.

责任编辑:杨松水

K876.8

:A

:1672-2868(2017)01-0007-06

2016-07-04

魏陈斌(1963-),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市地方志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凌家滩文化。

猜你喜欢

陆龟巢湖钻孔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陪陆龟做手术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巢湖,我的母亲
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技术实践与应用
巢湖玉卮意蕴长
华能巢湖电厂脱硝系统的改造
巢湖地区典型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探讨
弗罗伦纳陆龟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