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传递六大信号明晰行业发展脉络

2017-03-31刘嘉郝杰徐长杰董笑妍郭春花

纺织服装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体智能发展

本刊记者_刘嘉 郝杰 徐长杰 董笑妍 郭春花

聚焦两会

两会传递六大信号明晰行业发展脉络

本刊记者_刘嘉 郝杰 徐长杰 董笑妍 郭春花

为期11天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已于3月15日闭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2017年重点工作和任务目标: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报告定下的这些“重要使命”,每一个都与纺织人息息相关,而来自纺织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围绕这些“使命”,分别提出了发展建议。

1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 纺织人说

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德康:

让智能制造成为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力

波司登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精准发力质量型发展、创意设计和智能制造,形成有效供给与消费升级良性互动,巩固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先进制造创新方面,波司登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快推动“机器换人”和“智能工厂”创建,对六大直属生产基地升级改造,全面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智能制造水平。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由“大”向“大而强”的深度转型,智能制造成为产业升级重要的创新驱动力。为此我建议:

1.纺织服装行业加快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打造产业级的融合创新体系;

2.强化财税支持金融投资力度,精准培育智能制造增长极;

3.建设柔性化生产组织,推进供应链管理和供给侧改革;

4.实施“纺织服装+互联网”,构筑智造产业互联新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丽芬:

加速培养智能制造龙头企业

当前,国家层面关于智能制造的政策导向很明确、很全面,但是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为推动智能制造进程,我建议:

1.政府应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协同机制建设,督促行业协会等组织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制定智能制造标准,培育行业智能制造示范龙头企业;

2.要集中政策资金的支持,加大中央财政对行业龙头企业改造项目的精准扶持,加速全行业智能制造的全面落地;

3.要加速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网络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水平;

4.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提供与智能制造政策导向和企业需求匹配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性。

关键词2 实体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 纺织人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 钱月宝:

扶持实体经济需全社会关注

在当前形势下,实体经济存在着下行压力沉重、结构调整滞后、投资持续低迷、运行成本高企等矛盾和困扰,尤其是中小企业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运行情况艰辛,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迫切需要全社会的全力扶持和关注。为此我提议:

1.要着力营造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家专注主业,弘扬“工匠精神”;

2.要着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政策上加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利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要切实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而不纯粹是一个专事盈利的“公司”;

4.要全力帮助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增效,落实涉及实体经济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合理降低企业运行要素成本,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实体经济制度性成本,引导企业提质增效;

5.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扶持“双创”,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专项扶持,为实体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幺志义:

振兴实体经济,走好“三步棋”

近几年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特别是国内制造业企业在品牌塑造、创新能力等方面仍与其他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凸显,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造成国内整体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倾向,并有可能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和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走好“三步棋”,我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综合性改革配套措施,做好政策性支持和引导;

2.创新金融扶持方式,鼓励社会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投向智能制造领域;

3.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发展应收账款融资,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关键词3 “一带一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

● 纺织人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 赵丰:

加大丝路遗产保护力度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文化和技术交流的重要通道,其沿线出土文物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碰撞与交流的重要物证,也彰显了中华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集采众长、融合创新的显著特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保护不仅是世界文明传承的需要,也对建设“一带一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我建议:

1.要对古老的丝绸之路进行研究,对丝绸之路上保存下来的文物,特别是纺织品文物(丝绸、羊毛、棉麻布等)进行研究。

2.将每年“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跨国申遗成功日即6月22日定为“国际丝绸之路日”,设计并明确“国际丝绸之路日”标志。大力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项目,加大发掘丝路内涵、认知丝路作用、保护丝路遗产的力度,彰显丝绸之路对丝路沿途国家和地区及世界文明的影响与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 尤小平:

有序组织优势产业上下游抱团“走出去”

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从“引进来”为主逐渐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但是,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完备、服务机制的不健全等原因,我国企业自发、零散、“单打独斗式”的“走出去”现象较为突出。为此我建议:

1.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制度保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接轨国外法制体系,尽快研究制定境外投资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为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保证;

2.搭建服务平台,加强指导支持。建议设立国家“一带一路”发展促进机构,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3.建立应急机制,保护合法权益。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境外使馆等机构,建立健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及时发布境外投资可能出现的政局动荡等预警信息;

4.加强组织引导,推动健康发展。建议国家、地方政府或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在具有战略性资源和新兴市场国家建立海外园区,并有序组织我国优势产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走出去”。

关键词4 文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 纺织人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新海:

行业发展离不开文化灵魂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不管是工业2.0时代还是智能时代,文化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传统服饰文化的应用及创新是中国纺织服装再创辉煌的基础。为此我建议:

1.民族复兴的使命对于纺织行业最直接的使命就是推广汉服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而麻纺是全球纺织领域最具时尚感的元素,汉服文化发展可依托麻纺这个时尚载体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建议政府出台一些政策鼓励汉服工作室的创办,并支持院企合作;

3.鼓励行业人员参加世界性行业活动,包括出国展示、汉服设计专场发布;

4.对人才的引进给予支持,并成立人才引进专门窗口,给予他们资金和资源支持。

关键词5 释放内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作用。

● 纺织人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雅莹集团总裁、浙江华之毅时尚集团董事长 张华明:

应需而变,升级零售端

随着消费形势的不断演变,服装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使其不再满足于商品本身,服装品牌应应需而变,升级零售端,提升体验感。另一方面,近年来服装品牌越发倾向于将自身打造为生活方式品牌,但要站稳脚跟、建立国际竞争力,还需要插上文化和科技两个翅膀。为促进服装品牌良好地可持续发展,我建议:

1.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在店铺租金、环境交通等方面应给予制造业品牌零售端建设更多支持;

2.国家有关机构、各地政府及企业本身都应对企业的文化与科技建设给予更多重视。

关键词6 新兴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 纺织人说

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一林:

构建产业链,加快石墨烯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石墨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基于或利用石墨烯改进的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并正快速进入市场,助力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型服务业发展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升级,应用前景日趋广阔,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隐忧。为促进石墨烯产业健康发展,我建议:

1.加快石墨烯标准化工作,发布国家标准明确石墨烯术语和产品内涵以及命名规则,建立相应标准体系,以正视听,引导支撑规范产业发展;

2.协调构建产业链,推进首批次示范应用,引导新兴产业良性发展;

3.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注重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建议由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生物质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实体智能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