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本控制的实效性探讨

2017-03-31张蓉

时代金融 2017年8期
关键词:整改措施时效性成本控制

张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相关的事业活动和服务也在不断增加。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在阐述成本控制实效性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成本控制实效性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得出成本控制的实效性是保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所以本文就对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时效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我国事业单位在成本控制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 成本控制 时效性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事业单位相比与其他的企业,有很多特殊因素。其运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社会福利,从而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事业单位是一种社会公益性企业,背后有国家政府支持,使得事业单位人员对成本控制的意识非常薄弱,对资金的使用效率明显比不上企业社会企业。本文通过在事业到位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查找,就成本控制的实效性做了如下探究。

一、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成本控制作用越来越突出,成本控制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事业单位的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时效性,不但能促进事业单位更快发展,还能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在事业单位多年的工作经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市场竞争力

自从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能促使事业单位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事业单位开展业务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公共事业的需求,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是只要有经济活动就需要有成本和收入。随着近几年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越来越重视,成本控制的实效性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成本核算能优化支出,减少资金浪费

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时效性主要针对内部成本控制,通过成本控制能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通过对各项经济活动的成本进行控制,能直接反应出目前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为财务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支出预算提供数据支持,合理的财政支出,既能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为事业单位更快更大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三)能扩大事业单位的运营规模

由于事业单位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通过成本控制,减少下的资金可以扩大事业单位的经营项目,更好的为人民服务。通过成本控制,发挥事业单位自身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扩大经营项目。

二、成本控制时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要想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大成本控制力度,但是由于国成本控制起步比较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在事业单位中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成本控制的时效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员工意识淡薄,成本控制理念不强

事业单位受到国家政府支持的影响比较大,其主要的运管资金是通过国家政府获得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事业单位中就形成了运行效率低,人员对成本控制不重视的理念。很少那精力放在经济收益上,以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力之一。但是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离不开事业单位的帮助。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员工对成本控制的理念认识不足,甚至有的员工认为,事业单位不是社会中其他中心型企业,没有市場竞争压力,我们是国家政府支持的单位,背后有国家支持,就不需要成本控制。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得我国事业单位一直停滞不前,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行[1]。

(二)成本控制薄弱,对资金缺乏有效控制

一些事业单位中资金管理比较混乱,开支随意性比较大,没有通过调查研究和财务核算就进行开支。在他们心目中重要能够获得资金,不管是国家政府拨付的经费还是专项资金。都可以用来开支。私自挪用公款的现象经常发生,财务管理部门通过仔细分析,通过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来评估未来的资金结构,导致事业单位收支出现严重失衡。没有从成本控制的理念出发对企业资金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导致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成本控制缺乏有效的管理目标和考核机制,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对单位领导缺乏有效的约束,导致领导不够重视,以至于全民都怠于成本控制。

(三)成本控制体系比较落后

事业单位从是否具有自主经营能力上可以分为业务事业单位和非业务事业单位。这两种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在核算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非经营事业单位会计是核算过程中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部门不进行成本核算。而经营性事业单位选择的是权责发生制,成本核算比较困难。无论那种方式,和其他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相比非常落后,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的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发展。

三、加强成本控制时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控制意识,鼓励员工节约成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进行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以要提高事业单位成本控制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以前传成本管理模式,转变成科学、合理、规范的成本管理体制。要想成本控制意识在事业单位中落实的更加彻底,首先要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同时是事业单位的广告栏中张贴关于成本管理的好处,把每个成本意识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身上,以此来提高事业单位成本控制意识,另外,还要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对做的好员工进行奖励,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领导要以身作则,对成本控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成本控制意识。为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2]。

(二)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

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成本管理发挥实效性的关键所在,预算管理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和操作性,需要从经营活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全过程预算。通常情况下预算编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预算编制,另一部分在预算实施。预算编制必须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同时当预算编制完成以后,各个部门和科室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计划和方案执行,尤其是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和现金流的监督。实行统一结算制度,并加大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监督考核的力度。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需要把预算工作细化分解和跟踪考核,逐步加强内部控制措施和管理。比如:把年度预算编制分化到每个部门和科室,相互协调发生共同完成预算管理目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选择一种双向矩阵的成本预算管理办法,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第一,借助KPI绩效考核标准和360度考核方法,促使预算管理制度能得到顺利落实;第二,加强各个部门和科室的沟通交流,最大程度上降低各自部门额外开支,从宏观控制和微观协调实现成本控制的实效性。不但,能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责任,还能降低出运行成本[3]。

(三)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机制

建立以成本为中心的财政预算支出体系,对上每项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同时借助会计的力量把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和公共资源进行联系,从而保证企业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制定系统科学的成本控制运作体系和成本核算的方法,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最常用的是最低成本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其中最低成本法是为了达到一定标准效益所需的成本,属于绩效考核的方法,此方法并不是以货币单位来衡量取得的经济效益,只是计算各种开支的有形成本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成本效益法是将事业单位的总成本和总效益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事业单位总成本和总效益之间的关系,如总额、效益率等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估。应用此方法,一般要对开支和效益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成本效益分析,其中社会效益进行估算,其他实在难以进行数字量化的效益则暂不考虑[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时效性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控制意识,鼓励员工节约成本、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机制三个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希望对我国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发展有一定帮助,从而保证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如何加强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与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174.

[2]徐利霜.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及创新[J].现代商业,2013,30:263-264.

[3]侯建平.浅谈建筑经济管理工作中资金建设实效性完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156-157.

[4]陈天锋.如何提升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中资金运作的实效性[J].科技经济市场,2016,09:114-116.

猜你喜欢

整改措施时效性成本控制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江西省某水工隧洞渗水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分气缸定期检验发现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石塘镇对动物养殖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整改措施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
矿井提升机主滚动轴承失效及整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