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下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2017-03-31钱吉汗

时代金融 2017年8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摘要】随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放开,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运营模式会受到强大冲击。本文从当前利率最新的基本政策入手,结合我国银行业当前特点,运营SWOT分析法,分析了利率管制放开对银行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借鉴了美日利率市场化对其银行业的影响及政府措施,对我国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即其盈利模式的转变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转变

一、利率市场化内涵及背景

2015年10月24日,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并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人民银行同时宣布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至此,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

利率市场化是就是由资金供求决定利率水平,即市场主体在中央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主决定利率。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自己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对优化资源配置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推动其树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实现差异化,多元化,持续化经营,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创造了条件,促使利率真正反映市场供需,利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经济结构优化有深远影响,同时这对我国金融行业的主导者银行业,也构成了长远影响。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优势分析

利率市场化首先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资金走向配置,这更利于达到优化配置。银行能扩大自主定价权,自主经营权,实现意思自治,自由竞争。我国一些银行已在金融产品创新这一领域走出一条不错的发展道路,利率市场化能更加促进其发展,减少对其束缚。

(二)劣势分析

2014年,在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收入中,利息是最重要的收入,占比最高,达到了62%,其次是投资收益,占比21%。其图如下: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最主要的冲击就是存贷利差收窄。放开存款利率市场化,这会加剧银行在存款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在压低贷款利率的同时提高存款利率,最直接后果即为存贷利差收窄。这样一来,银行风险水平明显提高。这对于我国长久以来习惯于坐收利差,躺着赚钱的银行,无异于釜底抽薪。

另外,短期内利率的整体升高,会带来较大的波动幅度,银行业在未找到适合自己的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时,资产的平均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从另一方面提高银行的风险。

(三)机遇分析

利率的真正自由化給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机遇,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自主权经营权扩大、金融创新以及管理水平提高和客户结构优化等方面。

首先,利率市场化对于扩大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极为有利。一方面,商业银行能够在充分考虑其目标收益、经营成本、客户风险差异等因素前提下,确定与自己的风险相匹配的优质、优价的战略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能主动实施负债管理,实现优化负债结构,而非任其增长,特别在是我国目前关注类坏账和真实坏账比例已高达3.77%的条件下。

其次,利率市场化还会对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产生积极的作用。利率风险加大银行间竞争压力的同时,促使企业与个人客户提升其风险管理水平。加快金融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否则,规避风险、赚取利润以及满足客户需要等便成为空谈。

再者,利率市场化能够促使商业银行提升其管理水平。竞争环境下能够促使银行更加关注市场的变化,不断增强风险和成本意识,使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会把内部的资金转移定价跟市场利率密切联系,能够提高绩效考核并合理配置内部资源。

(四)威胁分析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过分“同质化”,依赖于靠利息差收入和与大型企业借贷生存,忽视中间业务和中小型企业,个人借贷方面的需求,利率市场化将对城市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带来严峻的挑战。这种盈利模式在利率即将大幅上涨,各种第三方金融机构活跃涌现的今天显然已不能持续。

其次,利率市场化将使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压力倍增,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面临倒闭风险。在那些中间业务做得不好,缺乏创新型金融产品,体制陈旧的银行内,主营业务利息差集聚减少,还可能刺激银行从事风险更大的项目,导致更高的坏账率,引发危机。

再次,利率市场化将使城市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等,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以后,利率风险将会成为银行面对的最主要风险。第一,期限错配风险加大。根据我国现状,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严重失衡是不争的事实,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在存款中占比大,而贷款中短期贷款是主要的。这一情况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利率敏感性资产远大于负债,导致期限错配风险加大;二,收益率风险提高。众所周知,长期利率要高于短期利率,货币政策的逆向短期操作会导致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自然加大了其收益风险。

而对于流动性风险,若居民和企业预期利率上升,作为企业,为了减少未来融资成本,会立刻加大贷款力度;但是居民的储蓄行为的发生会有延迟。贷款远大于储蓄,体现在银行便是流动资金供给不足,资金链短缺。

另外,对于信贷风险,高利率会刺激贷款人从事高回报率同时高风险的投资,从总体上会提高坏账率。

三、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借鉴

第一,上世纪初美国因利率自由而导致银行剧烈竞争,信贷风险大涨。30年代,利率管制法案及“Q”条例颁布,短期稳定恢复了经济,但60年代后利率管制越来越限制美国金融发展。70年代后,美国开始进行利率改革美国先是取消不同额度的大额存单的利率管制,接着取消一般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在1982年10月出台的《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中,更是详细制定了废除和修正“Q条例”的步骤,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扩大储蓄机构的经营范围,存款机构可提供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商业银行可发行按照市场利率水平付息的超级可转让存单,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1983年,美联储取消所有存款利率上限,紧接着1986年存折储蓄账户利率上限也被取消,标志着所有的存款利率管制被放开,美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实现。

第二。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美国利率市场化初期,即上世纪80年代初期,银行间竞争加剧,存款利息上升,存贷利差缩小,短期的活期存款规模不断减小,定期储蓄存款数量有相对增加之势,提高了存款成本但同时也稳定率存款来源,稳定了存款占负债比重,缓解了“金融脱媒”的局面。再者,利息差的减小大大刺激逼迫美国金融产品创新以及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由利改之前由不到20%,到1999年左右快速膨胀到近50%。金融产品的创新完善了利率传导机制的同时也增强了资金配置效率。但是,利率市场化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收到挤压,倒闭银行数量增加,且速度加快,这是美国利率市场化后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贷款为长期固定利率,吸纳存款为短期波动利率的储贷协会也受到了危机。

四、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及建议

(一)扩大与中小企业的借贷融资交易,做好风险管理与控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市场处于非自由状态,商业银行们争相将大笔资金以较低的利率借贷给大型或国有企业,未做到资金的最佳配置。而对于最需资金流周转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则因借贷额小或风险较大等诸多因素,忽视其借贷需求。而当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竞争加剧,随存款利率的上升,贷款利率必定上升,大型企业更会有更多的贷款渠道,如国内外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逐步介入等,其贷款需求减少,银行生存更加艰难,拓展中小企业业务是未来银行的趋势。面对中小企业客户,首先,商业银行应大力降低信息搜寻,贷款谈判的人力物力成本,可建立大型融资借贷服务性平台,形成良好的金融效率市场。其次,商业银行应改革原有政策,放开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管制,推出更多新型多样化的服务政策与利好,降低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交易成本,刺激市场。再者,商业银行更应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监督,基于共同利益,互惠合作。

(二)调整经营收入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在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所依赖的利差缩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把注意力从原来放在重头的利差转移到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几乎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且不需用到銀行的自由资金,风险低,能提高收益率。这一点应向08年金融危机后各大商业银行,投行合并后的经营模式学习。

从上图可知,结算清算业务,投资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理财产品务等占比较大,前三项占比达到66%,理财产品业务占比也达到了14%,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开始从传统业务转移到新型业务,但同时资产管理业务以及财务顾问等占比还较小,说明中间业务向新兴业务转型的空间还比较大。我国商业银行应利用良好的信用和客户基础,在投资银行以及资产托管上更放异彩,并要加大网点覆盖面,提高技术降低运营成本,加快中间业务的多样化创新,尤其在金融创新产品,服务上走出更广阔的天地。

(三)应对余额宝等产品的创新,打造电子商务联盟平台

自2013年天弘基金的诞生,以“余额宝”为例的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一路高歌猛进,虽其至今所吸纳的储蓄份额占整个市场比例仍较小,但其金融创新的模式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这同时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经营模式的启示。传统商业银行所具有的较充分的信用支持,资金保障,客户资源都是第三方金融机构仍无法匹敌的。我国商业银行应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强理财产品与基金产品的创新,学习“余额宝”等理财产品成功的经验,加快产品创新,特别是在支付领域,推出活期余额自动申购、短信赎回、在线与线下购物和还款业务自动赎回等独特业务。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更好地掌握小型客户信息资源,完善客户数据,分析针对性的创新产品,构建电子商务联盟。

(四)脱离“同质化”,打造差异化定位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历史较短,国家统一管理限制,利率管制逐步放开的背景下,过分依赖国家利率政策及监管模式,而在当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寻找各自发展的特有模式是树

立以利润为中心的一大路径。我国大型国有银行可依托原有的客户资源,良好信用,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充分发挥自主定价权,走信贷从传统业务向新型服务业,高科技行业转变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宋秀芳.《中国转型经济中的资金配置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

[2]周茂清.《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应对》.《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6月34卷第6期.

[3]李宏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02期.

[4]巴曙松.《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52卷第4期

作者简介:钱吉汗(1995-),女,汉族,浙江宁波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