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西部A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7-03-31郭小婷

时代金融 2017年8期
关键词:返乡创业农民工存在问题

【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目前创业者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当地投资的扩大、消费的增加、就业的拉动、经济的增长、人才的引进、先进观念的传入、城镇化的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西部A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数据,统计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 返乡创业 存在问题

一、引言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经济基数较低,仍距全国发达省份有很大的差距。省内近年来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提升,但省内就业岗位仍旧不能充分容纳本省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输出尤其是农民工的输出是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不景气和国内劳动力价格的迅速上升,东部地区大量以吸收低廉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势纷纷丧失,这些企业不得不向中西部地区或者较中国更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寻找新的低廉的劳动力市场,以维持自身的优势。这样,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外迁或倒闭,就业岗位急剧下降,造成了大量在东部打工的劳动力失业,致使中西部大量农民工返回家乡。与此同时,包括贵州省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的多个省市,積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了支持农民返乡创业的政策,再加上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部分返乡的农民工不失时机的进行创业。现阶段,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会返乡创业,对于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及家庭的就业,对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产生了极大地拉动,同时对于自身收入的提高,本地区消费的扩大、投资的增加,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转型,社会的稳定,城镇化的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的消费观念和经营管理观念的输入、人才的引进等,作用巨大。

A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形全部为山地,交通不便问题突出,经济发展表现落后:2015年A县年末总人口约为23.3万,地区生产总值为36.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远低于全国水平;三次产业比例为22.3%:31.1%:46.6%[1],可以明显的看出,A县的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生产总值偏低,为了更好的赶超省内先发城市,A县政府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进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文献综述

马忠国(2008),张秀娥等(2010)指出,“返乡创业”是指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半年以上,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信息,了解到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借助一定的平台或载体而进行农业产业化生产或创建工商企业的行为。皮广洲(2016)通过湖北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研究总结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扩大投资、带来先进的技术、人才、先进的思维方式、扩大就业等。范毅、魏劭琨(2013)提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能够带来本人消费方式的转变,对本地新的消费观念的输入、传播产生正面影响。

本文中的农民工是指在较为发达地区有了数年的打工经历,外出打工期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先进理念或是管理水平,利用打工期间的积蓄,在家乡所在地的乡镇中心或县城、市区进行创业的行为。他们中普遍存在改变自身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

三、A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A县大量失业的外出农民工返回家乡,待较发达的地区有了新的工作岗位时,一部分人仍坚持外出打工,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打工地近几年来工资涨幅不高、消费水平过高、同时为了照顾家中老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无法忍受外出打工的漂流感、无法享受打工地当地人的福利,本地政府不断出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等外界原因,以及外出打工多年,返乡农民工有了一定的积蓄,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赢得更多的尊重等内在原因,选择回乡创业。在这个仅有二十多万人口的县城中,最近两年,每年增加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就在2000人左右,平均每人创业会带动3至5人的就业,极大了拉动了当地的就业市场,增加创业者本人及就业的收入水平,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A县的450名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调查研究,收到了420份有效问卷,根据问卷情况进行整理、统计,试图找出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下图为调研统计资料:

可以看出,该县创业以男性为主,这种情况主要与当地男性为主要劳动力的传统观念相符合;且创业形式分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种,其中,绝大多数为个体工商户,且投入资金较少,规模小;在受调研对象中,带动的就业人数是创业人数的5.6倍。

四、A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偏小

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个体工商户,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企业的组织形式,且不论哪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均存在规模小,注册资本金低,承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且由于企业规模过小,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在企业内部实行困难重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小,还易造成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影响企业利润率。

(二)基础设施落后

通过调研,部分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所在地区的道路条件过差:在县城周围,甚至很多地方未通柏油马路,乡中的情况更为严峻,严重影响了企业员工的出行和企业与为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对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困扰,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在绝大多数地区,水、电虽已经通了很多年,但在很多地区,水、电不稳定,在没有上级部门通知的情况下,水和电不定时、不定期的停止供应,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也对企业内员工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困扰。现在是信息时代,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易于对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产生更加准确的判断,但即使在县城内部,尚存在许多地区不通网络,此现象非常严重,易对企业了解外部信息形成障碍,形成闭塞状态,易造成当地经济的落后和观念的落伍。

(三)创业者受教育水平过低

对所调研对象的420份有效问卷中,经过统计发现,创业者中的70%为初中学历,10%为高中学历,剩下的创业者受教育水平基本处于文盲状态。再加上当地经济较为落后,交通闭塞,当地民众难以快速的接触外部世界的新的观点,学习氛围不浓厚,这样易形成教育落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四)融资困难

通过对调研对象的统计发现,80%以上的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突出,融资渠道少、融资金额小问题突出。融资过于困难,对于刚刚起步的尤其小微型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较大。相当多的返乡创业企业正面临此方面的问题,且已有一部分企业由于资金困难不得不关门营业,对创业者家庭和当地都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五)物流成本过高

由于当地地形全是山地,交通设施投资大,且效益低,以至直到现在相当多的地区交通不便问题尤为突出,加大了当地物流的成本。山地地形的山路崎岖,速度慢,且以公路为主要运输工具,速度低,成本高,加大了当地企业的成本,部分企业的物流的成本占到利润的20%以上,企业负担过重,严重打击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六)政府的一些承诺难以兑现

农民工返乡创业初期,当地政府承诺了很多优惠政策,但由于近些年来,政府投资过大,财政贫乏,致使当时许诺的很多优惠暂时无法兑现。如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应得的补贴,迟迟无法得到,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同时造成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七)人才短缺

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由于大多选址在家乡所在地的乡镇中心、县城或者市中心,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或是技术人才较为缺乏,造成了一些技术岗招工困难问题突出。就算在现有的技术岗成功招聘到人才,但技术工要求工资远远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这直接导致了企业成本的增加,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另外,由于人才短缺,尤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甚至对于企业的生存也面临着很大困难。

五、政策建议

(一)针对融资困难问题,出台有效的解决政策

企业在创立初期和扩大企业规模的阶段是对资金需求最大的时期。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絕大多数处于创立初期阶段,投入资金缺乏,困难重重,尤其是在资金上,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将外出打工的所有积蓄和家中原有积蓄投入了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再加上亲戚朋友处的借款,才得以创办企业,此时,企业资金的缺乏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一击。自家家中已无更大的能力来支持创办企业的款项,由于前期的借款,再次向亲戚朋友借款也困难重重。其中的一部分创业者会选择向金融机构融资,但在金融机构融资条件苛刻,审批程序复杂,抵押物要求甚高,初创阶段,与融资直接相关的土地证难以获得等原因,返乡农民工融资举步维艰。因此,政府在此方面需要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条件给予帮扶,适当放低融资门槛,简化土地证的办理程序,使创业者在融资时候有东西可抵押;设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专项资金,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给予经济上的扶持;发展适合乡村发展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为创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当地的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以期方便企业的交通,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为企业的生存和进一步的扩展提供条件。同时,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还能够方便员工的生活,这也是劳动力寻找工作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相关网络设施的完善,能够加强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为企业吸引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打开了一扇门窗。同时,加强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减少后顾之忧。政府在此方面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能够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还能够扩大投资,增加消费,从而引致新一轮的投资和消费,为地区市场的打开提供了条件。

(三)建立创业培训机制,提高创业者的管理能力

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时,普遍遇到两大难题:一是认识到自己的管理经营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判断企业的方向、定位及目标,影响企业发展;二是人才招聘困难,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针对以上两点,需要政府在此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免费帮助需要且愿意接受培训的企业家进行管理经营及其他专业方面的培训,政府可与当地高校合作的方式或者聘请外地专家到本地来进行教学,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普遍问题和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讲解;建立技术院校和高等院校,加强人才的培养,为企业的人才需要提供坚强的后盾;建立专项资金,专门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进行培训扶持,为培训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可以为农民工接受培训提供资金,能有效的提高农民工的管理经营能力,同时还能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政府应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的重视、政策的支持、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等,都对返乡创业者企业的影响巨大。政府应积极为企业的发展搭建平台,促进劳动力需求方和劳动力供给方、原材料及产品的需求方与供给方联系,加强信息的交流,减少信息的不透明,对提高交换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满足企业需求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在理念上要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不应仅仅抱希望于招商大企业、大品牌。正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一个地区尤其是较落后地区的带动作用,对于现阶段的政府意义重大。另外,政府对于创业初期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的承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兑现,不仅能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还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将有限的资源投资到最需要的地方,才是保证市场运转高效率的关键。政府也要不断出台适应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政策,积极实施,促使政策落实并产生应有的作用。

注释

{1}A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Kevin,Honglin Zhang & Shunfeng Song.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Evidence from time-series and cross-section analyse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14):386-400.

[2]马忠国.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研究[J].三农问题,2009(12):183-184.

[3]张秀娥,王冰等.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2(03):117-122.

[4]皮广洲.24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城乡165万人就业[J].专家声音,2016:17-19.

[5]范毅,魏劭琨.产业轉移:催生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J].中国投资2013:75-76.

[6]A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吴碧波.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现状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1):59-60.

[8]赵曼.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规律、制约瓶颈和对策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1):68-74.

[9]韦吉飞,李录堂.农村非农活动、农民创业与农村经济变迁——基于1992~2007年中国农村的实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05):43-48.

[10]李玉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硏究[M].山东人民出社,1999.

[11]张宗益,周勇,卢顺霞等.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其对策[J].统计研究,2007(12).

[12]雷育胜,王坤钟.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问题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10):235-238.

[13]庚德昌,王化信.外出农民回乡创业的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黄建新.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研究——结构化理论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作者简介:郭小婷(1990-),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就读于贵州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返乡创业农民工存在问题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返乡创业”,北京迈出扎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