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应如何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017-03-31周秀兰

时代金融 2017年8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走出去

【摘要】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竞争,中国经济应坚定地走出去,中国应当养成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意识并逐渐培养形成相应的能力,应当向西方国家学习在全世界开拓进取的精神,应当学会精于谋划,应当提升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能力,中国政府要在中国经济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关键词】国际经济 中国经济 走出去 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竞争,中国应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第一,中国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在全世界开拓进取的精神。西方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掀起了对外殖民的热潮,整个世界一度被西方殖民国家瓜分完毕。我们自然要谴责殖民者的无耻、残忍和贪婪,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殖民者身上体现出的在控制全球资源方面的超前意識和开拓进取精神。而今原本只有原住民的美洲和大洋洲都成了白人的天下,在亚洲和非洲生活的白人也不少,这种情况对白人的发展自然是有利的。我们中国决不会干对外殖民的勾当,但是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我们也要积极地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以区别于殖民的无形的方式追求实际的互惠互利。

第二,中国要养成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意识并逐渐培养形成相应的能力。如今,成为国际经济中心这一目标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而是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的。而且成为国际经济中心与“韬光养晦”战略也是不矛盾的,在心中中国要有领袖群伦的愿望和意识,但是在宣传上我们要展现出“韬光养晦”的形象。形成布局全球的意识、制定全球战略对于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及谋求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曾经的世界领导者——英国、美国——身上都可以看到一般国家所不具有的全球意识。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具体规划,这是一种眼界,也是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有了这样一种从全球高度谋划自己利益的习惯,那么一个国家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工作要做,就会从全球的角度更加具有战略眼光地制定自己的行动方略。不得不承认,在全球化地思考自己的行动方针这方面,当前的中国与英国、美国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应当向这两个国家学习。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经济强国当然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也会带来相应的收益,有舍才能有得,一味地追求独步自封就会束缚住自己的思维和手脚。在制定和谋划自己的全球战略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没有相应的习惯,因此有许多需要开展的工作,现在是开始着手抓这项工作的时候了。

第三,中国要学会精于谋划。在这方面,日本是个很好的学习榜样。我们听过很多这样的例子:虽然日本也进行对外援助,但由于设计得当,援助的结果反应而是日本在经济上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中国在对外交往时有时过于注重政治效益而忽略了经济效益,相比之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实,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在有的时候是可以得兼的,但前提是要谋划得当。不仅仅在对外援助方面如此,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多花些心思,学会精巧设计、精打细算,成为有智慧的商人。

第四,中国应提升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能力。我们知道,当前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和运行是由美国主导的,美国在世界经济方面懂得多、操纵得妙,曾设计出很多新颖的东西,在很多时候还直接利用政治优势向对手施压,搞得日本和欧洲都难以抬头,其它国家就更须要受到美国的经济压制了。这样一来美国在世界经济联系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当今中国不仅没有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优势,而且恐怕也并不充分掌握美国的经济手段,因此中国培养自己的国际经济人才就成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当前的世界经济竞争是一种高度复杂又至关重要的博弈,相较于美国而言,中国在这方面的人才短板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中国应着力培养更多的高级国际经济竞争人才,让更多的人才为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出谋划策。最终提高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能力,不仅要能够识破外国的经济阴谋、能够破除之,而且还要培养同样的、发动经济攻势的手段。

第五,中国经济应坚定地走出去。目前看来,在军事上称霸、在政治上领导世界,都是霸权主义国家走过的老路,中国绝不会走这条不得人心的老路。但中国从经济上实现崛起的机会还是较大。因此,中国的经济要坚定地走出去。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经济上的竞争,能够改变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实力对比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经济,因此中国不仅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且要把国际经济竞争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心。现实地对比中国与重要对手的差距就会发现,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因此应当把教育中国未来的几代人懂经济、爱经济、会经济作为主要的任务抓紧抓好。当然,在经济走出去的同时也要保持本国经济的独立性。

第六,中国政府要在中国经济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政府的对外战略要服务于对外经济交往,政府在谋划制定经济战略和指导帮扶企业方面也要多做工作。然而国外对中国政府甚至国有企业参与经济竞争又是非常抵触的。因此,中国可以以私人的名义支持一些企业,或者到国外开办一些企业,让这些企业默默地渗透到所在国家,在国际经济中发挥一些作用。

作者简介:周秀兰(1981-),女,汉族,浙江金华人,任职于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猜你喜欢

国际经济中国经济走出去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的趋势
新重商主义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