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怨恨换个活法

2017-03-31刘允欣

政工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卡耐基活法曹植

谈及怨恨的本意,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心里充满强烈不满或仇恨,也指对他人不满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是潜藏在心中隐忍未发的怒意。

纵观历史,因为怨恨,同室操戈者有之,如三国中曹丕继位当皇帝,因为嫉妒怨恨曹植的才华,唯恐他争夺王位,想找个借口将曹植杀害,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又有明朝吴三桂为报李自成夺妾掳父之恨,“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关于怨恨带来的恶果,历史有之,现实亦有之。物欲横流面前,怨恨如一袭暗流,不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稍有不慎,就会控制人的情绪,让弱者瞬间变成魔鬼,肆意破坏别人的利益甚至生命。夫妻之间,因为某件小事的怨恨,夫妻可以反目成仇,让子女成为怨恨的牺牲品。更有甚者,因为同学成绩好,怨恨也可以让差生联合起来,对优生进行暴打。种种现实中的例子证明,在怨恨情绪的影响下,如不去控制,不加以转化,势必会成为一把暗藏的凶器,随时可伤人害己。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误。在错误面前,有的人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而有些人没有发现,或者是发现了但没有放在心上。这时,如果过分扩大别人的“错误”给你造成的伤害时,那么体内积累的怨恨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若不去调整和改善,放不下,看不开,假以时日再逢巧合,必然会生出血的事端不可。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即多检查自己而少指责他人。也就是说,我们与其总是去挑别人的毛病,不如多发现自己的问题。

《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嗜。此是让怨恨换一种活法的妙招。生活在同一世界,为何不学着去宽厚待人,而是去指责怨恨呢?正如“六尺巷”典故中说的那样: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让怨恨换个活法,其实就是尝试去喜欢你不喜欢的人或事,当然这种人和事是普遍意义的,并非让你对罪犯或犯罪行为也去喜欢。正若卡耐基所说:如果一般说你不喜欢的人们,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教化这种特性:寻找别人的优点,你一定会找到一些的。而释迦牟尼则说:“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摘自《九江晚报》)

让怨恨换个活法

☉刘允欣

猜你喜欢

卡耐基活法曹植
七步成诗
换一种活法活吧
一把樱桃
活法
没有什么不可能
把孤独变成一种活法(组诗)
卡耐基等樱桃
一把樱桃
活法
曹植辩鹿死谁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