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育的改革

2017-03-30何伟权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育改革创新教育

何伟权

摘 要: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健全的体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学生的形体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体育教学却普遍地为各级中小学所忽视。这也直接导致体育教育的改革方面明显滞后。要认清传统教学的缺陷,在观念上重视体育教学,给予足够的时间;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因材施教;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创新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2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139

体育课是一门从小学贯穿到大学的课程。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塑造学生的形体美,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但在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小学教学出现了“跛脚走路”的怪圈,学校,学生和家长都陷入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只重视语数外、理化、政史地等文化课程,而体育课似乎成了一门“边缘化”的课程,普遍地为各级中小学所忽视。对于体育教育的忽视,也导致了体育教育的改革长期停滞不前,体育教学的模式落后,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具体表现为:课时开设不足,教学模式落后,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与其他学科融通,只重技能不重理论等方面。而教学模式的滞后,会让中小学生进一步丧失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让体育教师进一步丧失教学方面的激情,更不利于中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所以,针对这些弊端,我们有必要深入地进行思考,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摒弃那些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引进“创新教育”这种全新的理念,提升教育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一、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

一直以来,由于体育始终被视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也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的探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有:

(一) 体育教学得不到学校,学生和家长重视,课时安排普遍不足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来讲,除了每周2节的体育课之外,很少在其他时间安排体育方面的项目。即使是周2节的体育课,也常常被文化方面的课程所挤占。尤其是到了期末复习阶段更是如此。而家长也通常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在身体锻炼方面的情况。

(二) 在教学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先天身体素质和身体发育情况总是有差别的。而男生和女生因身体结构的不同,在体能上也会存在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对不同学生的教学上不能“一刀切”。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导致了对有些学生教学效果较显著,但对有些学生则缺乏教学效果,甚至引起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的抵触。

(三) 只重视体育技能培养而忽视体育理论教学

事实上,体育技能与体育理论犹如车之两翼,缺一不可。没有正确的体育理论做指导,技能训练也会陷入盲目。但是,不少体育教师总是从技能训练先入为主,很少或几乎不进行体育理论方面的教学,使学生的训练效果也大打折扣。

(四) 不能與其他学科融通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系统,相互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但是,传统的教学却常常让各学科“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融通和联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就事论事”,很少把体育跟其他学科融通起来,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性思维的培养。

二、 如何做到体育课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新途径,是推动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力,并且为体育教学的实践提供最新的理论支持。以期对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体育课的教育改革,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开足体育课时

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开足学时。尤其是每周都要利用课外活动等时间,由体育教师带领,对学生专门安排体育方面的锻炼。如足球、篮球、跳高、铅球等。尤其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关的机制,来确保体育课时不被挤占。学校、学生和家长都要树立起这种意识: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是不可取的。

(二)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上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的发育情况,因人而异。

(三) 体育教师要将体育技能培养和体育理论教学同等对待

在进行技能教学之前,首先应当教给学生必要的体育理论,以及怎样在运动中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怎样在运动之后补充水分等等。另外,体育教师还要意识到,体育跟身体保健是息息相关的,平时还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健康方面的常识。

(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同其他学科相融通,相渗透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比如,在进行铅球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物理课上学过的原理来启发学生:如何通过杠杆原理来寻找受力点?另外,还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的灌输。

参考文献:

[1] 吴强.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研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6,11(12):62-66.

[2] 刘诚.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少林与太极,2015,6(6):52-55.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教育改革创新教育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