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技校生《工业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析

2017-03-30陈奕曼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3期
关键词:技校微课教学改革

陈奕曼

摘 要:微课通过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在短时间内对某一教学主题进行讲解,可让学生迅速、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技能。在技校工业分析教学中应用微课,可充分提高其理论、实践教学的效率。技校《工业分析》教师如何充分、有效地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是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微课;技校;《工业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3.137

现在的技校学生比较熟悉互联网,并喜欢多样、多元的学习方式,同时,他们大多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针对技校学生情况,如果以微课形式促进其高效学习,将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技校《工业分析》教学中,教师可巧妙设计微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迅速突破课程中的重点。

1 技校《工业分析》教学中微课的作用

技校《工业分析》教学关注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实操训练,让学生获得优良的、可满足于就业的职业技能。在《工业分析》教学中融入微课教学,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补充,增强教学效果。现在的技校学生多为“90”“00”后,他们对互联网比较熟悉,并喜欢多样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无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技校学生多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高。如果不改革教学方式、内容,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时间短、针对性强,且内容丰富、有趣,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工业分析》知识及操作相关实验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可不受时间的限制反复观看微课,碎片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并有助于其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学习效果变得更佳。

2 技工学校《工业分析》教学中的问题

2.1 理论教学比较枯燥

很多时候,教师在《工业分析》理论教学中,并没有举出直观案例,且缺乏生动、有趣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得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比较松散;有时虽然播放了视频,但内容不够清晰、完整,互动性不强,结果收效不佳。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往往在实验前单方面讲解理论知识,内容枯燥且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使得学生无法透彻理解知识内涵,对实验的意义、方法了解也比较有限。综上,《工业分析》教师的理论讲解不够直观、生动、有趣。

2.2 实验教学中教师作用有限

在传统《工业分析》实验课堂上,教师往往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在实验时,教师往往只演示一遍就让各个小组去操作练习。由于场地以及学生的专注力原因,在教师演示后,每组里面只有不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弄懂是怎样操作的,并且对于各组学生实验操作过程,教师无法一一观察并指导,因此,教学中缺乏对实验全程的监控、记录,学生的动手能力无法得到有效训练。

2.3 实验缺乏反馈、评价

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对于其操作过程、完成状况,应当由教师组织反馈、评价。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总结、反思,并不断提高其操作技能。但目前教学中往往缺乏对实验的评价与反馈,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综上,教师应当改进自身教学方式,可利用微课等,使教学更为高效、有序。

3 应用微课实现教学改革的途径

3.1 确定教学资源,应用“翻转课堂”模式

《工业分析》教师应当根据大纲要求确定合适的教材,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微课视频。微课内容可以是重要理论的集中讲解,也可以是实验演示。教师可在微课中展示实验过程,并让实验中的关键现象、知识点、步骤突出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充分观察中掌握做实验的方法。教师在微课教学中,可将视频播放与个人讲解有机结合,不仅强调传授实践技能,也关注理论水平的提升,兼顾理论与实践。为实现微课与课堂的充分融合,教师可引入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关于“在线取样”,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展示工厂取样的操作过程,并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完成一定的练习、测验;接着,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同时教师还可在课堂上安排子任务:如果你是取样者,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例如取样步骤、操作规范、设备及工具等。这样,学生可在丰富的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3.2 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目前,技工学校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并不高。如果推广应用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微课设计的门槛并不高,一般人就可制作出来,教师可轻松进行微课的制作及传播。教师、学生为微课的使用者,在微课开发中,教师需将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充分融合,讲解、演示实验现象、操作步骤、实验工具,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而非进行枯燥的理论传授。所以,教师可将工业分析领域自己了解、感兴趣且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微课的内容,以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自身的业务能力。

3.3 进行线上互动、反馈及评价

教师可在网络平台(比如微信、博客、QQ群等)中上传一些精炼习题,这样其他教师及学生可随时点播,并根据需要下载,便于随时观看及反馈。比如,在“测定自来水里溶解氧”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可在收尾阶段给学生留思考题,让其主动对测氧的原理、作用进行总结,而非自己单方面地总结。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思考、回答。如果有疑问,可在平台上发表。微课系统或教师可评分,教师在及时浏览疑问后可给出解答。这样,有助于师生互动得以实现,学生也可在理解、巩固知识的同时,不断创新思索。另外,学生还可以向教师提出关于制作微课的建议及反馈。而其他教师在观看微课时,可关注其制作思路、效果及讲解方法,并实现线上观摩、学习、反思、评价等,同行间交流、沟通变得开放、灵活。最后,教师可根据反馈、评价对其微课进行修改及完善。

4 教学中微课的具体设计及实施方式

4.1 《工业分析》教学中微课的设计流程

4.1.1 查阅文獻资料

在将教材作为基础资源后,可查阅资料,梳理工业生产中的三废、产品、副产品、中间体、原料,并在考虑当今研究动向后,总结出课程的重点、难点,再找专家同行论证成稿。对于实验方案、取样、制样,必须做好规范操作及实验验证。

4.1.2 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当注意直观、生动,且重点、难点讲解清晰,并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展示实验原理、注意方面及操作步骤。

4.1.3 采集多媒体数据

采集《工业分析》理论知识、生活中的应用及体现、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取样制样步骤及设备的原始视频,以形成后期制作素材。课堂、网络现有资源、环保监测处、工厂车间、原料供应处、实验室均可为挖掘数据场景。

4.1.4 制作微课

用专业软件对准备好的视频、课件进行处理,注意题目应醒目,教学过程应短小精悍,教学思路应清晰、简洁,收尾应迅速而到位。

4.1.5 上传微课

在网络平台中上传制好微课,并根据评价、反馈作出修改。

4.2 在教学中开展微课的方式

4.2.1 课前预习

教师可将将要讲授的《工业分析》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讲解设计到微课中,并提前放到网上,让学生在空闲时使用电子设备自主观看,以理解知识、提出疑问,并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4.2.2 课堂教学

教师可制作10 min左右的视频,集中讲解本课某一重点知识,并在课堂上播放。建议将某些新颖问题设计到新课导入中,讲解过程要声情并茂,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体验,并且内容应当直观、富有针对性。这样才可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使学生较快地进入状态,并在较短时间内突破某一知识点。

4.2.3 知识拓展

除了掌握《工业分析》的理论知识外,技校学生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但以往的课堂教学无法有效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可制作微课视频,拓展学生知识,比如可组织课堂研讨会,展示现今工业分析领域研究动向、应用发展动态及趋势等,让学生深刻理解《工业分析》知识,培养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4.2.4 实践教学

教师可寻找案例分析、操作规程、制作方法等网络课程、视频等,并在教学中将某一案例拆解为多个资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每步演练后都能较快地提升实战能力。在实操训练中会存在一些步骤繁复的项目,教师可分割其中难点、重点,形成更细小的部分,再設计出微课。这样,学生可以分步练习操作,学习效果将更佳。

4.2.5 课后答疑及交流

教师可将微课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上供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并在线上为学生答疑及与其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可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也可与教师建立起融洽、平等的互动关系。

5 结束语

目前,技工学校《工业分析》教学往往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无法主动、热情地学习知识等方面的不足。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可利用微课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互动,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2):85-88.

[2]董玉丹.技校工业分析与质量检测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5(4):390.

[3]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技校微课教学改革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关于对技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