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基本规律

2017-03-30黄卉

学会 2017年2期
关键词:免费开放科技馆

黄卉

[摘 要]科技馆免费开放政策试点以来,运行管理规律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只有认识和掌握科技馆免费开放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研究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基本规律,探讨了免费开放政策下科技馆工作的发展规律以及力量支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技馆建设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以期为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馆 免费开放 基本规律

2015年潍坊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以来,适应形势发展新态势,满足社会公众新需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馆工作的新变化、新格局,认识和掌握免费开放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更深层次推动造福于民,更广层面让社会公众享受党和政府的政策关怀。

一、深刻认识科技馆运行管理新格局、新常态,更深层次造福于民

(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科技馆免费开放在短时间内参观人数必将激增,但在市民群众盲目跟风的“巅峰”之后,往往预示着新鲜感减低后的“深渊”困境。一个城市科技馆参观群体的存量有限,过度“消费”必然是资源枯竭后的门可罗雀。科技馆门票“门槛”取消后,科技馆大门向所有人群免费敞开,“加杠杆”的科学举措成为必然选择,暴饮暴食式的自然生长,无法保障科技馆持续的生机活力,“粗放型”开放逐步向“集约型”转变。

(二)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

科技馆免费开放后,展教服务原有机制将全面调整和规范,尤其是“有展无教”问题将更为突出。辅导员由于任务繁重,疲于应付爆棚的参观人流,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前所未有,工作调节,尤其是思想工作和心理调节成为新课题。随着公众年龄结构与需求结構多重化,展教服务模式随之走向多元化格局,“人”在展教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将愈加重要,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因素,使辅导员成为科技馆最靓丽的“展品”,是展教服务创新发展的核心思维。

(三)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变

免费开放政策试点后,科技馆原有安全机制必须适应全新态势,紧紧抓住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人群是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科技馆的重点时段是节假日,公众人数爆棚是对科技馆安全底线和安全张力的巨大冲击,非常时段必须采取非常举措。科技馆的重点部位是悬空扶梯、儿童乐园和体验区域,把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部位,建章立制并放置重兵于危险点是安全管理规律。科技馆重点人群是老年人群与儿童群体,因此我们应为他们解决参观体验中的实际困难,确实把特殊群体的安全体验放在心上,抓在手里。

(四)由常规科学向现代科技转变

科技馆免费开放后,技术维修与展品研发随之变革创新,因此在提升技术维修人员“单兵作战”能力之余,更应认识技术维修机制体制的严重滞后问题。展品研发注重常规科学的传播,更要积极向现代科学技术靠拢,科技馆应该成为城市科技发展的“风向标”,成为城市科学理念的最前沿和最强音,因此研发制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展品,理应成为科技馆人最美好的科技追求。

二、免费开放政策下科技馆运行管理中存在的新问题

(一)组织管理不够科学

免费开放政策下的科技馆工作将迎来全面的创新与发展,旧有的组织框架与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新要求、新发展,成为落后的“生产关系”。原有“金字塔”的三级管理体制,层级之间难以有效沟通,科技教育难以释放活力。

(二)展教服务不够科学

展教服务是科技馆的核心业务工作,展教服务工作抓不好,科技馆就失去了立馆之本、工作之基。目前展教服务主要存在两个“脱节”:一是职工素质能力与社会公众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多元化展教服务新格局;二是工作要求与激励机制脱节,大锅饭思想与无差别待遇难以释放活力。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影响展教服务水平的核心问题,不是职工人数多少能够解决的问题,应该是职工素质能力的根本性问题,更多的是管人、育人、使用人的机制体制问题,因此体制机制公平正义并充满活力,展教服务工作才能大有可为。

(三)技术研发不够科学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使社会发展深刻变革,一场科技馆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正在向纵深推进,未来衡量科技馆不再是场馆面积和行政级别,而是现代高精技术展示的深度较量。科技馆免费开放后,由于社会公众人数增多,造成展品展区大面积故障维修,“维修工”是科技馆里最繁忙的,维修展品数量是技术人员最大的政绩,这样一来,大多场馆只有技术维修,没有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科技馆展区改造与展品更新,大多学习、借鉴甚至原样照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科技馆展品展项“两张皮”,现代科技的魅力不能在科技馆精彩绽放。

(四)安全生产不够科学

安全生产是科技馆运行管理的一票否决项,是对社会公众和本职工作最大的认真负责。免费开放后有的场馆仍旧套用原有模式,安全生产机制满足于片区分割,无视责任落实与责任追究;安全生产检查满足于走走、看看、查查、签签字,无视实际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安全生产管理满足于原始的人对人,无视人防、技防、物防、联防“一体化”管理,更有个别场馆重业务、弱安全,为求得免费开放的暂时政绩,社会公众人数爆棚后仍不加以安全管理措施,不节流、不分流、不引导,不综合考虑场馆最大人流量,致使场馆公众人数节节飙升,安全生产底线也岌岌可危。

三、创新“馆会联动”与“馆企联动”新模式

科技馆免费开放后,必将对社会层面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非游离于社会规律之外,而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与百姓生活“同频共振”。科技馆服务社会、服务百姓,力量和支持也来自社会、来自百姓。科技馆只有立足于社会发展,并从战略高度和力量源泉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发展“正能量”,才能在免费开放的新态势下,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科技馆工作应当置于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全局之中,不能“魂不附体”的游离或脱离,应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和政策扶助的重要力量。应坚定公益性质科普和社会责任担当,积极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应加强向党委、政府的汇报交流,重大事项与重点问题要及时请示,力争取得更大的政策优势和支持帮助。因充分发挥国家免费开放政策优势,用好、用活免费政策和经费补助,发挥最大效能。努力把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转化成为民服务的举措,让更多社会公众享受政策、享受成果,感恩政府关怀、感恩党的领导,做到优势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福于民。

(二)社会公众的人气聚集

社会公众既是科技馆的服务对象,也是科技馆发展的力量源泉。科技馆免费开放后,市民群众参观体验更为便捷,更为经常。高位的“人气”指数表明科技馆与社会公众更为融合,百姓需要科技馆,社会需要科技馆,科技馆已经成为城市文明的亮点缩影。人民的需要就是最大的支持,也是最为广泛的力量源泉,努力让更多社会公众享受科技魅力,启迪科学思想,努力为更多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科技教育,聚集人心、聚集人气、聚集力量,科技馆发展才能健康持续并充满活力。

(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

科技馆免费开放后,各项工作需要完善提升,同时也面临全新检验,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注重发挥正面宣传的舆论导向,凝聚社会层面的更多“正能量”,为科技馆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良好氛围。要始终把握舆论导向的“风向标”,坚持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引导社会公众看主流、看成绩,防止细小问题严重化,个别矛盾扩大化,减少负面因素对科技馆的不利影响。注重官方网站、微信平台、文化长廊和电子视频等媒体建设,宣传好科技馆方方面面的工作绩效,做好各种信息的发布和解难释疑工作。

(四)协会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所有科技馆的建成与开放,都得益于专业协会和优秀企业的积极参与,社会“精英力量”鼎力支持是科技馆实现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重要保障。免费开放政策下的科技馆工作需要全面的审视和创新,社会精英力量融入其中并参与建设是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力量支撑。科技馆由于面临人才短板和资源短缺的现实瓶颈,技术研发与多元化展教服务难以有效发展,需要依靠“馆会联动”“馆企联动”等模式创新,理顺各自位置并各司其职,汇聚社会力量。

四、了解和掌握科技馆运行管理新趋势、新方向,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一)政府购买服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和方向

科技馆建设标准规定,最低每200平方米需要配置1名工作人员,而科技馆受制于体制编制瓶颈,人力资源难以满足运行需求,政府购买服务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由于运行成本、工作效率和专业技术等现实问题,科技馆在技术研发和科技教育等领域人力资源短缺,行政管理一元化与科技教育多元化矛盾突出,通过政府提供资金,专业组织承包服务,合同关系实现服务目标机制,加强服务项目的规范和监督,满足了社会公众需求,也使社会活力充分迸发。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全面推开,社会公众与科技馆零距离接触,多样化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科技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精细化、精准化,面对社会公众各种各样“民有所需”,单靠科技馆一个“供应商”必然举步维艰,只有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才能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优服务。

(二)多元化科技教育格局是科技馆工作创新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科技馆免费开放后,一元化科技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展品展项的有限吸引力,难以为继科技馆的持续活力,多元化科技教育是对免费开放政策下科技馆工作的全新要求。在宏观层面,继续推进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校园科技馆、流动科技馆以及科普大篷车建设,实现科技馆建设“一体四翼”框架目标,让科技教育由中心城市走开,覆盖所有乡镇乡村以及山区老区,让更多人群享受科普成果。在微观层面,突出社会公众的层次性、针对性和特色性,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科技教育活动和科普志愿服务,探究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式的科技教育體系,让社会公众感受科技魅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技术维修与展教服务一体化是未来运行管理的趋势和方向

科技馆免费开放后,原有的运行管理体制将面临全新检验,展教服务与技术维修分工、分家问题更为突出,管不好与修不好的责任经常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相互埋怨。展教服务与技术维修一体化是基于实践摸索和全新态势的体制调整和职能整合,是未来科技馆运行管理的趋势和方向,更是免费开放政策下科技馆工作的革命性创新。实现“人人是辅导员,人人是维修员”,工作职责由单一向综合转变,展品看护与展品维修具体化、一体化,从源头上抓管理,抓服务,抓维修;落实展品展项展区承包责任制,展品养护个人负责,简单问题小组处理,重大问题专业会诊,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技术研究,顺畅体制机制。

(四)“一位多体”联动机制是聚集社会力量的趋势和方向

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全面推开,科技馆工作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并深度融合,利用社会资源,聚集社会力量,借力借势做好科技教育工作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当前我们要立足科技馆现有平台和阵地,以我为主,坚持本位意识,强化与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创新“馆校联动”、“馆企联动”、“馆所联动”等教育模式,加强科技馆与行业协会、乡镇社区以及新闻媒体的联系联络,努力搭建“一位多体”的联动机制,更广层面地挖掘和聚集社会发展“正能量”,为科技教育蓬勃发展献计献策,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科.浅谈科技馆展教服务创新实践的理性思考[J].科技风,2013(2):63.

[2]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习近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李继耐.正确把握“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大力加强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研究[J].求是,2009(7):3-6.

猜你喜欢

免费开放科技馆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馆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浅谈免费开放形势下基层博物馆陈列文物的管理与保护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浅谈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
巴黎游泳池因无人收费“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