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通用航空飞行员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差异浅析

2017-03-29陈艾荔肖坪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不足培养模式

陈艾荔 肖坪芳

【摘要】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迅速,通航飞行员需求量快速增长,飞行员的培养质量对该行业的后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我国通航飞行员现行培养模式着手,结合美国成熟的通航发展模式,着重分析了我国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中美通航飞行员 培养模式 不足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53-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低空空域的逐渐开放,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迅速。但截至目前,2016年国内已发生16起通航事故,致22人死亡。近几年国内通航事故频发,也给通航企业敲响了警钟,事故的高发率也严重制约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通过科学的培养模式为通航业输送理论扎实、技术过硬、作风优良、身心健康的通航飞行员,既能满足飞行员需求的快速增长,也能保证通航作业的飞行安全,是通航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美两国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中美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对比

1.我国通航飞行员现行培养模式

我国现行通用航空飞行员培养模式从学历教育方面来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历教育模式,现阶段以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截止2016年12月,全国共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等15家高职院校举办了直升机驾驶技术专业。直升机驾驶技术专业培养飞行员多采用“2+1”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航空理论学习和基础实训,为期两年;在通航企业进行飞行执照训练,为期一年。学生毕业时将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飞行员驾驶执照及学历证书。现阶段学历教育模式培养的通航飞行员占总飞行员人数比例较小。

另外一种是非学历教育模式。通航企业面向社会招收飞行学员,对学员的学历、身心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送至国内外飞行培训学校或公司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员毕业时将取得飞行员驾驶执照。

在取得相关执照并被通航公司录用后,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改装公司作业机型。工作前期,飞行员作为副驾驶跟随有经验的机长或教员飞行,根据专业项目的飞行难度,带飞时间也有差异。教员根据学员掌握的技术状况,提出送检,学员通过考核后,晋升为机长,后期可独立执行飞行作业任务。一个全能的专业机长,一般要经历1000小时左右或8—10年的专业飞行过程。

2.美国通航飞行员的培养模式

美国对飞行员的培养主要是非学历职业技能教育为主,要成为一名成熟飞行员,大体需要经历以下三个环节:考取驾照,积累飞行经验,进入大型航空公司。首先,飞行员取得商照后便考取教员执照,在培训机构或飞行倶乐部任教,在航校担任教员来积累自己的飞行时间。飞行员在达到进入航空公司担任商用机驾驶员的资格要求后,便可以参加航空公司招聘,根据执照型别差异,进入航空公司参与航线飞行、石油平台或直升机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

二、我国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素质良莠不齐,理论学习不扎实

由于我国民航飞行员需求量较大,本科层次身体素质合格、学习能力较好的学员优先选择去民航航线飞行,导致通航飞行员队伍整体素质与通航任务性质不相适应。另外航空理论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生源素质的下降导致部分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难度较大。

2.飞行队伍年轻,安全把控能力较弱

从民航局公布的2015年通航飞行员的年龄结构数据来看,飞行员出生年龄峰值在1989年,成熟飞行员断层严重,年轻飞行员飞行小时数少、经验少。现阶段国内通航市场较多的是培训、护林、巡线、吊挂等业务,这些业务时风险较高, “新飞行员+新机型+任务飞行”,安全压力显而易见。美国执行这些飞行难度较大的作业的飞行员多是飞行经验丰富的机长,安全飞行的把握能力较强。

3.培训经费较高,心理压力大

随着国家对通航产业的重视,优越的社会地位及薪酬体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一名飞行员,由于公司培训机型的不同,学员期间花费约60万-100万不等。这对国内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高额的培训费使很多有飞行梦想的人望而却步。也有部分学员通过贷款等方式学习飞行,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焦虑对于飞行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国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美国有一定差距,這也是从教育水平、通航基础和经济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国情所决定的,因此,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柏艺琴,陈广承.中美通用航空飞行员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民用航空,2012(10)

[2]宋午阳.通用航空飞行培训市场浅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8)

[3]刘立伟.从中美简单对比看我国民航飞行员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

猜你喜欢

不足培养模式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