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院校化学制药工艺学案例教学(续)

2017-03-29郝双红王祖利李凌绪杜春华张保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酰胺产物

郝双红 王祖利 李凌绪 杜春华 张保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14-02

3.一锅法合成磺酰胺

文献报道方法一般先将2-氯转化为硫醚或巯基,然后用氯气氯磺化,再与氨反应成产物;巯基也可先转变为硫铵,再经双氧水氧化成磺酸铵,最后经次氯酸或卤素氧化成磺酰胺;氯气直接氯磺化操作简单,生成磺酰氯活性高,下步和氨气反应容易,具工业化价值。

硫代可用不同硫化合物,如苄硫醇、二苄二硫醚、硫脲、硫化钠、硫氢化钠、多硫化钠等。苄硫醇、二苄二硫醚及硫脲价格较高,原子利用效率低;硫氢化钠反应活性较高,但市售商品多为溶液,操作不便,价格也较高;硫化钠相对便宜,反应活性较低,可以转变成活性更高的多硫化钠参与反应,但反应结束酸解时,会生成大量硫单质,并释放出硫化氢气体,污染环境,需要碱液吸收处理。

硫醇和硫醚具有一定还原性,易被氧化,所用氧化剂氧化能力强弱或剂量不同,可得不同氧化产物。一般说来,弱氧化剂常将硫醚氧化成二硫化物,强氧化剂则将其氧化成磺酸。巯基磺酸化氧化剂可用过量过氧化氢、过氧酸、硝酸、高锰酸钾等,磺酸可进一步与氯化亚砜等反应生成磺酰氯。氯气可将硫醇、硫醚等一步氧化为磺酰氯,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是制备磺酰氯常用方法。

3.1 工艺过程

将Na2S、单质硫及水加热熔融,搅拌30 min。再加入2-氯烟酰胺,搅拌回流反应6 h;反应混合物降至60~70 ℃,加水稀释,搅拌下缓慢加入浓盐酸(放出大量硫化氢气体),调pH至2,加热至80 ℃搅拌1h;趁热过滤,滤渣(硫磺)用热水洗涤,得巯基产物水溶液。

上述巯基产物水溶液中加等体积二氯甲烷,降温至0-5 ℃,控速通氯气1h;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再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

上述有机相冷至10 ℃以下,通入氨气,至反应液pH=9,析出大量白色沉淀,自然升至室温,继续搅拌2h。过滤,母液浓干得产物,滤渣为氯化铵。

3.2 工艺过程说明

溶剂选择:硫化钠及多硫化钠均易溶于水,制备多硫化钠用水作溶剂。2-氯烟酰胺与多硫化钠的亲核取代反应也在水溶液中进行,产物2-巯基烟酰胺溶于水相。氯磺化反应为多相反应,水既为溶剂又是反应物。磺酰氯较活泼,易水解,生成后很快进入二氯甲烷,与水隔离。下步副产物氯化铵不溶二氯甲烷,可过滤除去。

物料配比:多硫化钠为Na2SX(X=2-8),硫和硫化钠比例可为1-7;为节省物料,方便操作,硫的用量一般为1-2倍。为了促使硫化反应发生完全,多硫化钠摩尔比一般用2倍左右。巯基氧化为磺酰氯,化合价升高了5,故需氯气2.5倍量,常用3倍量发生反应;过量会污染环境,体系分液困难。磺酰氯和氨气反应,副产物氯化氢会消耗氨气,氨理论用量应大于2倍,一般控制反应液pH=9。

温度:硫与硫化钠反应较易发生,加热至70 ℃左右,反应半小时即可。2-氯烟酰胺与多硫化钠反应进行较慢,需加热回流>10h。氯磺化和磺酰胺化反应剧烈,温度需控制在0-5 ℃。

反应终点判定:多硫化钠合成中,开始硫悬浮;反应结束,体系澄清,反应液为红色。氯磺化反应中,开始巯基原料不能完全溶解,悬浮于体系;反应结束,体系澄清,上层为淡黄色,下层为黄色;控制通氯速度,使反应中无氯逸出,反应结束氯会逸出(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3.3 注意事项

巯基氯磺化及磺酰氯氨化反应均较剧烈,需在0-5 ℃下进行。磺酰氯活泼,遇水分解,减少和水接触时间,同时温度也需控制,并现制现用。

3.4 三废及治理

巯基化反应结束酸化时,会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和单质硫,需要回收处理。硫化氢可用液碱吸收,转变成硫化钠回收套用;硫磺也可回收套用。氯磺化废水中含氯化钠,可蒸馏回收氯化钠。磺酰胺产物中含氯化铵,可用二氯甲烷提取产物分离,氯化铵固体可回收。

3.5 工艺流程

如上图。

4.氨基甲酸酯化(碳酸二苯酯)

用氯甲酰甲(或乙)酯酰化,反应容易;但所得氨基甲酸酯活性较弱,下一步反应需较高温度(甲苯中回流),且需将反应生成的甲醇或乙醇蒸出。碳酸二苯酯活性较弱,反应较慢,但所得氨基甲酸苯酯活泼,下步缩合反应易进行,产物收率高,品质好。

4.1 工艺过程

磺酰胺、碳酸钾(鲁南化工,1、2号,50目)、丙酮(10x)室温搅拌半小时,再加入碳酸二苯酯,回流反应6 h,反应完旋蒸回收丙酮,加热水溶解产物(20x),过滤除去少量不溶物。滤液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1(不再析出固体),析出固体产物,减压过滤,尽量抽干,45 ℃干燥过夜(温度过高干燥会变成液体,可能分解)。

4.2 工艺过程说明

溶剂:磺酰胺和碳酸二苯酯均有一定极性,碳酸钾为无机碱,为促进反应发生,溶剂需有一定极性,常用丙酮。

物料配比:磺酰胺氨基有一定酸性,碳酸钾可将氨基变为负离子,增强对碳酸二苯酯羰基的亲核作用。碳酸钾为二元碱,用量应为磺酰胺0.5倍即可;但为了保证反应速度和程度,常用1倍量以上。为了促使磺酰胺完全转化,碳酸二苯酯可用1.1倍量。

温度:磺酰胺与碳酸钾反应容易,室温搅拌即可。氨基与碳酸二苯酯反应较难,需在丙酮中加热回流。

反应终点判定:反应可通过硅胶薄层检测判断终点,磺酰胺极性较小,比移值较大;而磺酰胺基甲酸苯酯极性较大,比移值较小,可根据磺酰胺在体系中消失来判断。

4.3 注意事项

反应首先生成的氨基钾比较活泼,为了保证氨基负离子存在,体系要求无水。反应产物磺酰胺基甲酸苯酯不稳定,干燥需在50 ℃以下进行,而且要尽快用于下步反应。

4.4 三废及治理

反应副产物苯酚和产物磺酰胺基甲酸苯酯共存,下步反应结束,一起回收套用。氯化钾废水蒸发可回收利用。

4.5 工艺流程

5.缩合

5.1 工藝过程

将磺酰胺甲酸苯酯分散于乙酸乙酯,加入4,6-二甲氧基-2-氨基嘧啶,搅拌,加热回流6 h,反应体系澄清透明。反应结束,蒸干回收二氯甲烷,所得固体用甲醇洗去苯酚,产物干燥。

5.2 工艺过程说明

溶剂:两种原料极性较大,产物极性较小,可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作溶剂,随着反应进行,体系由悬浊变为澄清。

物料配比:为了保证苯酯完全转化,氨基嘧啶用量一般为1.1倍。

温度:苯酯较活泼,反应较容易进行,在乙酸乙酯中加热回流反应越2 h即可。

反应终点判定:用乙酸乙酯作溶剂,原料溶解度小,产物易溶,随着反应进行,体系由悬浊变为澄清。

5.3 注意事项

用甲醇洗涤除去副产物苯酚时,甲醇用量要控制,量少洗涤不干净,量多会导致产物损失,收率降低。

5.4 三废及治理

甲醇洗出废液中含大量苯酚,浓干回收甲醇套用,苯酚可回收制备碳酸二苯酯。

5.5 工艺流程

猜你喜欢

酰胺产物
例谈解答有机合成题的常用方法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缓释肥料草酰胺合成工艺及其性能
时代的流行产物
紫花地丁中的抗补体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美联储加息的产物研究
浅谈吡唑类化合物的发展
香附酸的化学结构お
杂环单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