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无意识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

2017-03-29苏日古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成因对策

苏日古嘎

【摘要】近年来,教师语言暴力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教师无意识语言暴力的含义的同时分析了教师无意识语言暴力产生原因并试图提出了消除教师无意识语言暴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教師语言暴力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92-02

福禄贝尔认为人的心灵的、精神的外部世界和具有形体的、物体的外部世界以及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两者之间起媒介作用的语言构成学生生活的核心。教师的语言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然而,近年来,“教师语言暴力”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

一、什么是“教师无意识语言暴力”

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教师语言暴力可分为教师有意识语言暴力和教师无意识语言暴力。教师无意识语言暴力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带有辱骂性质的言语并且使之直接成了教师的教育工具。教师并非故意要伤害学生,而是在无意识的状况下使用了损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暴力语言。

二、教师无意识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其危害

(一)教师语言艺术的不足

教师语言指教育工作者在学校这一特定的场域下,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范的职业语言。教师的语言修养相对于一般人的语言修养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不仅如此,这也关乎着学生身心能否健康的成长,从而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的、积极的、生动的并具有启发性的。

(二)师生“对话”冲突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一切言行必须无条件服从,稍有冲撞和冒犯都是大逆不道,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然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共同进步。其进步性无可厚非但也导致了学生对于教师权威性的质疑,师生冲突日益增长。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而学生无法达到教师预期,这就使教师产生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低落情绪。

(三)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作为一种以教学成人为本体的职业,具有复杂性、繁重性、示范性、长效性、创造性、个体性与集体性等特点,这就决定教师职业角色的与众不同。不仅如此,教师多种角色也导致了教师繁重的工作。其次,社会给予了教师神圣的光环,这也使教师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对待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最后,教师工作具有一种反复的周期性特点,这也易引起疲劳感和倦怠感。

三、解决教师无意识语言暴力的对策

(一)准确运用教师语言艺术

现代教育提倡赏识教育和鼓励性教育,它使师生间关系更为密切,使学生充满自信对学习充满激情。即便是学生犯了错,教师在予以批评时,应当准确运用语言艺术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以恰当的语言劝导使学生重新振作起来,使学生产生一种“爬起来”的自信和勇气。恰到好处的使用教师语言艺术,会使教师语言暴力淹没在师生平等、和谐相处的光环下。

(二)创造主体间指导学习

杜威的核心思想是“指导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高层次的自主学习。主体间理论任务,人作为认识和实践者永远是主体,是认识和实践者主体;人作为认识和实践者对象也永远是主体,是认识和实践对象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没有客体,是主体间关系。只有在师生相互尊重和平等交往的主体间关系中,才能创造和谐有效的师生对话和融洽的、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三)缓解教师压力

教师繁重的工作使教室每天奔走于教室和学生宿舍之间过着两点一线的重复性生活使教师应具有的优雅心境也已消失殆尽。他们机械的灌输知识,忘了关爱学生,也忘了关怀自己。学校应注重教师在身体和心灵方面的双重压力,及时给予缓解。例如组织师生运动会或是师生研讨会。师生间和谐、愉快的沟通使教师们以更阳光和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繁重的工作,以最客观和包容的视角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福禄贝尔.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7

[2]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其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

[3]聂桂兰,张蔼云.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理性思考[J].修辞学习,2008(1)

[4]张海芹,李佳孝.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

猜你喜欢

成因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