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高效开展高中物理教学

2017-03-29王艳红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高中物理有效性

王艳红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越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表现,课堂教学活動也愈发体现出针对性。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个体差异 高中物理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58-0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在落实新课改要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采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确保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

一、差异性教学的构建原则

1.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放于主体位置,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性区别,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以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和思考问题,以达到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教师如果不能够对学生的差异性予以肯定和尊重,或者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能够完全掌控,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十分不利,对学生课堂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颇有影响。教师应时刻保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知识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内容。

1.2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的原则

物理问题的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十分关键,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制定不同层次的物理情景,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和兴趣差异对情境的创建都有影响。创设合适的物理情景,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的理解物理知识,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1.3合作完成的原则

教师可以通过归类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讨论协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且要将学生的优劣势都加以协调,使学生在讨论中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还能认识到自身的欠缺。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牢记物理知识,还能完善学生,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物理差异性教学的策略

2.1激发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长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以此提升物理教学质量。教育部门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如今的物理教学中,需要将实际生活中内容同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充分结合,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以此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者和探究者。由此可知,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合理穿插物理实验,或者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生活化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物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开展物理学习,并且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整体成绩。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丰富教学手段,合理利用各种教学素材,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兴趣。

2.2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选择高中物理教学内容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不要过于拘束于教材的结构。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知识水平,他们对物理知识的需求也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在选择和制定学习内容时,不仅要满足一般课程进度的要求,更要讲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细化。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在物理领域的知识面,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物理认知能力才是物理教师讲授的最主要的目标。

2.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问题和所需示范。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的理解。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够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需要的物理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自主探究和知识构建的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自助学习能力的人才。

2.4充分利用物理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不可缺少且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新课程对实验活动更是十分重视。心理上,学生对未知的物理现象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新鲜的现象,同时也容易产生挫败感。通过物理实验中神奇的物理现象,可以激发出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热情,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高中物理课堂上直观的、生动的物理实验现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其中,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采取针对有效的教学手段,使所有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赵向荣.高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21-21.

[2]杨铁军.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速读(下旬),2014,(12):74-74.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高中物理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