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7-03-29区高洁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区高洁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危机,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尝试提出构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方案:即“以思辨情感特质培养与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以思辨认知技能培养与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 “以思辨认知自主评价培养与英语专业课学习相结合”、“以思辨创新能力培养与学生行动学习相结合”。在此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提出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内容。

【关键词】思辨能力 培养模式 构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99-03

一、引言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陷入危机状态。一方面由于外语学习常常注重模仿、记忆、背诵、复述等机械性学习方式,学生在背诵大量的单词、语句和段落的同时,虽然提高了自身的模仿力和记忆力,但是长期的机械性学习弱化了他们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重视语言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学生在语言表达内容上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性,忽略了对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有益的课堂活动。因此,四年的专业学习下来,尽管很多学生的英语听上去语音标准、语言流利,却缺乏深邃的思想、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实质的交际内容,表达逻辑混乱,条理性差。于是,以何其莘为代表的英语专家得出结论: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患有“思辨缺席症”,其思维能力明显低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何其莘等1999;《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2001)。2008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率领的高校文科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在大学头三年期间的进步幅度,明显小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的进步幅度。因此,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容乐观。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危机状态表明英语专业教育缺乏思辨能力的培养。英语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存在局限性:(1)教学内容的局限性。英语专业学习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三四年级为高年级阶段。在基础阶段,英语专业通常围绕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来进行课程设置,只要求学生掌握外语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即可,缺乏思辨技能。在高年级阶段,虽设置了专业课,如语言学和文学,但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大多数是阐述该课程的知识点,缺乏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内容。(2)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教师在教授基础课时,通常只注重学生运用英语的准确性和熟练性,过分强调词汇语法,而忽略了语篇结构及其逻辑思维的分析。而在教授专业课时,教师通常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知识点,课堂上缺乏运用、分析和创造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此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教师的讲解多于学生语言的运用活动,更不用说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活动。尽管有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尚未形成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

二、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高等教育學研究领域中,培养模式一般由四个要素构成: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其中,培养目标是四要素的核心,如果培养目标发生变化,其他三要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其他三要素又反作用于培养目标。本文以思辨能力层级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优秀思辨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宽厚的知识基础,还要具备卓越的思辨创新的能力和持久的竞争能力。

2.培养过程

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注重因材施教、改变专业面过窄的情况、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变革与创新。针对英语专业四个年级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阶段,并结合学生课程内容学习,本文提出以下四个方案:

(1)“以思辨情感特质培养与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

该方案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思辨能力双维结构和层级模型有一个共同点,都突出思辨能力的情感特质。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没有好奇心,没有开放的心态,没有自信,没有追求真理的正义感,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是很难培养良好的思辨能力的。如果学生不具备以上情感因素,他们的思维可能走向狭隘,变成利己主义,最终毫无建树(文秋芳,2009)。因此,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思辨情感特质将为今后的思辨能力发展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而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语言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也正是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只有将思辨情感特质培养与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才能使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激发好奇心,引发思辨兴趣,激活思辨思维。

(2)“以思辨认知技能培养与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

该方案主要针对二年级学生。根据思辨层级模型,思辨认知技能包括分类、推理和评价(文秋芳,2009)。二年级学生在具备良好的思辨情感基础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认知技能,才能适应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二年级学生仍然处于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仍然要培养语言技能的准确运用。教师可在语言技能课上,突出三项思辨认知技能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思辨。

(3)“以思辨认知自主评价培养与英语专业课学习相结合”

该方案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根据思辨层级模型和三元模型,思辨认知标准包括: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文秋芳,2009)。三年级学生在学会如何进行思辨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辨。三年级学生处于语言学习的高年级阶段,在英语专业课(如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等)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的思考。只有当学生学会如何评价思辨时,学生才会将专业课知识学深、学透。此时,思辨认知自主评价培养与英语专业课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以思辨创新能力培养与学生行动学习相结合”

该方案主要针对四年级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培养,四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应该发展到较高阶段,可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撰写毕业论文、部分学生处于考研备考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将创新与学生行动学习相结合。行动学习理论强调的是通过行动中的探索来进行学习。在行动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毕业论文选题,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获取知识,才能高效地、准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多样化的认识和见解,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行动学习强调以上步骤的重复,使学习成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行动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发扬教学民主,以唤起学生积极的创新能力。

3.培养制度

思辨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培养制度保证思辨能力培养的成效。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制度注重灵活的激励机制、刺激思辨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服务。由于思辨能力的培养绝大部分是在课程教学中进行,该项目建议学生思辨能力的表现纳入对应课程平时成绩的计算,例如思辨能力表现占平时成绩的50%。

4.培养评价

思辨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建议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时,不要仅仅从课堂上的表现來评价,还可从学生的课后作业、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活动的表现来评价。思辨能力培养评价注重以激励学生作为评价的目的和导向。

三、高校英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

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实践效果评价。

1.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着重把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上文所提出的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现按照培养过程中四个年级的培养方案,将第一课堂教学实践作如下阐述:

一年级:针对一年级学生,上文提出的方案是以思辨情感特质培养与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因此建议把思辨情感特质培养融入到语言学习的基础课的教学中,即在英语学习的打基础阶段,培养学生思辨的兴趣和爱好。以语法课为例:教师可采用研习会(workshop)的形式教授语法知识。教师在每上完一个语法章节或者一个语法点后,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以学生为主角的研习会。学生在研习会上,自主地对新学的语法知识点进行汇总、反思、小结,并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枯燥语法知识点的思辨兴趣,并且能有效地让学生开阔思路,形成理性思维。

二年级:针对二年级学生,上文提出的方案是以思辨认知技能培养与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因此建议把思辨认知技能培养融入到语言学习的基础课的教学中,即在英语学习的夯实基础阶段,教会学生分类、推理和评价等思辨认知技能。以英语演讲课为例。

英语演讲课:教师可将思辨认知技能纳入英语演讲课的全过程。首先在演讲话题选择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选择新颖有趣的、有意义的话题,鼓励跨学科性质的话题。其次在演讲内容准备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分析,通过推理得出观点。再次在演讲结束后的问答和讨论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他人的演讲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对演讲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迷你”作文写作,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概括当堂课所学的内容,或进行简短评论,或提出一个问题,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概述、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三年级:针对三年级学生,上文提出的方案是以思辨认知自主评价培养与英语专业课学习相结合,因此建议把思辨认知自主评价培养融入到高年级专业课的教学中,即在英语技能的提升阶段,教会学生根据思辨认知标准评价自我和他人的思辨。以英语口译课为例。

英语口译课:教师可采用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形式,在课堂上模拟旅游陪同口译、产品介绍口译、会议口译等情景,让学生沉浸在模拟情景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教师还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真正的口译环境中,体验口译过程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学生培养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学生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可采用思辨认知评价标准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解决困难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解决困难的能力和自我思辨能力。

四年级:针对四年级学生,上文提出的方案是以思辨创新能力培养与学生行动学习相结合,因此建议把思辨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学生行动学习中,即在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通过学生的行动学习,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高级英语写作课为例。

高级英语写作课:教师可采用由外研社主持开发的冰果英语智能作文评阅系统。教师提前输入评分标准后,此系统能高效地批改学生的作文。教师还可以选出几篇得分较高的文章,加入自己的评语,放在系统中共享。学生进入系统后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佳作,也可以对这些高分作文进行评论,提高比较、欣赏、鉴别和评价的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将将讨论与写作相结合:写作前期阶段(上课前一周),教师提前公布具有争议性又令学生感兴趣的写作话题,学生被分为正反两方,搜集材料,加工整理,选择有说服力的论据,充分讨论,完成初稿;写作中期阶段(第一次课,80分钟),教师选择正反方各三个组做presentation,学生讨论、互评,例如观点是否具有说服力,内容是否深刻,推理是否严谨,逻辑是否清晰,说理是否足以服人等,学生在讨论后完成二稿,交给老师;写作后期阶段(第二次课,80分钟):教师挖掘学生作文中典型而富有争议的观点,单独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逐步把学生的思辨水平引导到一个较高的高度,讨论结束后学生互评二稿,修改语言方面的错误。

2.第二课堂

英语微电影大赛:设置英语微电影大赛,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对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整合,自主设计、导演并编排成微电影或者英语电视节目形式,例如英语新闻播报、人物访谈、Talk Show(脱口秀)等。学生可将其微电影或者英语电视节目录制成视频参赛。获奖的视频将在我院每年的英语技能大赛中展示出来。

英语演讲辩论赛:演讲辩论是训练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形式。该项目将在我院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和英国议会制辩论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竞赛中潜移默化,锻炼思辨能力。该项目组成员在赛前将邀请外教一起,对报名参赛的学生进行特训。训练的内容将针对英语演讲和辩论大赛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形成英语逻辑思维,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特训,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充分地享受思维撞击带来的乐趣和英语交流带来的成就感。

英语征文大赛:设置英语征文大赛,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在“写”方面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该项目将选取校园热点或社会热点话题作为学生征文的题目,鼓励学生以散文、小说、诗歌、论说文等多种形式,对同一个话题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大赛将选取视角新颖、主题积极向上、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作为优胜,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

3.第三课堂

科研实践训练课题:建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训课题(例如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术研究中的思辨能力。三至五名学生可以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在教師的引导下,通过查找相关学术资料,撰写课题申请书。在课题申请成功后,课题研究小组以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然后针对调查出来的现象或数据进行相互讨论分析,并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形成调查研究的结论。学生再次查找相关研究资料,结合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撰写调研报告或论文,甚至发表在公开刊物上。学生通过科研实训课题,将会大大提高思辨创新能力。

网络课程:组织学生观看如TED课程、网易在线课程和新浪在线课程等网络课程中艺术思辨、逻辑与思辨等与思辨相关的教学视频,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网络资源,吸取专家学者研究思辨能力的成果。

4.实践效果评价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来评价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教学效果。另外,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还可以通过英语技能大赛、英语专业四级口语成绩的通过率、各大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大赛的获奖情况来检验和评价。

四、小结

培养和提高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之一。“英语专业国家标准要求学生应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仲伟合,潘鸣威2015:117)可见,英语人才的培养应该避免把英语专业当成语言培训机构,片面地把英语作为简单的语言工具进行操练。(王立非2015:8)如果仅仅把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进行操练,学生在语言技能训练中过分强调记忆和模仿,必将会导致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这也是何其莘等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曾提出的问题。因此,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做到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发展,不可偏废其一。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何其莘. 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25-29.

[3]黄源深. 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 外语界,2010,(1): 11-16.

[4]Paul, R. & L. Elder. Critical Thinking: 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 [M].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5]林崇德. 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5-42.

[6]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调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7]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 29-34.

[8]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 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9]文秋芳,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王建卿.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构建的先导研究[J].外语教学,2010,(1): 55-58.

[10]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2):49-58.

[11]王立非.我国英语类专业的素质、知识、能力共核及差异:国家标准解读[J].外语界,2015(5):2-9.

[12]仲伟合,潘鸣威.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与思考[J].现代外语,2015(1):112-120.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