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校园流行语的交互影响模式分析

2017-03-29栾著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对策分析

栾著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文化交流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英汉校园流行语在广泛的应用发展中,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交流,成为时代发展和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在探析英汉校园流行语交互影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关于流行语的相关内涵,并对英汉校园流行语的构成语言特点、交互影响进行探析,总结了英汉流行语交互影响模式的现实意义。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英汉流行语 校园流行语 交互影响 问题研究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95-03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融合,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远的进步和发展。流行语也不断受到学者的青睐,成为语言学家和词典编辑专家研究的重要和热点话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般主要研究重点放在汉语流行语的研究上,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于英语流行语的研究不断发展。在英语流行语的性质、产生原因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随着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英汉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留学生越来越多,而我国则掀起了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在研究英汉流行语的基础上,学者们更加倾向于英汉校园流行语。对于其产生的原因、形成的发展特点以及英汉校园流行语的相似点以及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关于流行语的内涵定义阐述

关于流行语的内涵定义,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流行语主要是在特定时期的青少年中间广泛地流行应用,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是一种生命期限较为短暂的特殊词汇。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流行语作为一种俚语,具有流行、新兴、传播快的特点。流行语也指在特定的身份阶层、行业工作以及企业集团中应用而生传播发展,并且在大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發展尤为快速。还有的学者认为,流行语作为一种敏感变化尤为快速的词汇,在某段时间的某个集团内特殊的广泛应用,但很快又会被新的流行词语所代替。

总而言之,流行语作为一种特定的俚语,在使用时间上较为短暂,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所代表的文化信息内容。在使用人群的范围上,流行语一般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中,或者是特定的集团或者阶层中,发生传播的群体较为密集,且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在使用情况上,流行语的使用较为广泛,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当代社会中的一些大事件或者实事现象,揭露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流行语具有时代性强、传播面广、更新快速的特点,从侧面反应了当下年轻人的文化心态的变化发展。

二、关于英汉校园流行语的构成类型以及比较分析

(一)英汉校园流行语中共有构词法的比较分析

英汉校园流行语中,共有词法一般主要有三种来源途径:构词法、外来词以及词义的变化。而在英汉校园流行语中,共有词法的构成方法主要由复合法、缩略法、词性转化法、外来词、派生法、谐音法、类推法等七种构成。而符合法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词构成的。例如快闪族“flashmob”一词的来源就是由flash快闪和mob群众构成的。关于外来词,在英汉校园流行语中,有一部分的词汇来源于其他的词汇。例如台风(typhoon)、太极拳(TAI CHI)、孔子(Confucius)、酷(cool)等通过外来词法的组成,不断丰富英汉流行语的推广应用与发展。关于派生法,应用最多的就是词缀法。例如Obamanomics奥巴马经济政策,就是在奥巴马上台后形成的新的流行语。谐音法就是利用一些语音相近或者读音相近的词汇创造新词汇。例如“419”指的是for one night,通过数字替换来表达相应的含义。

(二)英语校园流行语中特定构词法的分析

在英语校园流行语中,一般特定的构词法就是拼缀法,通过将两个词语同时掐头或者同时去尾,然后组成新的词汇。作为英语校园流行语中特定的构词法,在汉语构词法中是不存在的。例如,smog烟雾一词就是smoke烟以及fog雾构成的,Obamabot奥巴马粉丝则是由Obama以及robot机器人构成的。英语校园流行语的拼缀词的构成主要是体现在名词的组成方式上,英汉流行语中英语校园流行语广泛应用于科技发展以及文体报刊中,具有简单生动、创新形象的特点。英语流行语中特定法构词法拼缀法的构词成为现代流行语丰富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汉语校园流行语中特定构词法的分析

在汉语校园流行语中,一般的特定构词法主要有重叠法、象形词、超常搭配法以及中英混搭法。重叠法就是将一个词重复使用来构成新的词语。例如“躲猫猫”、“嘻嘻哈哈”、“跳跳”等重叠法词语,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还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特殊的含义。象形词就是利用文字的形状或者类似文字的图像构成的新词汇。作为汉语流行语中的特定法构词法,象形法有着丰富的含义。例如“囧”、“槑”都是运用很简单的象形字来表达表情中的语言意境。而超常搭配法就是在组词过程中,没有按照逻辑思维和逻辑常规进行组词。例如“很到位”来表达“十分好”的意思,“很女人”则是用来表达“十分淑女”的意思。还有拳头产品等词语的出现则是语言意思的偏离组合,表示的是最有特点的产品。最后一种特殊的组词方法就是在网络时代中应用很广泛的。例如,“out了”是指“落伍了”,“K歌”指的是“唱歌”的意思。通过简单的描述来达到表达的目的,是汉语流行语构词法的特点。

三、关于英汉校园流行语的语言具体分析

(一)关于英汉校园流行语中语义特征分析

在英汉校园流行语中,语义特征一般具有旧词新义、词义变化的两种特点。旧词新义就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解说事物。例如“蜗居”用来表示“狭小的居所”。双关作为旧词新义的一种特点,是指借助多种词的意思以及同音的特点,增强感情。例如“剩斗士”,指“奋斗的单身男女”,也可以指“初级剩女”。同时,还有转喻的特点,用来表示其他相关的代指事物,例如,“become a scapegoat”,意为“背黑锅”,还有“宅”,既可以表示“宅男宅女”,也可以用来表示关在家里的沉迷于网络生活的男女。除此之外,还有隐喻的特点,间接的词义进行迁移或扩大。例如,“brain drain”表示“人才外流”,就是隐喻特点最突出的展示。

(二)关于英汉校园流行语中语义特点分析

在英汉校园流行语中,语义特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传播过程中,语义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流行语,另一种就是语义发生变化,出现的泛化现象。第一种,语义在传播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广泛的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指代作用强,所以语义一般上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第二种语义泛化就是出现了隐喻的特点、语义抽象以及语义模糊的情况。例如“扶贫”就具有语义隐喻的特点。而“伤不起”、“给力”则表现出了语义模糊的特点。语义的泛化过程是一个低级不断向高级升华的过程。

(三)关于英汉校园流行语交互影响的特点分析

1.时代性

英汉校园流行语交互影响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英汉流行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中英、中美文化交流的见证和集中反映。英汉校园流行语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会超越社会的发展而存在,更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发展而前进。例如,在英汉校园流行语中的“洪荒之力”,是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流而出现传播的,绝不可能出现在二十一世纪初。“prehistorical powers”以及“mystic energy”等词语的一出现,就会使人们立刻联想到热门影视剧《花千骨》以及二零一六年里约奥运会中中国健儿傅园慧的精彩表现。“洪荒之力”作为英汉流行语的代表,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文化的沟通融合,更代表着国人和外国媒体对于中国体育健儿的新的认识和评价,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国际影响。

2.时效性

英汉校园流行语交互影响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在英汉校园流行语中,也存在着时效性的特点,根据时事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都是在校园学生群体中,从流行、热议到慢慢的进入白热化阶段,进而趋于缓慢流行的状态。一般,在校园文化中,传播較快,学生群体人员数量较为集中广泛,加之多媒体网络信息时代,英汉校园流行语在短期内广泛的应用传播后,很快就会被淘汰。因为大多数的英汉校园流行语是由一群高素养、高文化水准的学生群体创造产生,随着学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变化,以及学生群体更新接受观念的快速发展变化,英汉流行语在交互影响上也具有时效性的发展特点。短期的流行进入校园生活中,但是很快就被新的流行语所取代。

3.社团性

英汉校园流行语交互影响具有社团性的特点。英汉流行语的形成一般是在青年学生群体之间。而青年学生群体聚集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大学校园中通过社团组织等多种形式聚集到一起,集思广益,在文化交流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点。学生群体组成的社团群体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其交际范围和交际能力在学生群体中十分明显,英汉校园流行语的传播也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和网络媒体,其发展影响甚至深入国家交流中。例如,中国的“打假”一词,在国际社会中的理解度很高。同时,一些的外国的语言词汇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和校园社团传播逐渐深入到国人的心目中。例如,对于计算机的简称IT,随着社会发展的传播,IT行业、IT圈、以及IT人士等等的范围由学校的社团逐渐扩展到企业发展和社会交流中。

四、英汉校园流行语的交互影响探析

(一)英汉校园流行语交互影响形成的原因

1.科技的发展进步促进了英汉校园流行语的形成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时代变化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变化,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新生事物。校园作为新生事物接受最快的人群密集区,同时也是新生事物传播最快的地区,对于新生事物的命名和传播都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英汉校园流行语都是由学生青年群体创造,当然学生青年群体创造的英汉校园流行语也并一定会在社会上广泛的应用。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发展的大网络时代,英汉流行中许多是与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相关的。例如,办公软件系统(Microsoft Office)、菜单(Menu)等等的出现与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同时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领域英汉流行语的发展,例如,校园中的DNA(脱氧核糖酸)、black hole(黑洞)等等的发展应用都是英汉流行语在科技推动下的发展体现。

2.政治经济领域的不断更新变革推动了英汉校园流行语的发展

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推动了英汉校园流行语的发展。例如,二十世纪末期的战争造成的种族冲突以及维护行动的开展,促进了英汉流行语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对于实事关注度较高的学生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也使得外交领域的合作不断广泛的开展。例如,UNP ROFOR作为联合国维护部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EU(欧盟)、APEC(亚太经合)论坛、WTO(世界贸易组织)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在校园中,随着英汉交互影响的加深,出现了“WYO春梦”等流行语,正是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发展,政治社会发展稳定的反映和体现。

3.日常生活学习文化环境的变化促进了英汉校园流行语的形成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日常的学习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英汉流行语的形成离不开日常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改变。学习工作方式的变化深深影响着英汉流行语的变化。SOHO(家庭办公)、DINK(双收入夫妻不要孩子)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GREENFOOD(绿色食物)等的出现在校园生活的角落,并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英汉校园流行语中也有一些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负面影响或者疾病带来的,例如AIDS(艾滋病)、SARS(非典)等等,不仅仅是在校园文化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有些事件反映了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以及社会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二)英汉校园流行语社会用语存在的发展问题

英汉校园流行语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反映,具有灵活发展的特点,能够生动形象的表达词义和语义。但是英汉校园流行语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如下:

1.英汉校园流行语发展过于求新立异

英汉校园流行语来源十分广泛、种类多样繁杂,具有特点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英汉校园流行语中的主体来源青年学生群体,而他们大多处于年轻阶段,喜欢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新鲜事物,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十分明显。加之,青年学生群体正处于敏感发展时期,挑战心理明显,对于标新立异的新鲜事物更加喜欢创造。例如,一些中国的古典诗句在用英语表达上,却失去了原有的意思,反而弄巧成拙。虽然英汉校园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但是一些英汉流行语虽然具有语言的新颖性和创意性,但是其反映的只是使用群体的好奇心,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反而使得英汉校园流行语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2.英汉校园流行语的发展存在不规范性

英汉校园流行语不仅反映着中国当下中英文化交流的现状,更加真实地反映着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在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一些英汉流行语例如“坑爹”、“二逼青年”、“奥特曼(outman)”等泛指落后的人以及PA(party animal)指通宵玩乐的人。但是英汉校园流行语的使用在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选择上深深地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不能把英汉流行语作为一种简单的娱乐学习生活的代表,更要考虑到英汉流行语中背后所代表的深刻含义,使得英汉流行语更加具有正能量,为中英文化交流传播做出贡献。

(三)规范英汉校园流行语的对策分析

规范英汉校园流行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必须通过长期的指导和影响。在校园语言课程的开设上,语言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规范正确用语,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流行语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符合中英文化交流的需要,能够正确积极的反映一定社会事件的重大发展变化,反映特定的历史现象。在对于英汉校园流行语的运用上,必须符合双方交流的逻辑用语和思维方式,不要过分标新立异,追求与总不同而导致流行语变味。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一味的迎合社会潮流,要注意英汉校园流行语的传播发展要采取合理的途径,对于英汉校园流行语的运用要适度,有理有据,发挥英汉校园流行语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融合趋势,人们对于流行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校园中,青年学生群体作为新知识、新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不同的英汉流行语反映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是中英乃至中美文化交流的具体反映和集中体現。英汉校园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变迁的反应。英语和汉语作为当今世界频繁使用的两种国际语言,必然会随着中英、中美等国家的交往出现许多相似的地方,交互影响的扩大面将会不断增加。必须合理正确对待英汉校园流行语交互影响带来的变化,在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英汉校园流行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伟;仿拟在英汉流行语中的语篇功能比较研究 [J];齐齐哈尔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年04月30日版

[2]李玲;浅谈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几种常用思维方法英汉流行语中旧词赋新义语言现象对比[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年11月30日版

[3]胡宝华;从网络流行语分析英汉被动句的异同[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15日版

[4]燕海洋;从归化和异化看英汉流行语的翻译技巧[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0月10日版

[5]陈琼;英汉流行语比较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06月28日版

[6]杨克彦;模因理论对英汉流行语的阐释[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1月30日版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对策分析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