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2017-03-29盛桂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微课

盛桂兰

【摘要】“对分课堂”是张学新教授2013年原创的教学模式,综合了讲授式和讨论式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分别为教师课堂讲授(Presentation),学生课后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课堂讨论(Discussion),其关键创新之处在于“隔堂讨论”。作为新型教学资源方式的“微课”为对分课堂教学内容呈现起到补充作用,强化课后内化吸收,为隔堂讨论提供保障。微课加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有效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 对分课堂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93-02

一、當前英语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英语作为国际社会交流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培养其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没有停止,包括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实践各种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大学英语课堂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动力不足。就笔者在校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因为学校课程设置要求,另外一部分学生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目标。第二,师生互动不足。大学英语教学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割裂开来,师生之间缺少实至名归的思想交流,形成了教师抱怨全程讲课“累”,学生闲得无所事事的怪现象。第三,碎片化信息时代让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互联网的普及及各种学习软件的开发应用使得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对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提出了挑战,而对分课堂就是在综合分析了国内校园的学习文化和师生的心理特点,充分结合了讨论式和讲授式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厘清了教学中师生关系及其职责的基础上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

二、对分课堂的内涵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课堂时间是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需要明确的是,“对分”并不是指一次课堂的时间对分,而是两次课的时间对分,即是:讲授与讨论错开近一周时间左右,让学生在第一次课堂教师讲授后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消化吸收后,再有备而来参与课堂讨论。对分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让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和权利对分。讲授过程由教师完成,但在讲解过程中无需面面俱到,减轻了教师上课的负担;内化吸收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学习,为课堂讨论提供保障;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增进了师生、生生互动,有助于教学相长。而在考核方式上,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兼顾终结性评价,更有利于学生注重过程性学习,有效避免传统课堂中临考抱佛脚的现象出现。

三、微课

微课区别于传统教学视频切片,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的一种情景化、可视化,支持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国外最早将微课这一概念用于教学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 Penrose认为将教学视频中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重要教学内容压缩成为短小的视频资源供学生在线学习,并以作业和相关讨论为辅,达到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的相同效果。

四、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的出现,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但是微课这种“聚集式”的学习体验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作为一门实操性较强的学科,更强调语言在真实环境的实际应用。因此,微课只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补充,恰当地混合使用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就能扬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获得综合综效的结果。微课在课前,可结合教学目标实现导学功能,回顾先前知识;在课中,帮助解决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点;课后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重、难点。对分课堂在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了重难点知识点基础上,进行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隔堂讨论,为英语学习提供更多实操机会,可有效帮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逐渐形成以学生、问题、活动为中心的创新能力模式。基于微课在“对分课堂”的辅助作用,建立一个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微课自主学习和考核评价”为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旨在探索符合国内大学英语课堂现状和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模式。鉴于学生对对分课堂不甚了解,开学第一课教师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对分课堂理念及操作拌饭,由教师向学生展示英语课程本学期的对分课堂实施计划,每一单元课程的对分课堂实施计划及考核方式,让学生明确目标,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模式。除了介绍课程总体安排外,对学生进行分组。以笔者其中一个授课班级为例,全班共38人(男生12人,女生26人),共计分成7组,每组5-6人(每组男生1-2人,女生按照英语成绩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进行组合),以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学期英语课程为18课时,第1周介绍课程安排,考核方式,最后一周为复习周,实际授课时长为16周。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课堂讲授

课程的教授内容主要由教师完成,由于大学英语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内容,因此课堂教学可以有机地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文化背景导入、主题相关话题讨论、重要语言知识点详解、课文赏析、精选句型模拟、段落写作训练。其中,文化背景导入部分借助微课视频完成,教师自制或借鉴网上优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要语言知识点方面,教师可根据词汇表中的符号说明,分列出本单元学生需掌握的词汇及掌握程度,侧重讲解无标记及较高要求词汇,课后请学生完成相关词汇练习题及挑选自己认为常用的3-5个词汇进行造句练习。课文赏析方面,教师概述课文框架,讲解课文重、难点及阅读技巧,学生课后利用微课视频复习重、难点及阅读技巧自学TEXTB。句型模拟方面,教师从每个单元选取5个来自课文的精辟句型,详解其要点后,让学生在课后用句子翻译方式进行句型操练。段落写作方面,《体验英语综合教程3》的一般写作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段落写作,在每个单元分步骤完成段落写作的每部分要求,比如,第一单元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主题句、扩展句和结束句,教师可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各部分特点,掌握写作要领,让学生课后在批改网上完成相关写作练习,并在每一单元课程结束前提交给教师,所得分数计入平时成绩。第一次课后,教师把相关教学资源上传至班级QQ或微信群,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

2.内化吸收

学生课后利用一周时间独立学习,在微课视频学习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学习方式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性地学习不同版块,如重点词汇的用法、精辟句子的使用、段落的写作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语言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深化、提高,而对于基础较差学生来说可以巩固、复习及查漏补缺。学生通过微课视频、PPT课件等其他教学资源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各大版块知识点、完成相应练习巩固所学之外,还要参与到课后小组活动中。

3.隔堂讨论

在教师讲授和学生内化吸收的基础上,学生再有备而来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课堂讨论可分为组内讨论和组间讨论,讨论全程用英语进行。先进行组内讨论,组内每个小组成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分别列出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收获颇丰的一点,并与组内同学分享;其次,每个同学还要列出自己仍然存在疑惑的方面包括词汇,短语的使用,句型的掌握,文章中某句话或是主题的理解等方面,在组内讨论中寻求帮助和答案,如果尚不能在组内获得满意的答案,可单独罗列出来,供第二个环节讨论使用。第二个环节是组间讨论,教师任意指定两个小组就本单元任意一个学习模块进行相互提问。在组内和组间讨论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提供相应帮助。第三个环节由教师就全班在讨论中收集到的普遍问题进行答疑和总结,对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是主题活动单元,每一单元指定一个小组课前准备完成,如果是視频作业,则由教师当堂播放,点评并打分,计入平时成绩。

相较于慕课、翻转课堂需要更多资金和信息化技术支撑的课堂模式而言,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操作性强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适合现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学生与教师的责任与权利的有效划分,体现了教学相长、双边互动的本质。教师在对分课堂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观察者、评价者,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转化为辅助地位;同时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有纵观全局的能力,合理规划课堂活动,以确保对分课堂能行之有效。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问题的发现者与及积极参与解决者;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但是对分课堂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相关教学部门的支持下,是否应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让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对分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明媚.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高教论坛,2016,8(8):66-68.

[2]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653-658.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4]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其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5]朱品文.对分课堂实施的五部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4):117-118.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