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提升对策

2017-03-29苏金丽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合作机制家校合作小学教育

苏金丽

【摘要】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家校合作模式,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虽然教师和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其具体实施效果仍然还有很大欠缺。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对于家校合作有了更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显现出了当前家校合作模式的局限性。本文也正是从这方面入手,全面的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欠缺,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善。

【关键词】小学教育 家校合作 合作沟通 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34-01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小学教育的进行不能单单依靠学校教育,还应该综合家庭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特别是小学生受到家庭的影响还比较严重,必须要协调好学校、家庭两个方面的力量做好家校合作,从而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但目前很多小学在家校合作方面还有较大缺失,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动能力严重不足,难以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作意识不高

虽然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了家校合作的价值,但是其合作目前还流于形式,家长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中。事实上,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但是很多家长还缺乏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比如很多家长基本上不会主动询问孩子在校现状,没有意识到小学教育需要家长跟教师进行良好沟通。其次,很多家长自身并没有相对完善的教育观念,对孩子过分溺爱,忽视了道德素质教育,使得学生很难在小学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

(二)合作沟通能力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小学家校合作的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和教师都觉得没有时间去沟通,但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缺失。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小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中融入了很多师范毕业生。这些毕业生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能力上非常欠缺。很多教师刚来到学校,根本不知道怎么结合学生家庭情况展开家校合作,也就无法给家长提供必要的教育知识,不利于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特别是家校合作本身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教师本身素质所有缺失的前提下,家校合作就很难展开。

(三)合作内容和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很多小学在家校合作内容和方式方面都显得非常单一,大部分小学的家校合作都是通过单方面的信息传输为主要方式。小学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班级QQ、学校留言板等,再有就是家长会。虽然说网络平台的交流和沟通非常便捷,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中,通常都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家长群发信息,很少跟家长之间进行详细全面的沟通。

(四)合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家校合作的主要机制就是家长委员会,利用委员会来保障家校合作各项工作的展开。但目前很多小学的家长委员会都流于形式,甚至还有一部分家长根本就不知道委员会。另一方面,委员会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机构,应该能够保障家长的利益。但现在还有一些学校的家长委员会都是由教师担任,再加上家长对于委员会的不了解,使得委员会很难充分发挥其价值。

二、小学家校合作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合作意识

首先,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和联系。特别是对于那些主动联系教师的家长,教师应该向他们宣传一些教育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在这之中,教师还要积极的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具体事务中,引导家长形成良好的教育观念,从而给后续家校合作的展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教师还应该在家校合作的全过程中充分尊重家长,并且信任家长。一方面教师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对每一个学生都认真负责。

(二)增强沟通能力

要想深入增强小学家校合作的效果,首先就要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培训。这个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培养教师的沟通能力,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并且在平时沟通交流中接受家长对于自身工作不足的指正,从而更好的完善自身教学素养。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家庭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举办专题活动、优秀家教探讨等,提高家长对于家校合作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家长的沟通能力,保障家校合作能够深入有效开展。

(三)拓展合作内容和方式

针对于目前小学家校合作内容和方式的缺失,教师应该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合作内容方面,应该不仅限于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则是与家长共同养成学生的良好品质,促进其心理世界的成长。在合作方式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利用网络交流平台跟家长之间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不断的拓展家校合作的沟通渠道。

(四)完善合作机制

首先,各个小学应该充分落实家长委员会机制,确保委员会能够真正代表家长本身的利益。这一方面需要家长委员会选举的透明性,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家长。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家长对于家长委员会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参与到家校合作中去。其次,学校还应该健全针对于教师的评价机制。即综合家长委员会和教师日常工作,对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并附加一定的奖惩机制,从而增强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积极性。在这之中,学校还可以考虑将家长也纳入到评价中,避免一些家长故意扰乱学校教学秩序。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小学家校合作还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使得合作教育的效果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在这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明确自身在家校合作中的义务,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让家长认可家校合作的价值,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家校合作中。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听从学校安排,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从而更好的维持家校合作。

参考文献:

[1]肖新燕.教师视野下的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分析[J].思想战线,2013(2):279-286.

[2]廖琴.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20-124.

猜你喜欢

合作机制家校合作小学教育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