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7-03-29邵守波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开发体系初中

邵守波

【摘要】本文主要对初中学校课程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进行多元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等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 体系 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30-02

1.引言

课程体系的构建,起初从萌芽到雏形,再到不断完善、标准化的过程。但是目前我国的初中学校教育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优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了老师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初中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采取何种措施去完善课程的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分析,希望可以对初中课程教育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初中學校课程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初中开设的课程种类很少,只有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历史等多门课程,这类课程被归纳为知识中心课程。但是在整体的体系中,几乎看不到选修课程的影子。从目前课程开设的结果来看,既有缺点也有优点。主要的优点就是学生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到基础的知识、认识能力和一定的学习技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也传播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学生们的知识可以贯穿古今,延续了社会的发展。但是这些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一些弊端:(1)教学过于死板和形式化,老师授课以自我为中心,并且衷情于教案的设计,严格遵守教案的编写规则,甚至把上课的教学过程也写的一清二楚,忽视了教学的多样化,更忽视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2)老师完全按照教材去授课,学生很难获得学科以外的信息。(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属于学习的配角,这种方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由于上述的问题,学科课程才存在很多的教学缺陷,难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创新的要求,也难以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科中心课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3.多元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3.1构建新型学科课程

新型学科课程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它是传统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它的新颖处主要有两方面:(1)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学科课程从人的发展着眼,不仅仅从传授知识出发,它着力开发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真实价值,具有现代化要求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的水准有层次之分,给予不同的学生主动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利去安排课程,去编排教育的内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的结合。必修课可以为初中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开设选修课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分流发展,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力保证。

3.2规范设置基础性课程

对于国家所规定的基础性课程,要做到开足开齐;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在增设一节课程,与每天两套的课间操做到相互的配合,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政策落实下去;针对学生开设物理实验基础课程、数学竞赛课程,与基础的课程做到有效结合。

3.3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设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研究性的课程设置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其中研究性的课程要纳入学生的日常课表中;课程的选题和研究要全员参与,包括老师、学生、家长等;选课的时间尽量要和其他基础课程相互区分开,而且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能流于表面,也要有一定的实效性;对于课程的尾声部分,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来为课程的讲师、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形式来打分,学校在根据打分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3.4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要针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去开设课程,将其纳入学校课程的整体体系中。比如学校可以面向良好习惯的养成去开展教育活动,如主题教育班会、学习方法指导讲座、角色互换等,这些活动一经开展就会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教育效果显著。

3.5推进丰富型课程建设

学校开展丰富型的课程必须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为学生提供灵活多变的体验和学习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去掌握学习的精髓和研究方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自主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丰富型课堂的内容主要涉及了科技、人文、环境、艺术等内容,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实践选修课程十几门,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此种方法在2015年北京初中教育已经普遍的实行开来,将实践课程加入到了中考的考试体系中去,课程包括3D打印机、鲁班锁、离心机、机器人等。

3.6开设专长性课程

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针对一些具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开设专长性的课程。学校要在基础教育学科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专题,组织导师团队,对特长学生进行专项的训练和学习,做到个性化的培养,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使课程变得多元化。比如开设男子足球队、男子乒乓球队、男子篮球队、合唱队等。

4.结语

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活动,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摸索,去实践。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发专长性课程、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研究性课程、重视基础课程的教育等,才能促进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J].物理教学.1991(01)

[2]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的选修课简介[J].语文学习.1990(04)

[3]王生洪.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特点[J].学科教育.1990(02)

猜你喜欢

开发体系初中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