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花瓷文学的多模态语言探析

2017-03-29欣,李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青花瓷锦鲤青花

刘 欣,李 颖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青花瓷文学的多模态语言探析

刘 欣,李 颖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青花瓷文学生成的不仅是书面语言,还传递其独特的多模态语言,给人们带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感官感受。通过对青花瓷文学进行整理分类,描述文学中青花瓷的意象运用,解析青花瓷文学的多模态语言,总结归纳青花瓷多模态语言在文学作品和文化艺术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青花瓷文学;多模态语言;意象

青花瓷,典雅素净、青白相映,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和中国艺术瑰宝。景德镇青花瓷开始于唐朝,发展于元明,鼎盛于清代,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因此常被文人墨士和艺术匠师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青花瓷这一意象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女性雅致品质,使得其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和文化艺术包装设计中。

青花瓷文学,即运用了青花瓷意象的文学作品,如方文山的《青花瓷》歌词作品和崔向华等的《青花》电影作品。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文学本指以文字语言为媒介再现现实和表达情感,涵盖小说、散文、剧本等。而多模态语言理论把语言的范畴扩大到图像和声音等非文字语言,因此青花瓷文学不仅能以文字语言为媒介反映现实和传递情感,而且能通过其独特的多模态语言来实现这些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青花瓷文学进行整理分类,描述文学中青花瓷的意象运用,解析青花瓷文学的多模态语言,最后总结归纳青花瓷多模态语言在文学作品和文化艺术包装设计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对青花瓷文学的多模态语言探析和研究的目的。这有助于发扬青花瓷文化,弘扬陶瓷文化,进而更深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1 青花瓷文学分类

根据文本的目的和结构,可以对文本或文学进行分类(Stamboltzis & Pumfrey, 2000)[1]。常见的文学分类有小说、诗歌、话剧、散文等文学体裁。随着影视和音乐的发展,电影文学和歌词文学也新兴起来。青花瓷这一意象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女性雅致品质,使得其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

1.1 青花瓷小说文学

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小说根据文章篇幅、表现内容、小说体制、语言形式进行分类。与中国古代中短篇小说比较,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得到较大发展和取得丰厚成就(王富仁, 1999)[2]。青花瓷小说文学是指以青花瓷为意象或贯穿线的小说,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文化等主题,其代表作品有陈力娇的中短篇小说《青花瓷碗》和魏晓英的短篇小说《青花瓷》。青花瓷小说有四要素:生动传神的人物,完整清晰的情节,详细具体的环境,青花瓷的线索或意象。在陈力娇的《青花瓷碗》中,有坚守执著的女主人公,有赌徒改变的过程,有寂静的乡村小镇,有青花瓷碗的线索。青花瓷在陈力娇的《青花瓷碗》中象征着中国宝物和代代传承,而在魏晓英的《青花瓷》中却象征着神秘不祥之器和怀旧思念之物。

1.2 青花瓷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属于文学中的新类型,并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周斌, 2007)[3]。电影剧本是电影文学的主要形式,它又可细分为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如,《小时代》、《哈利·波特》等影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原著小说为文学剧本,而由导演改编而成的剧本为分镜头剧本,用于拍摄电影。青花瓷电影文学主要包括以青花瓷为意象或贯穿线的电影剧本,其代表作品有崔向华等的《青花》电影文学剧本和洪秀明的《西来的瓷使》电影文学剧本。青花瓷电影文学大部分是以青花瓷为线索或意象反映陶瓷文化保护或中外文化交流等主题。在崔向华等的《青花》电影文学剧本中,青花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历史,象征着温婉尔雅、坚韧守护的女性。

1.3 青花瓷歌词文学

歌词文学是文学的另一个分支,并与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也需要遵循四美原则(情美、形美、意美、言美)。较之古代歌词,现代歌词体式更自由(刘以光, 1993)[4]。歌词文学已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如庄捃华和朱耀伟等。青花瓷歌词文学是指以青花瓷为意象或贯穿线的歌词,反映爱情和艺术等主题,其代表作品有方文山的《青花瓷》歌词。在方文山的《青花瓷》歌词中,青花瓷象征着温婉精致的美人,同时,渲染出古韵古色江南小镇的意境。通过青花瓷这一意象,相思情、婉美人、江南镇、墨香语在这首歌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 青花瓷意象运用

意象是情感和形象融合的产物,以“象”(形象)表“意”(情感)(陈植锷,1990)[5]。青花瓷意象是文学作者使用暗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文学艺术产物,使文学更具张力和韵味。青花瓷意象常融入欣赏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之情,融合赞赏和肯定女性雅致品质之意。

2.1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能反映中华文明和民族特色,历尽代代继承发展的文化总称。青花瓷始于唐朝,育于元明,盛于清代,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常被用来象征中国传统文化。2008年,青花瓷被中国媒体评选为“十大中国元素”之一,位居第二(杨莉,2010)[6]。青花瓷之所以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因其工艺高超,而且因其瓷瓶身上的绘画艺术设计。常见的瓷瓶图案有山水、花草、动物、故事内容等,凝聚着中华民族风土人情和人文生活,极具水墨画般的意境,符合中国传统审美。

2.2 女性雅致品质

文人墨士和艺术匠师常以瓷来象征女性因其细腻精致、光滑柔美,以陶来象征男性因其粗犷大气、力量阳刚。青花瓷白胎青釉,晶莹透亮,曼妙瓶身,犹如素衣清颜的女子;而青花瓷瓶上的仕女闲逸恬静,优雅精致,这些特征使青花瓷能完美诠释和象征女性雅致品质。方文山的《青花瓷》歌词作品以青花瓷为意象,引出江南小镇偶遇的女子。崔向华等的《青花》电影作品以青花命名女主角,来赞赏和肯定女主角的品性。女性雅致品质体现在气质表现和性格品质上,而这些要素青花瓷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

3 青花瓷文学的多模态语言

青花瓷文学生成的不仅是书面语言,还传递其独特的多模态语言,给人们带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感官感受。方文山的《青花瓷》歌词作品与音乐结合,而崔向华等的《青花》电影作品与影视融合,给人们带来不同感官感受。

3.1 方文山的《青花瓷》

《青花瓷》是21世纪台湾作词人方文山“中国风”的一个歌词作品,其中,青花瓷作为一个主要描绘内容和主题,一直贯穿歌词作品中。“素胚”、“青花”、“釉色”、“窑烧”、“隶仿前朝”,这些文字勾勒出传世的青花瓷;瓷瓶上的牡丹图、仕女图、锦鲤图使那传世的青花瓷更加鲜活、更加饱满。方文山运用多种文学手法,使青花瓷这一意象一直贯穿在《青花瓷》歌词作品中。“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使用了摹写修辞手法,用文字依样描写出青花瓷瓷瓶上的锦鲤图案,能使读者或听者感觉看到锦鲤跃出碗底,听到锦鲤拍打瓷碗,闻到锦鲤阵阵鱼腥,触摸锦鲤灵动鱼体。同时,这首歌曲的主要配乐乐器是中国传统乐器古筝和笛子。古筝属于中国弹弦乐器,清脆明亮的音色,宛如素衣清颜的女子;笛子属于中国管乐器,善于模仿鸟语流水声,江南小镇犹如泼墨山水画般隐现。声音的加入,使得青花瓷歌词文学具有其多模态语言,并更好地传递文学作品的主旨。

3.2 崔向华等的《青花》

《青花》是编剧崔向华、陈大鹏、李云良的一部电影文学作品,三人均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电影剧本中,“青花”代表的不仅是珍贵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而且是温婉尔雅、坚韧不屈的女主角。而在电影中,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的画面特写和古典美人李若彤的精彩演绎(《青花》的多模态语言)丰富青花瓷文学并为之增色许多。此外,景德镇瑶里自然风景区、景德镇窑、龙珠阁等历史古迹出现在电影画面中,强化青花瓷意象,进一步表达电影的主题——尊重、保护和传承传统陶瓷文化。电影采用蒙太奇镜头剪接手法,使得元代、清代和现代三个不同时空交错,三个不同时期的杨放对比,而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却静静恒远。画面的融合,使得青花瓷电影文学具有其多模态语言,并完美地弘扬文学作品的主题。

4 青花瓷多模态语言的作用

多模态语言通过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实现其功能和作用(Kress & Van Leeuwen, 2006)[7]。青白两色再现传统,音律画面互动连结,对称曲线构图雅致。青白相间符合传统中国审美,犹如中国传统水墨画般尽现单色魅力。音律和画面进一步强化与受众者的互动和连结,实现其互动意义。不同线条传达不同的多模态语言,如,曲线表达的是优雅和灵动,平行线表达的是平衡和和谐(Adams 2008, 参考见Tian,2010)[8],青花瓷多用曲线和平行线。青花瓷多模态语言不仅丰富青花瓷文学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增强青花瓷意象在文学的象征作用。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能优化话语传播效果,而增强的象征作用能点明强化文学主题。

5 结束语

由于新媒介的传播和发展,青花瓷文学产生了新分支,如青花瓷电影文学和青花瓷歌词文学,不同的表现形式各有千秋,各放异彩。在文学作品和文化艺术包装设计中,青花瓷经常被用来象征中国传统文化和女性雅致品质。同时,青花瓷文学生成的多模态语言,给人们带来多种感官感受,既丰富了青花瓷文学的话语方式,又增强了青花瓷意象的象征作用。

[1] Stamboltzis A & Pumfrey P, Reading across genre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J]. Support for Learning, 2000, 15 (2): 58-61.

[2] 王富仁.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上) [J]. 鲁迅研究月刊, 1999(9): 49-57.

[3] 周 斌. 中国电影文学的传统与贡献 [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111-119.

[4] 刘以光. 论歌词的审美特性 [J].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3(3): 68-73.

[5] 陈植锷. 诗歌意象论 [M]. 秦皇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6] 杨 莉. 从歌曲《青花瓷》浅谈“青花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J]. 中国陶瓷, 2010(1): 72-73.

[7] Kress G &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2ndedn) [M]. London: Routledge, 2006.

[8] Tian P, Playing with femininity': an intermodal analysis of the bilingual picture book The Ballad of Mulan, In M Bednarek & JR Martin (eds), New Discourse on Language: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Multimodality, Identity and Affiliation [M]. London: Continuum, 2010.

An Exploration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Literature

LIU Xin, LI Ying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China)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literature not only generate the written discourse, but also convey its unique multi-modal discourse which makes people see, hear, touch, smell and taste. By sorting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literary works, the images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pplied in literature are described and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of it is explored to summarize the function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s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in literary works and packaging design of culture and art.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literature; multi-modal discourse; image

2016-09-24

2014年景德镇陶瓷学院院自选项目“包装设计中青花瓷元素的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刘 欣(1990-),女,江西景德镇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育。

I206

A

1673-0496(2017)01-0073-03

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7.01.023

猜你喜欢

青花瓷锦鲤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青花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有趣的锦鲤
小编,来条“锦鲤”
纯净的青花瓷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