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指导之我见

2017-03-29唐奇宗

成功 2017年7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劳动爸爸

唐奇宗

田东县朔良镇群敏小学 广西百色 531500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指导之我见

唐奇宗

田东县朔良镇群敏小学 广西百色 531500

作文是学生能力、思维素质和认识水平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应用、拓展和升华,是知识与思维结合的产物,是心灵的表白。而农村的小学生受到地域的限制,视野狭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其怕作文、厌作文、感到写作文难,写起作文来总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便写起来也大都是空洞无物。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呢?通过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不断探索、尝试,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作文离不开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农村小学生切身体会到作文就在自己的身边。在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注重将作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如在教《我的爸爸》这篇作文时,有的小学生觉得难以下笔,他们觉得自己的爸爸太熟悉、太平常了,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写起来也就索然无味。于是,我先让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爸爸,看看自己的爸爸每天都在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话,然后有学生各抒己见,口头介绍自己的爸爸,再让大家一起评论,看谁说得好,谁说得不好,好的好在哪里?不足的又在哪里?结合学生的口头介绍,我再给予点拨和启发。比如我问学生,爸爸最关心的是谁?爸爸经常对你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爸爸那么辛苦,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为爸爸做些什么?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思索,不仅为文章确定了中心,而且又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他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被激发就能驱使学生想写、喜欢写、愿意写,这样学生就乐于写作文。并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是容易的,只不过是在说的基础上提高一些要求。为了消除学生的困惑心理,要用以说代写的方法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充分把握口头作文这一环节,有效的将口语与书面结合起来。每一次指导学生作文时首先让学生对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等尽情地述说自己的看法,在谈心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必要地指导,指导后再帮助学生整理所说的话,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完成让学生由“所想”向书面文字表达形式的转化,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有兴趣。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动力。

三、在劳动中感受快乐

把作文教学与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是一个劳动的大舞台,几乎每一个农村学生都参加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割草下地、烧火做饭,这些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家务活。通过亲自参与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在劳动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他们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而通过写作使学生在劳动中的感受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比如在教《我学会了煮饭》这篇作文时,我首先问大家有没有做过饭,让在家做过饭的同学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通过一些学生的口述,再让大家评评,看谁说得好。有些学生在家虽然做过饭,可是口述时把程序搞乱。而有的没做饭却说得头头是道,难免不符合实际。于是,我让大家回去后亲自煮一次饭,并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写下来。这样通过劳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作文有话可写了,还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四、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架构

广征博引、谋篇布局是有一定方法的,写作之前要精心构思,就像一座杰出建筑,开始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框架。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在写作时也能搭出这样的框架,那就要在思维方式上下功夫。是按顺序、倒叙,还是插叙,条理必须清晰。这就是要求学生精心组织,合理架构。另外,写完作文要让学生自己认真修改错字、病句、标点等。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达到精益求精,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文教学不是语文教师的难题,要让学生也能从作文的困境里走出来,把作文当作生活的需要、实现沟通的工具、传递信息的桥梁、倾诉心声的良药、记录成长的见证。教学作文,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就在身边,明白作文不是负担、不是包袱,而是传递快乐的途径,是成长的“伙伴”。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不在于学生,而是在于教师。只要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就能弥补农村落后闭塞的局限,使农村小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能笔下生辉、言之有物。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劳动爸爸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热爱劳动
我和爸爸
爸爸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爸爸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