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语言避误的六种方法

2017-03-29张长江

成功 2017年7期
关键词:葫芦岛构词读音

张长江

辽宁葫芦岛92515部队 辽宁葫芦岛 125000

教学语言避误的六种方法

张长江

辽宁葫芦岛92515部队 辽宁葫芦岛 125000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本文介绍了教学语言避误的六种方法,遇生求教、纠正方言、辨别词性、记少排多口诀记忆、单联区分,作为一名教师要我们处处留心,注意把握汉字读音的特点和规律,就能有效地避免教学语言上的失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实践;方法探究;语言避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常因教学语言上的失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并在学生面前处于尴尬境地。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偶尔为之,无伤大雅。但若经常读错字、说错话,甚至被学生称为白字先生,那问题可就严重了。笔者总结出教学语言避误的六种方法,谨供大家参考。

一、遇生求教

每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并伴随着某种具体的目的,受到当时的语言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所以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各自的侧重面,教师在讲课或呼点学员时,时常会遇到一些不知读音或不敢肯定读音的生字。对此,不少人“见字读半”,如“扈”读“户”、“诘”读“吉”等,这些显然是读对了。但是,若将“菅(ji n)”读为“官”、“缄(ji n)”读为“咸”、“缑”(g u)读为“侯”,就大错特错了。所以,“见字读半”经常会闹出笑话。采用“遇生求教”法,则可有效地避免这种口误。一是备课中遇到生字时,千万不要轻易放过去,应立即查阅字典,确定其正确的读音;二是讲课中遇到生字时,切不可难为情,放不下架子,应坦率地问学生:哟!这个字(姓)很少见,大家知道该怎么读吗?只要虚心求教,一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并避免尴尬。

二、纠正方言

方言虽不是口误,但会给学生听课造成很大的障碍,甚至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一些人可能认为,说了几十年的家乡话,很难改得了,其实,只要正确把握某一方言的特点和规律,还是可以逐渐纠正过来的。例如,南方人大多区分不开“s”与“sh”的读音,经常将“老师”说成“老斯”,把“陕西”读成“伞西”;在西北方言中,把“电流”说成“见流”,把“定向移动”说成“静向移动”,则是由于分不开“j”与“d”的读音。部分学生发不准,这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发准s、sh,j、d,我就让学生看发音部位示意图,找准舌尖所处的位置——硬腭的前部,叫他们先把舌尖放上去,然后再发音;又如发后鼻韵母ing,有学生不是发不到位,就是发过了,发成了i+eng,这就需要反复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白其发音要领舌尖接触下齿背发i然后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同时舌根与软腭闭合,使气流从鼻腔透出,口形没有明显变化,动程不能太长,并且反复对比,多感受,克服语音缺陷。如此掌握了发音方法,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抓住这些关节点反复练习,就能有效地纠正方言,讲好普通话。

三、辨别词性

有些字的发音,与其词性有着密切关系。如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一个词——“粘贴”。这个词中的“粘”字该怎么读?很多人把握不准,此时,就要看其词性了:当“粘”字作形容词时,应该“nián(年)”;当“粘”字作动词时,应读zh n(沾)。由于“粘贴”是命令,是人与计算机的动作行为,故应读为“zh nti”。此类情况还很多,如“处”字,作动词时读“ch ”(处理),作名词时应读“chù”(住处);再如“盛”字,作动词时读“chéng”(盛饭),作形容词应读“shèng”(茂盛);又如“弹”字,作动词时读“tán”(弹琴),作名词时应读“d?n”(导弹),等等。

四、记少排多

汉字构词能力非常强,有些字随着构词的不同,读音也发生变化。遇到这类汉字,可只记忆其少量特殊构词的发音。如:“单”字,它有三种读音,分别为“d?n”、“chán”和“shàn”。在其上百个构词中,只有作地名、姓氏时,才读“shàn”;只有与“于”字组成“单于”时,才读“chán”,而其他构词均读“d n”。可见,只要记住这两种特殊的构词读音就可以了。

五、口诀记忆

有不少字“形相近、音相远”,往往让人分不清、弄不明。对此,可将其字形特点编成口诀,以帮助区分和记忆。如:“巳”、“己”、“已三个字”,可根据其堵口情况归纳为“堵巳(sì)不堵己(j),半堵是个已(y)”;又如,“戌、戍、戎”三个字,可归纳为“横戌(x)、点戍(shù)、十为戎(róng)”。记住了这些口诀,也就不会再读错字音了。

六、单联区字

也有不少字在单用与联用时读音不同,可就此判定其正确的读音。如:“逮”字,单用时读“d i”(逮住他),联用时则读“dài”(逮捕);“勒”字,单用时读“l i”(勒根绳、使劲勒),联用是则读“lè”(勒令、勒索、悬崖勒马),等等。

七、结束语

在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只要我们处处留心,注意把握汉字读音的特点和规律,就能有效地避免教学语言上的失误,提高教学质量。

[1]李书平.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刍议.科技信息,2008(22)

[2]王秀凤.教学语言艺术特点初探.青年文学家,2009(6)

[3]王世枚,刘先觉.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探析.继续教育研究,2009(4)

猜你喜欢

葫芦岛构词读音
◆其它
◆ 其它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那”与“哪”的读音
仪表
字词篇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
我是小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