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性思维

2017-03-29

成功 2017年7期
关键词:一题创新性解题

苏 栋

靖远县北滩镇石门乡中心小学 甘肃白银 73060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性思维

苏 栋

靖远县北滩镇石门乡中心小学 甘肃白银 730600

发散思维作为一个新的教研课题,在素质与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已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性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创新性;发散思维

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在享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它的实施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搞好“创新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务必具有的基本技能。

一、发散思维题的概念

所谓发散性思维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单一,结论明确”的传统封闭问题而言。目前尚未形成发散思维题的统一定义,主要有如下观点:

首先,将课本各章知识加以归纳概要,为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奠定基础;之后,针对知识网络可进行思维发散的“结点”,运用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诱导学生逐步进入发散思维空间;最后,借助应用背景和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多方向、多思、多变的解题辅导。从思维大发散的解题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二、发散思维题的主要类型

题型发散,将由发散知识点出发的典型问题,变换其题型进行发散思维;解法发散,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方法进行发散思维;

变更命题发散,通过变更命题的形式,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改变其一或两者同时改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迁移发散,是利用数式,图形在不同的数学分支中的不同含义与等价形式,把一个分支里的公式、定理、原则或方法,巧妙地迁移到另一个分支中,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综合发散,通过数学各分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数学与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数学发散思维题的形式还包括逆向发散,构造发散等多种思维形式。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对于这几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四、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不仅可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更应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的目的。

(一)应用题一题多解,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

例如:“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改编后形成如下:

(1)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几分之几?

(2)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发出了几分之几?

(3)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

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计算题中一题多解

例如:“用简便方法计算25×32”,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积累的经验去探索解题的方法。结果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1)25×4×8

(2)25×2×16

(3)25×30+25×2

综上所解,对于多种解题方法,同样也能达到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发散思维的目的。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发散思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十分的复杂,参与其中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1]王建军.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9S)

[2]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胡重光.活动教学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14(09)

猜你喜欢

一题创新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用“同样多”解题
一题多解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一题多解在于活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解题勿忘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