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7-03-29

成功 2017年7期
关键词:度数创设情境

李 林

田东县朔良镇群敏村小学 广西百色 531500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李 林

田东县朔良镇群敏村小学 广西百色 53150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来越被每一位教育者所重视。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胆地鼓励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便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素质能力。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我是这样做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实现、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可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让他们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指名学生说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教师猜第三个角的度数。这样一来学生对教师能猜出准确的度数就会产生好奇心,因而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这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被激发起来。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以惊讶和问题的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而兴趣和好奇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进而去积极探究创新。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伟今年12岁了,可他却只过3次生日,同学们有谁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一下子争论开了,有的说他的生日一定很特殊,有纪念意义;有的说小伟家里穷,过不了生日;还有的说他学习成绩不好,爸爸妈妈不给过……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我出示了课题“年、月、日”,并告诉学生,学完这节课,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了。通过创设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探求过程。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的相容与合作,合作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教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进行教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

充分放手让学生经历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活动,淡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操作、去交流、去汇报、去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全心全意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四、引进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用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绝大部分时间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走,被动的接受知识。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学会了的知识也很容易忘记,缺乏实际意义的支持。而在传统的教育方法、手段的基础上,恰当的引用课件、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这一现象马上改变。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注意力集中,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发现一个问题,马上主动去开动脑筋,想办法,找规律,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课型运用了课件、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技术,极大节约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益。许多老师把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较为抽象的概念,用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很轻松的解决了。因而,在我们目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关键是课堂教学应用方法和时机要恰当。

五、注意师生交往,增强参与效果

教师作为一个解疑者、促进者在课堂中活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研究中学习。因此,师生关系是一种帮助、合作和促进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与交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

六、重视学习评估,达到参与目的

学生在每一节课中,因为智力差异等诸多因素,往往收到不同的效果。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就不同于优等生,但他们毕竟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公正地表扬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倾向,激发他们的求知。通过个人比、小组比等形式,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一种精神饱满状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具体情况,以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因势利导,搞好组织教学,使全部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计划顺利完成,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度数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眼镜的度数是如何得出的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图形中角的度数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隐形眼镜度数换算
护患情境会话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