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德育渗透于数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2017-03-29黄尚达

成功 2017年7期
关键词:德育学科数学

黄尚达

田东县朔良镇朔良中心小学 广西百色 531500

浅议德育渗透于数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黄尚达

田东县朔良镇朔良中心小学 广西百色 531500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要还应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文拟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科教学为什么要渗透德育,怎样渗透德育及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应注意的问题略抒己见。

一、学科教学为什么要渗透德育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认识能力的同时,必将影响学生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的发展。(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形象和智能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学科教学怎样渗透德育

(一)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要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1)挖掘教材中的已有内容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圆的周长”一节,讲圆周率时,就应当介绍祖冲之及其伟大贡献,讲他发现的圆周率(355/133=3.1415926)比欧洲人安托尼兹要早一千多年,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寄寓思想教育因素如:①在教学“数”的认识及统计图表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反映建国以来各行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②在讲授“整数加、减法”时,可以告诉学生我国运动员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上,运动员奋力拼搏而获得的金、银、铜牌数,让学生算出总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在讲授整、小、分、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通过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数据计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启发教育。如:据1983年统计,国家培养一个小学生每年花费84元,培养一个中学生每年花费173元,培养一大学生每年花费2000元。试问: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国家要花费多少钱?现在,我们国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除了免课本费、学杂费、作业费、住宿费等一些费用外还给贫困寄宿生每天3元钱的补助,这些钱都是分别从国家到市、县逐一补贴的,按一个学校(100人)来算一天就是300元,从一个县或市到全国这个数更加庞大了,通过计算,学生自会通过现象看本质,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在讲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时,或以通过学生计算其家庭现在收入与10年前的收入之比,家中有彩电、冰箱数与全班总人数之比,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3)通过数学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如数学概念、判断之准确,推理之严谨,数学知识联系之紧密与精妙,数学思路之丰富与简洁,数学语言之精当与凝练及数学学科的整体性、系统性、有序性、结构性等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科学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三角形”的概念“三条直线围成的图形”,为什么不能将“围成”改为“组成”?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了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主观愿望,通过钻研教材,就能挖掘到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

三、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如一次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学生在搞小动作,暗示多次未改,我将他叫上讲台,请他在黑板上左手画三方形,右手画正方形,并且左右手同时进行,学生尝试多次后表示画不出来。我问:这说明什么道理?学生回答:一心不可二用。借事明理,没有批评、训斥,让学生懂得了道理。

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

4.注意“四点”,增强效果学科渗透德育应注意创造良好气氛,态度要真诚、热情、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充分准备,寻找彼此沟通的接触点。切忌主观武断,信口开河、海阔天空,缺乏重点和针对性。总之,要民主一点,幽默一点,热情一点,客观一点,才能增强德育效果。

综上所述,学科德育目标是教学大纲和中小学德育纲要的综合要求。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及政治思想品德、意志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加强德育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实处。

猜你喜欢

德育学科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