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师合作”共促专业成长
——以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物流专业为例

2017-03-29黄克菲

成功 2017年7期
关键词:吴中教研组校企

黄克菲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苏州 215127

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师合作”共促专业成长
——以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物流专业为例

黄克菲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苏州 215127

本文阐述了教师合作和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所在学校物流专业组为例,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师合作”对教师发展和专业成长的作用,介绍了专业组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教师合作;教师成长

一、教师合作的现状

“马赛克”文化,是对教师合作文化的形象化描述。其远看是一幅浑然一体的图画;近看却是由一个个独立而不同的小块个体组成,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互不干涉。

学校教师大都有这样一种看法,只要自己认真备好课就一定能上好课,这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这种封闭的教师文化毫无合作可言,使教师的教学趋于孤立。同时也容易使教师形成“教师中心论”和教师权威思想。他们在教学上仅仅是承担了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教学方式上擅长于单向的知识传递,很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或探究式教学。

另外,虽然教师们天天见面、彼此交流,但很少运用交流的机会来讨论教学实践,或者分享问题。因为这可能会被他人看作是要求帮助,甚至是意味着承认自己无能或教学水平低,表明自己教学的失败。这种情况对教师成长尤为不利,最终导致他们在封闭中自己摸索,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通过以上两种现象不难看出,目前的教师合作中,教师完全处在被动的地位,教师对合作文化的作用和重要性没有充分、全面的认知。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教师在工作中的个体价值取向导致了教师合作意愿的缺失,从而影响了合作行为形成。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

我国职业类学校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形成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多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面对。

(一)合作力度不足

一方面,可供校企合作的企业较少,无法满足大批学生技能实操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不了解企业的现实情况。学生所学与企业实际需求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存在。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校企合作乏力。

(二)合作层次较低

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在形式上仅仅是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个实践岗位,学校也只是将实践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单一的岗位实践使合作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三)合作观念不同

作为企业,经济效益总是放在第一位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往往希望得到少部分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学生,而学校通常注重的是学生整体质量。因此,在对待部分能力不足的学生时,校企双方在观念上有较大的落差,从而使双方的合作热情减退。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教师合作

综合校企合作与教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物流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将教师培养作为校企合作的抓手。通过培养教师团队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立足项目深化合作

自2012起,我校开始创建“国示范”项目。各专业纷纷建立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物流专业邀请行业专家来校指导专业建设,鼓励骨干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结对。行业专家通过专业教师深入了解了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并对教师在专业上的困惑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指导。通过与行业专家定期的交流,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通过项目培养合作意识

2014年我校物流专业教研组与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共享《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此契机下,本物流教研组引导教师集体备课,完善丰富教学资源。先由每个教师认真负责课程的一部分内容,然后通过集体交流,讨论,实行资源共享等方式,对每个教师负责的部分进行逐一梳理完善。在较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备课。“集体备课”一方面由原来的“个体劳动”变成“集体劳动”,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另一方面,当大家一起交流、研讨时,不仅能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还使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使合作意识在教师的思想里生根发芽。

(三)依托平台构建自助式的同伴互助

现实中教师常常会对某一关心的问题自发的进行交流,但是这样的交流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问题涉及的面很小。这就意味着能对同一问题产生共鸣的人很少,很难找到交流的同伴。第二,交流的范围很小。这种自发的交流,仅仅在一些相互很熟悉,且关系不错的教师之间发生,换言之,两个不认识或不熟悉的教师之间一般是不会对自己在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的。由此可见,虽然教师间的交流对其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没有得到引导和激发。

对于以上所述的情况,物流教研组依托本专业苏州市物流名师工作室,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参加比赛指导和组织教师下企业参观交流等活动,为专业教师搭建平台,使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教研组在重要问题上适当的引导,给予建议,使专业教师能够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本专业,从而有效的推动了专业发展。

总之,校企合作不应该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对于培养教师,促进专业成长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顾丽萍.《教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现代特殊教育,2015

[2]曾翠芳.《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道德》.科教导刊,2015

猜你喜欢

吴中教研组校企
Were Dinosaurs Able to Swim?
“生扭吴中之拍”与“真诗只在民间”的深层次自洽——李开先《宝剑记》“不娴度曲”说新读解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吴中太湖新城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