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小梦”与中国“大梦”融合路径探索
——转型发展高校理想信念与“中国梦”教育

2017-03-29宋中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信念

宋中发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广西 柳州 545616)

个人“小梦”与中国“大梦”融合路径探索
——转型发展高校理想信念与“中国梦”教育

宋中发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广西 柳州 5456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丰富的实践价值。当今在转型发展高校,与网络结伴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学习动机不强,个性表现突出,理想信念意志淡化。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梦”视域下理想信念教育在这类群体中进一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他们将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必须要对他们及时地进行远大理想信念的理性教育和实践提升。本文对实现个人目标“小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梦”的融合路径进行分析,着重从认识信念、坚定意志、升华情感等三个维度探索如何在这类大学生中进行远大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进而不断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转型发展高校;理想信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全国人民共同追求的“大梦”。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进一步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转型发展高校在坚持错位发展过程中着力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在时代发展潮流中更应该坚定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为目标,多开展一些健康、积极的远大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让大学生们在学校中逐渐养成良好心态,不断增强自己将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信心,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实力,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价值感,在不断追求远大理想信念中将“个人小梦”与“中国大梦”进行有机融合。

一、转型发展高校大学生远大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和竞争需要,转型发展高校纷纷提出与名校错位发展,以寻找自己的生存之地,把培养目前社会上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如何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专业技能好”加“理想信念强”的接班人,成为转型发展高校中的党建研究者和思政工作者必须探究的课题。经了解研究,发现部分转型发展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学生远大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实践,在理想信念和“中国梦”教育与实践上存在一些的问题。

(一)学生追求实用主义,理想信念软化

这些学校招收的学生,中学时大多成绩一般,自信心不强。来到转型发展高校后,学费高涨,而学校各种设施一般,与学生认为的高投入需取得高回报相矛盾,心理落差大;他们对学校转型发展的认识也不明朗,不知道学校发展将走向何方,课程设置及管理比中学轻松许多,大多还远离父母,开启独立生活时代。再加上用人单位对转型发展高校也有一些偏见,这些都极易使他们来到这样的学校后混日子,出现浮躁倾向,追求“快餐式”的实用主义。他们认为成绩及格就好,不愿静下心来学习专业课和公共课,应多参加一些社团锻炼社交能力,至于理想信念侧重于个人理想实现途径的实用化、多样化,更多关注近期理想,倾向于个人理想,如能否如愿以偿地找到满意的工作、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等;目前,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软化,也与外界环境有着一定的联系:经济全球化、时代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也不断地冲击着这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树立和坚持。他们由于生活阅历少,思维方式较为单一,极其容易软化他们的理想信念,甚至还不时出现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及共产主义“渺茫论”的声音。这些都无疑会对他们远大理想信念的树立和弘扬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转型发展高校自身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误区

这些学校近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忙于扩大专业课程建设和提高知名度,对人文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往往疏于重视、投资和管理,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流于形式,极易造成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和对现实的认识出现“两张皮”而茫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很容易造成学生个人主义倾向滋生、发展;一些学校还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考试及格,专业实践好,将来就业就可以了。远大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他们来说不实用,并且培养那些远大理想信念的社会精英应该是重点高校应注重考虑的问题。这种错误的现状认识甚至也在部分老师、家长的头脑中客观存在。其实转型发展高校是搭起精英人才和普通劳动大众的桥梁枢纽,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间力量,如果这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淡化,势必会严重影响社会发展正能量的传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三)不当言论的负面影响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同时,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当言论,认为远大理想信念教育宣传和实践是他们治国理政的需要,是社会精英们的事,对我们一般平民来说是唱高调的体现,关系不大。甚至有急功近利、少劳多获、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侥幸浮躁心理,这些不良言论的传播和发展势必会对高校特别是转型发展高校的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有些网站为迎合部分受众追逐低级趣味和猎奇心理而热衷于制造噱头、制造质疑,肆意宣扬丑陋和阴暗面,有意无意地放任“审丑”、情色、炫富以及“恶搞”等元素的传播。这些学校的大学生本来就学习劲头不足,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和网络环境下更难以静下心来学知识,而乐于以各种形式挣钱,积极参加各种实习、实训和社团活动,对自己“小梦”的目标理解过于狭窄,消极对待远大理想信念的教育和追求,个别学生甚至还不惜走在了违法犯罪的边缘。

二、实现个人“小梦”与中国“大梦”的融合路径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始终围绕转型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求,探索具体的实践途径,坚定他们的理性信念。在不断实现“小梦”的同时,逐渐汇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梦”,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给社会带来可见的成果。

(一)结合党团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推进他们远大理想信念认同

转型发展高校应该切实结合自身实际,在进行理想信念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时,积极帮助学生找好自身的落脚点,帮助学生认真梳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的“小梦”,使他们看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用武之地,增强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可以利用入学教育,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失时机地夯实他们的理想信念,鼓励学生放开眼界、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大学生个人也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过去、现在发展的不易,清醒地把个人追求同社会需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将来在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追求的同时积极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同时也要积极鼓励一批觉悟较高的学生尽快向党组织靠拢,用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要求和带动他们,有效地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在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中,紧密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积极引导他们深入生活,深入农村,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中予以及时引导,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增强理想信念,践行“中国梦”,成为“中国梦”的宣传者。

(二)结合课程实践和网络交流,不断坚定他们远大理想信念追求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发挥党员学生的先进模范作用,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课程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部分,应结合具体课程和学生实际,精心准备,采取演讲、情景剧、观看视频、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和感知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不断累积正能量,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将来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洪流中而奋斗。

再次,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型工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无处不在,大学生更是成为网络的主力军,在坚定他们远大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必须要与时俱进地充分利用好学生使用的QQ、微信等媒体工具,及时做好网络舆情监测,运用这些学生受欢迎的软件跟学生沟通,做到以情感人,号召学生学习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对社会和国家发展树立信心,不断坚定远大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绽放出“个人梦”。

(三)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升华他们远大理想信念的责任担当

“中国梦”以系统的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为探索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当前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离“中国梦”都近的时代,积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职责。转型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应该积极了解国内外形势,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深刻认识到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社会还存在大量复杂问题,我们的任务还比较繁重、艰巨,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前进道路上的崎岖,逐步树立起担当意识、忧患意识,树立大视野眼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性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情怀,不断升华对远大理想信念的责任担当。不仅要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技能本领,更要有服务人民的决心和信心,始终以民族担当和社会担当为己任,扎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洪流之中。

三、结语

总之,转型发展高校应该探索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使他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今后真正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积极、乐观、向上的理想信念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1]习近平.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29.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3]刘云山.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3-04-09.

[4]徐徐.“中国梦”背景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仰培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7):15-16.

[5]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57-60.

2016-09-22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2015年学校党建宣传课题“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理性信念教育研究”(DJ2015007)。

宋中发(1972-),男,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7)03-0141-03

猜你喜欢

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习近平论远大理想
关于“吃” 的远大理想
信念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