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京时报》诗词研究平议

2017-03-29孙浩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盛京旧体诗时报

孙浩宇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盛京时报》诗词研究平议

孙浩宇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盛京时报》是解放前东北地区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文献价值丰富。该报影印发行三十余年,利用率很高,但针对其中文学文献尤其是诗词的研究还很不足。本文对近五年间出现的关涉诗词研究的数篇文章作以讨论,主要有薛勤、刘瑞弘、赵旭、王巨川等人,藉以展现《盛京时报》诗词研究对于东北近现代文学传统重构的重要价值。

《盛京时报》;诗词研究;东北;近现代文学

《盛京时报》影印于1985年。作为解放前东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这次影印嘉惠学林,更广泛地发挥出该报地方文献的独特价值。辽宁省图书馆徐红岚这样评价[1],《盛京时报》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清末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伪满末期之间,处于中国与亚欧风云变幻的年代,对国际、国内、东北各地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都有报道,是研究近现代中俄关系史、中日关系史、东北军民抗日史、奉系军阀史的珍贵资料。这是影印后可见到的第一篇推介文章,事实上《盛京时报》的文献价值远不止此。因为影印,这三十年里对该报的使用日渐普遍,各界学人尤其是东北问题研究者已在深入使用甚至是作针对性研究。检索知网,以“盛京时报”为题的论文约有130篇,陆续出现在近十年,涉及文学、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2005年张永芳(沈阳师范大学)等人编纂出第一辑《〈盛京时报〉文学作品名录》,将各栏目文章编成题录。虽然此书未出版,流传不广,但可看出这是张后续《盛京时报近代小说叙录》(2009年)、《盛京时报近代小说选萃》(2010年)等丰厚成果的基础。辽宁省图书馆郭君等也编有《〈盛京时报〉文学副刊索引》,以上可看作是关注《盛京时报》文学文献、着手文学研究的发端[2]。迄今,知网上以《盛京时报》为题的各类文学论文约有30篇,以小说研究居多。涉及诗词的论文最早见于2010年,为薛勤(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所作,然后有刘瑞弘、赵旭、王巨川等人的相关研究。以下试作评述。

一、薛勤相关研究平议

薛勤从事文艺学、东北近现代文学研究,其研究富有理论功底和思想性,前后撰有《文类视角下东北现代文学现代性演进》《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以〈盛京时报〉旧体文学为中心的考察》《20世纪初东北旧体文学研究——以〈盛京时报〉旧体诗为中心的考察》《1910年代东北的文学生态——以〈盛京时报〉报载文学为中心》等相关论文。其研究有系统性,主旨明确,统观起来,第一篇是总纲,研究思路是:以《盛京时报》前十五年左右刊载的各类文学作品为依据,显现时代进程中,报载各文体文类此消彼长,藉以探讨东北现代文学现代性演进的生态。这组论文的关怀在于文学的现代性,对诗词的探讨并不是根本目的,而是一个相对参照。但是关注诗词,并将其放在小说、新诗、论说、文论等多个文类、题材的场域中观照,似无意插柳,客观上确为近现代诗词解读提供了一种广角系统,有方法论的意义,可谓攻玉之宝石。

薛的贡献有三:一是揭示了《盛京时报》刊载诗词的重要价值,与习惯的东北近现代文学研究有所不同,这种文体文类的拓展、参照可谓别开生面。“旧体文学独居20世纪初东北的文学场域,具有文学的社会作用,反映了那一时空下人们的情感特征,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时的心灵空间、公共空间,有着不可忽略的文

学史价值。”[3]“1910年代的东北社会处于近代向现代转型时期,社会形态和文学形态都在发生着迅速变化。……长期以来,这一时段的东北文学为古代文学史所轻忽,因为它是古代文学的尾声和变异;又由于尚未体现出足够的文学现代性而为现代文学所不屑。但就完整的20世纪东北文学而言,它有着独特甚至重大的意义,缺失这一时段文学的历史描述和研讨,东北文学的全貌、文类演变的历程以及文学成就就无法得到完整准确的体现,也不能准确地阐释东北文学生态和文学精神。”[4]这是个关涉20世纪初二十年东北近现代文学的学术史判断,有揭橥发微之意义。其实,无论对于文学、文化还是社会,这二十年都是个矛盾交织、新旧重叠、酝酿新变的关捩。翻检相关的东北文学史著作、论文包括省志等,其习惯是,讲近代文学断至20世纪初,述现代文学则开端于“五四”之后,如此实则因循和夸大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书写的积弊,将这世纪初的二十年切除成空白,竟连蜻蜓点水、语焉不详都没有。殊不知,这段历史于东北尤为珍贵、重要。因此,这一时段的文学作品其社会历史价值包括文化艺术价值都很值得系统整理和重现评估,而报载作品又是此一时期文学传播的重要载体,过去学术史的缺环正是因为对这部分资料的失察或忽视。“五四”后出版业渐趋发达,各种文集、作品印行方便,恰恰是此前新旧之交、冰山未露的二十年,报纸对于文学传播的作用尤其重要。回到报载文学,回到其中大量的旧体文学是一个客观、根本的文学史态度,研究近现代之交的文学需要这种负责与尊重。东北近现代文学史的填补与重写,需要从系统整理、深入阅读这些报载作品做起。

第二个贡献是以大文学史的视阈与文化的场域来观照诗词及旧体文学,文化变迁的架构与多质素、多文类互动的思路常会引领深入的思考。薛将其他质素加入文学研究,增强了文化场景与文学生态还原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在论1907年前后一位重要的报载诗人时,薛就文学创作与报纸传播的关系给出了有益的思考:“梦石瘦人不到两个月间在同一媒体上发表了数十首诗词,这显示了诗词创作中另一值得关注的质素变化,即文学传播媒介的改变及其效应。文学传播机制中,现代报纸的介入对文学生产产生了影响,这一周期短且固定的介质提供了迅速、频繁出版的可能,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动力。”[5]薛对报纸与诗词创作关系的思考是不断深入的。在谈到古典诗词内容与主题变迁时,薛讲:“旧体诗主题的关注点由个体生活向公共生活转移,言说空间的重心也由熟人社会向现代城市的陌生人社会移动。这表明,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知识分子由乡村化向城市化的转进,知识分子的交游状态和公共空间构建、作用发生了改变。熟人社会中的礼仪型文学交往转向陌生人社会中的新的文学关系”。这揭示出报载文学在主旨与信息交互上的新特性,而此特性不仅为传统诗词交往所不具备,同时也是报载文学与同期非报载文学所不同之属性。正所谓“都市人特别需要公共交往,通过各种各样私人的和公共的交往,建构新的关系网络。……围绕着现代报纸为主的新媒介,诗的传播更为迅捷,为唱和交往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范式,也在构筑着新的陌生人社会关系。”此语道破报纸这种新媒介给文学、文人以及当时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和更多可能性。文中举例,“梦石瘦人、天印山樵、莫忱生、饮泉子、心籁等实然交往的痕迹,但他们频频的多向交叉唱和无疑构筑了新的社会、文学交往空间。”其实,这种故事还不少,在1910年代后期的作品中,有“神皋杂俎”主笔穆儒丐通过登载小说《梅兰芳》《香粉夜叉》而引发报载诗词互动进而实现生活中与瘦吟馆主等人诗酒契合的佳话。另外还有悬赏征文的互动,都可看出报载创作、传播给文人创作空间、交往空间带来的互动与新变。传统创作多是由现实交往到文学交往,而报载文学构建了文学交往的新空间,甚或促进了现实交往的空间,这种影响是新鲜有趣的。对有些报载诗词质量不高,薛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报纸出版频率增加之后,依附着的文学创作便少了精雕细刻的余暇,甚至以草成的作品去填塞版块。旧体诗大多篇幅短小,易于成章,在此期更表现出这种倾向。”[3]报载诗词的价值及促因还需要全面系统的梳理、统计、阅读和推敲,但这些判断无异是多质素、多文类、大文学史角度的思想结晶,值得学习。

第三个贡献是对原始文献的重视和用力,笔者于2011年开始辑考《盛京时报》刊载诗词,深知整理这些资料的耗时费力。以文中引证统计,薛对《盛京时报》前十五年尤其是1910年之前的作品掌握得很系统。如对梦石瘦人参加结社活动的引述,可见细致,“梦石瘦人等参与的乙末年秋天结成的梅花诗社,其《录旧》秋月诗三十首即因诗社活动而成。”[3]这是报载诗词中宝贵的文化信息,对我们还原当年沈阳文人的生活场景提供了想象,至于其他一些题材的勾稽和诗意的阐发都略具古代文学研究者的手眼与理路。总之,无论从文化研究还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无论是以现代文学研究者还是以古代文学研究者的立场,薛都有示范意义。

二、刘瑞弘、赵旭等研究平议

薛勤之前,张永芳、王金城等皆着力《盛京时报》小说研究,而薛立足小说来打量诗词及旧体文学,终以新旧互动消长的手法勾勒出一段湮没的盛京文学图景,启发来者。刘瑞弘、冯静(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传统格律诗在东北现代文学发生期的嬗变——以〈盛京时报〉为中心》[6]一文在关注的时间段上紧承薛的研究,从“五四”到1920年代初期,以新旧诗创作的消长引入当年诗学批评的现场,这部分新旧诗论战的资料在《东北现代文学大系》及早些的沈阳文史资料中也有提及。该文第一部分是论旧诗,分类清晰,简明扼要,一些文献征引亦透露出作者对诗词的敏感及文化观照的匠心。时至今日,新旧诗的成就与美学特质已见分晓,二者各有其妙,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于《春江花月夜》,不同体、不同期的比较让人嫣然,而即使回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中,也是仁智各见,至于很多固化的文学观念都是因为后人的想象或取舍,这也更彰显出刘文重提这段诗学讨论情景的宝贵价值。

赵旭(沈阳大学)从事古代文学与辽沈地域文化研究,过去两年相继发表相关论文三篇:《晚清〈盛京时报〉〈文苑〉栏所刊诗歌刍议》[7](同时尚有《晚清﹤盛京时报﹥所刊载小说刍议》[8]一文)、《近代沈阳诗坛论略》[9]《近代沈阳诗坛创作特色论略》[10],因为由古代文学研究而入辽沈地域文化,所以其研究兼及小说与诗词以求文体文类考察的全面。与薛的多文类观照不同,赵的研究是因文体而分论之。薛是文化立场,由多质素的文化观照而触及作品;赵是文学本位,以文献为本,由微至宏。在最新近的第四篇中,“《盛京时报》的诗歌主张与倾向”作为此篇的一部分已被纳入近代沈阳诗坛的整体框架,与上述薛的价值判断相一致:“从文学史角度看,主要发表在《盛京时报》“文苑”栏目中的诗歌,题材多样,数量众多,而且作者身份各异,既有守旧官吏,也有维新革命者;既有中国文人,也有外国作者;既有本土写手,也有外地投稿者。其复杂的写作状况,构成了当时沈阳丰富的文学生态,也是当时中国诗坛上重要的一环。”在《沈阳古代文学的历史进路》[11]中,赵将沈阳古代文学的内容分成11类,并将《盛京时报》刊载诗词、小说列入。其实,只要我们系统面对二十年甚或更长时段《盛京时报》的刊载诗词,就会由衷地认同,这些沈阳本土学者填补、重构20世纪初沈阳文学史的努力并非出于一厢情愿的自豪感,而是果真实副其名。

回到具体而基础的《晚清〈盛京时报〉〈文苑〉栏所刊诗歌刍议》一文,这是迄今最中规矩也是唯一一篇面对这一时段诗词的专文。从原始诗词文献的涉猎上,赵所展示的并没有薛的时段长,仅是《盛京时报》在清末民初的五年左右时间,在手法上赵更接近诗词研究的传统路数,文献出发,作家作品本位。其数据统计的扎实让笔者联想到感同身受的辛苦,“从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一日(1906年10月18日)到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1912年2月12日),《文苑》共发表诗歌960首。”其中“从光绪三十二年到光绪三十四年这三年间……共发表诗歌577首,按体裁分,数量最多的是七言律诗327首,然后是七言绝句215首,五言律诗24首,七言古诗4首,杂言诗4首,五言古诗2首,五言排律1首。”以数量论,《盛京时报》的诗词文献可称惊人,因为38年间,诗词作品一直未断绝。以体裁论,上述古近体的巨大差异恰说明千余年诗词发展史式微之大势。作品的创新与艺术价值与绝对的数量无关,言必称唐诗自然有失偏激。另一方面,就诗词的文献价值论却是越多越好的,这是我们面对《盛京时报》巨量诗词及相关文献的一个动力。从时段上看,《盛京时报》刊载诗词并不均衡,有时会出现数月甚至上年的空白,此中原因亦可考究。

赵的贡献还在于一些具体论证,常会让人有透彻原本、如遇桃源的感觉,颇见古文功底。如对张元奇的考证可称完整,对《抽局釐》的分析亦见功夫,其实类似的作家作品在漫长的《盛京时报》刊载史上,还是不难见的,只是我们发掘还不够。此文最值得赞佩的是对梦石瘦人大篇幅的发掘和呈现,笔者数年前曾注意梦石,今见赵文,有题诗在前之慨。无论从作品数量、内容、体类,还是作家的仕宦、籍贯、游历、交往的典型性来论,梦石瘦人(怡钦,字敬甫)都当之无愧应在近代沈阳诗坛占据一席。可见,以考证论,《盛京时报》刊载诗词的研究空间还极大,仅就以上诸文所涉之作家论,可挖掘的还可拈出汪洋等人,就笔者掌握还应有张锡銮等数十人,至于作品可分析者更多,如《蕉坚稿》。如此说并非对一篇提玄勾要的“刍议”苛责,而是强调一下《盛京时报》诗词宝藏的丰厚。当然,此文个别亦有可商榷处,如“其中署名‘前人’的《春帆楼》值得重视。……其署名是‘前人’,有掩饰之意,其情感是复杂的。”这种标识“前人”实是当时报载诗词印行的习惯,当然此类细节并不掩瑜。平心而论,此文与薛勤《20世纪初东北旧体文学研究》——以〈盛京时报〉旧体诗为中心的考察》一样具有开辟意义,值得重视。

三、王巨川研究平议

与薛勤先生相似,王巨川(中国人民大学)亦为现代文学研究者,其理论独到、视野开阔、思考深入,所作得结论多给人启发与提领。王发表的相关论文是《再疆域时空的文化形态与旧体诗创作特征——以东北沦陷时期<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中心》[12]。从时间上将观察点转移到1931-1944年之间,这一开拓使《盛京时报》诗词研究的处女地只剩下1920年代。王文的贡献有二:

其一,确立了一种新认识:旧体诗词在沦陷时期的东北非常繁荣。王文虽没有古代文学研究常有的文献爬梳与统计,但却有理论与现实结合的敏感与深刻。“通过《盛京时报》‘神皋杂俎’文艺副刊中的新旧诗歌发表情况,可以管窥到整个东北地域的文学传播状态,那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学形态——旧体诗并没有因为新文学的诞生而边缘、消亡,相反,是在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场域中共生共存,在饱受殖民之苦的东北沦陷区中承担着自己应有的文化使命和文学责任。”在百年来习惯的新文化、白话文学价值体系中,这一判断让人耳目一新。更进一步,王文阐发了东北沦陷时期文化场域的特殊性以及旧体诗词创作在这一特殊场域的独特性。“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的旧体诗创作,不论是创作的环境,还是诗人的精神气质,都有别于其他地域。”“这些诗歌与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正面战场,乃至大后方、根据地的诗歌创作不同,少有激烈的战争悲歌和你死我活的直面冲突,其内蕴的文化形态和诗学书写,都表现出与中国内地迥然不同的气质和面貌。”这一判断很可贵,诗词研究者及地域文化建设者应足够重视,系统研究该期诗词创作的具体特征当是东北近现代诗词研究的新任务。

王文对该期旧体诗词特殊繁荣的原因也有深入分析,其观点多值得肯定、信服。如“东北沦陷区有着特殊的文化场域,它是在中华民族内部的中原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外部的异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中或自然或被迫中形成的。”“大批遗老与满族作家又回到他们的祖居之地,这些遗老与满族作家大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同时又对新文化、新文学保持着一种抗拒的姿态。”“旧体诗在旧式文人或在传统文化浸染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那里有着极高的精神地位。正因如此,旧体诗在东北沦陷区有着广泛的同人创作圈子,除了清遗老与官宦之间的酬唱,在本地知识群体中,旧体诗也有着历史传统。”“(穆儒丐)正是在“兼爱主义”下的“爱族”观念,使得他对旧体诗有着一种独有的关爱,并一直坚持在‘文苑’栏目中刊发旧体诗词,一直坚持到《盛京时报》停刊的1944年。”类似诸判断视野开阔,认识深刻,鞭辟入里。据笔者对38年《盛京时报》诗词的整理统计,这些认识符合当时诗词创作发表的实际。

其二,揭开了一个新领域:沦陷时期的东北诗词在作家作品上颇具研究价值。王文称“诗人群体逐渐以伪满政客、官宦、遗老为主体,如云企韩、漆蝶秦永刚、叔龢、黄式叙、鸿雪庐、达僧、袁金铠、尊达三、文麟等人,旧体诗创作也成为他们迎来送往的消遣之物。……柳亚子的《心丹遗画》题张大千为心丹女士所画遗像:“一去芳魂未可追,拈毫吮墨想丰裁。江山此日同摇落,忍见婵娟绝业来。”(1937年2月2日)再有于右任的《题画〈柳岸钩月图〉》、叶恭绰的《红树图卷》等等。”篇幅有限,涉及诗人也有限,但所揭示的冰山一角已足够令人鼓舞,《盛京时报》沦陷时期的诗词富矿还有待进一步开采。

当然,王文诸断语亦偶有可推敲处。如“现代旧体诗的发展直至抗战时期才又重新承续起中国诗歌的传统并有所勃兴”“东北地域的旧体诗创作并没有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沉潜或边缘化,东北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接受的时间,要晚于关内其他各地。”如稍加留意,前后两个判断是有矛盾的。以笔者对《盛京时报》等原始资料的搜集和统计,至少对于东北地区新旧文学的创作而言,其消长所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并不是断裂式的,1920年代旧体文学创作并非空档。至于东北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接受也并非滞后的,从20世纪初开始,东北都是中国政治文化、思想文化最敏感最复杂的前沿阵地。综上,王文对沦陷时期的东北诗词的探索值得诗词研究者及东北文化建设者重视。

[1]徐红岚.《盛京时报》述略[J].图书馆学刊,1989(2).

[2]赵剑秋,赵子夫.东北文学原生态信息资源推介———以《盛京时报》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8).

[3]薛勤.20世纪初东北旧体文学研究——以《盛京时报》旧体诗为中心的考察[J].求是学刊,2011(6).

[4]薛勤.1910年代东北的文学生态——以《盛京时报》报载文学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2(6).

[5]薛勤.文类视角下东北现代文学现代性演进[J].求是学刊,2010(1).

[6]刘瑞弘,冯静.传统格律诗在东北现代文学发生期的嬗变——以《盛京时报》为中心[J].江汉论坛,2011(6).

[7]赵旭.晚清《盛京时报》《文苑》栏所刊诗歌刍议[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4).

[8]赵旭.晚清《盛京时报》所刊载小说刍议[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9]赵旭,刘磊.近代沈阳诗坛论略[J].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2015(4).

[10]赵旭,刘磊.近代沈阳诗坛创作特色论略[J].党政干部学刊,2015(2).

[11]赵旭.沈阳古代文学的历史进路[J].社会科学辑刊,2014(6).

[12]王巨川.再疆域时空的文化形态与旧体诗创作特征——以东北沦陷时期《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中心[J].北方论丛,2015(5).

2016-09-04

孙浩宇(1978-),男,副教授,从事诗词与近代报刊文献研究。

I207

A

2095-7602(2017)03-0116-04

猜你喜欢

盛京旧体诗时报
150多名游客“失踪”,韩担心免签被利用
老舍的旧体诗
重返旧体诗世界的鲁迅
论盛京文化——从清前史规划讨论谈起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老飞人
盛京往事
清代盛京刑部四题
潮流时报
基于活动营销的专业报盈利模式之探索——以《平安时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