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金凯3号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初报

2017-03-28刘建龙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3期
关键词:全膜垄沟株距

刘建龙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庄浪 744699)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年均气温8℃,无霜期142d,≥10℃的活动积温1 289℃,年降雨量498mm,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适宜玉米作物生产。为了探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最佳栽培密度,为大田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我们选择金凯3号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设计及实施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三次重复,设6个处理,即处理1:株距38cm,密度3 200株/667m2;处理2:株距33.7cm,密度3 600株/667m2;处理3:株距30cm,密度4 000株/667m2;处理4:株距27.6cm,密度4 400株/667m2;处理5:株距25.3cm,密度4 800株/667m2;处理6:株距23.3cm,密度5 200株/667m2,小区面积25.2m2(3.6m×7m),每小区种植3垄6行,小区区距30cm,重复间距50cm,外设保护行。

试验设在良邑乡何川村,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栽培。结合整地,底施农家肥3 500kg/667m2,尿素10kg/667m2,普钙50kg/667m2,拔节期追施尿素20kg/667m2。整地后划行起垄,2015年11月10日覆膜,小垄宽40cm,高15cm,大垄宽70cm,高10cm。2016年4月18日播种,前茬为玉米茬。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记载

从附表1看出,各处理之间生育期相同,说明密度对玉米生育期影响不大。

2.2 生物性状表现

从表2看出,各处理株高229.3~243 cm,穗位104.8~116.5cm,茎粗2.17~2.87cm,穗长20.3~22.1 cm,秃顶1.8~3.6 cm,双穗率3.3%~6.7%,空秆率均为零,穗行数15.3~16.1行,行粒数31.4~34.2粒,百粒重29.9~43.7g。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减小,穗位增高,茎粗、穗长减小,秃顶增加,百粒重减少。

2.3 产量结果表现

从表3看出,密度4 400株/667m2处理折合产量936.3kg/667m2,位居第一;密度4 000 株/667m2处理折合产量914.2kg/667m2,位居第二;密度 4 800 株/667m2处理折合产量894.6kg/667m2,位居第三,密度3 600 株/667m2处理折合产量875.0kg/667m2,位居第四;密度5 200株/667m2处理折合产量832.0kg/667m2,位居第五;密度 3 200 株/667m2处理折合产量827.1kg/667m2,位居第六。

2.4 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表1 玉米物候期记载表 (单位:日/月、d)

表2 考种表 (单位:cm、粒、个、g、%)

表3 玉米密度试验产量结果

经方差分析(F区组间=0.991<F0.05=4.1)各区组间之间差异达不显著,同时,(F处理间=6.05>F0.01=5.64)个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经多重比较,处理①、②、③、④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

2.5 函数方程建立

以密度(株/667m2)X为自变量,折合产量(kg/667m2)Y为因变量,建立Y=a+bx+cX2二次回归方程:y = -1E-04x2+ 0.8889x -830.94,R2=0.9604,对方程求导得:最高产量种植密度X=4 445株/667m2,株距27.3cm,理论亩产数最大。当密度在3 200~4 445株/667m2时,亩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在4 445~5 200株/667m2时,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3 结论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得出金凯3号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为:窄行距40cm,宽行距70cm,其最佳种植密度4 445株/667m2,平均株距27.3cm。

[1]王向丽.7个玉米品种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的耐密性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6):46-48.

猜你喜欢

全膜垄沟株距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春油菜青杂5号不同覆盖模式温度、水分效应研究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青海省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高梁不同地膜覆盖增产效果对比试验初报
液态地膜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皱 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