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年人游憩行为的城市公园适老化设计研究

2017-03-28孙嘉蔚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行为特征城市公园西安

孙嘉蔚

【摘要】:本文以西安市作调研对象,选取了兴庆宫公园典型城市公园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老年人在城市公园活动空间中的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适合老年人的城市公园适老化设计建议,以期为科学开展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公园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园; 老年人 ;行为特征; 西安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于20世紀末步入老年化国家之列,且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西安市老年人口规模大,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逐年快速增长,预计在 2040 年 60 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将达到 30%。 公园绿地又是老年人利用频率最高、活动时间最长、依赖程度最大、感受最深的户外公共空间,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场所。

1、兴庆宫公园老年人游憩行为实态研究与分析

1.1 兴庆宫公园简介

兴庆宫公园位于西安市城东咸宁西路北,修建基址是原唐兴庆宫遗址。是座市级综合型城市遗址性生态公园。全园绿地面积约 28 万㎡,绿化覆盖率 86%。整个公园西北高而东南低。 在西安市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的休闲生活的重要场所。

1.2 兴庆宫公园注记调研概况

经过全天的针对老年人的行为注记式调研2016年11月30日8:00——21:00。根据兴庆宫全园各种老年人的典型活动和场地的关系特点,选取了15个典型的老年人行为观测点。

从兴庆宫老年人活动概况及特点,对活动分为静态与动态活动。静态活动:聊天、晒太阳、辩论、演奏乐器、下棋、打牌、大合唱等。动态活动:踢毽子、打太极、放风筝、广场舞、健身、保健操、散步、写毛笔字等。

根据场地老年人活动人次多,活动时间长和活动集中的典型特点,笔者对兴庆宫公园选取的15个典型的场地进行全园的实态记录。(如图1)

1.3典型选点活动情况总结

兴庆宫公园内从全天的时间段对比老年人活动人群数量上来看,上午时段老年人来园人数明显高于下午时段,上午在8:30——11:30,活动大多持续2—3小时,活动内容以广场舞,保健操,大合唱,晒太阳,闲坐为主。下午活动平均时段在14:00——16:30。人数聚集较多,活动内容以闲坐,散步,新疆舞,辩论为主。全天对活动场地有所要求的活动有:大合唱、保健操、广场舞。(

2、基于老年人游憩行为特征及问题总结

2.1 相关适老设施不完备

从兴庆宫公园老年人游憩行为注记实态调研记录中可以看出,园内老年人聚集类活动偏多此类活动需要场地大,老年人前来聚集难免会带有少量的物品。现场调研发现老年人没有存放物品的地方,其次就是场地内缺乏方便停留休息的座2.2 园内动静分区不够明确,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干扰

功能空间划分是否合理是衡量公园优劣的首要条件,老年人本身的性格偏好差异决定了选择游憩活动类型的不同。在西安兴庆宫公园冬季老年人行为注记调研中发现,动静活动分区仍会有相互交叉造成影响活动或空间利用不够完善的现象,如广场舞区域有穿行人群等现象。

2.3 活动聚集区缺乏相应的标识设施和文化符号

西安兴庆公园内老年人活动种类众多,老年人来此进行游憩的频率,时间和活动内容都相对稳定。老年人的选择的游憩活动的差异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地的文化内涵,如西安本地中老年偏爱的唱秦腔。但是在行为观察过程中发现,聚集类活动大多有组织,和详尽的活动安排,但场地内却缺乏与活动相应建议通知标识设施和文化符号,给老年人通知和组织造成一定的不便。

3、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公园活动空间适老化设计建议

增加游憩设施,便利老年人游憩活动。公园内需要在聚集活动类场所中设置供老年人存放物品的设施,如建议的挂钩和设置一些易于人们停留坐憩的座椅,方便活动者或围观者休息停留。2、园内空间划分动静分区,完善空间功能。园内可根据现状活动特点,进行园区游线和分区的适度调整,以达到兼顾各类活动方式优化空间功能的作用。3、根据活动不同,完善各场所文化符号和通知栏设施。在进行公园适老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活动内容结合场地设计相应的文化符号,和简易的活动通知栏方便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也方便自发的活动群体更加有秩序的把进行老年活动。

猜你喜欢

行为特征城市公园西安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校企合作中企业培训的行为特征探析
西安国际幸福城
西安国旅推出“台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