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有感

2017-03-28姜雁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山水书法

[摘要]:在浩如烟海各派传统山水画各家,历来学画被浩瀚传统淹没者不记少数。而为何陆俨少一生倾心传统能有大成?这应与陆俨少独有的识见有关。陆俨少一生纵情山水,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并不单单执着于画画,他对自身的修养和整体素质提高也很是看重,并用实际行动畅游在祖国的河山之中,晚年时再游黄山体力不支雇骄前行感慨祖国大好山河却不能再任其自由驰骋。

[关键词]:陆俨少 ;山水 ;书法

陆曾在其1939年的山水画中题曰:“文待诏此种笔墨取法至高,至其合处直逼唐人,虽宋元不屑为也。偶效其意,遂及之。”作画反对水墨杂出和浓抹丽涂的则是文徵明,其尚古求静气的艺术主张,来自赵孟頫。而赵孟頫画山水求韵致萧散,其书取法来自二王,也看重院派的高手,喜画鞍马人物,这都与陆俨少早年的艺术旨趣相投合。

也正由于受取法乎上的影响,二十七岁的陆俨少曾专程赶赴南京,仔细观摹一大批难得一见的故宫藏画。大家总以为那次他是去看画,但其实他看的是笔墨,古画论中曾提到“先究格法,次辩清浊”,即先研究章法规律,再看笔墨好坏。看陆俨少早年的作品,笔者很快就会明白这点。以陆俨少早年的笔墨功力还不能达到未炉火纯青的境界,但他在短时间内看的烂熟因而大感获益的,得益于对山水的章法规律和境界的进一步探究。他对于大家气局的苦苦探究,使他深得山水造境之法,这给他以后的山水气韵带来了整体气格上的助力。正是早年他陆俨少在宏观空间对于山水的整体把握上,站在一个超越凡俗的高度。使得陆俨少日后画山水精于布势和运势,对咫尺万里的意念空间的处置和感悟尤深,显然离不开他早年在读画研究上所下的功夫。

中国画点画之间的气息韵味,应与画家的天性及后天的修炼息息相关。陆俨少早期下笔委婉,其一生作画都极有韵味,尤对本性柔曲的云水钟情不已,这都出自他天生的秉性。清人沈宗骞在其《芥舟学画编》中论及用笔之柔德有云:“摇曳天风,具翔凤盘龙之势。……恍惚无常,似惊蛇之人春草; 翩翻有态,俨舞燕之掠平地。扬天外之游丝,未足方其逸;舞窗间之飞絮,不得比其轻。方拟去而忽来,乍欲行而若止;既蠕蠕而欲动,且冉冉以将飞。此能尽笔之柔德者也。”若以这些话来评价陆俨少早年的用笔,尤其是他画的行云流水,正可谓丝丝入扣。

中国画的笔墨是画家笔性气质的呈现,也是微妙能量在其笔端的灵性显示。陆俨少早年不仅写《兰亭》,也写过魏碑。还练过一种以己意为之的横画阔而竖笔细,似隶而非隶的书体,其意在追求用笔古拙。因为婉约之致的吴湖帆用笔与陆俨少相近,以至陆俨少后来用笔便有意向刚直发展,尤其体现在他的树石构成上。而陆俨少对于李唐、陈洪绶和范宽欣赏,加之对于杜甫沉郁诗风的痴迷,亦然使其笔性以后由柔向刚、由飘逸向沉着的转换。

陆俨少在山水形制结构方面汲取传统的丰富资源,他对于董其昌提出南北二宗并不抱偏见。早年陆俨少颇喜院体画家郭熙、李唐和唐寅,而其画风之取向,不免令人想起畫史上唐寅师承李唐,却将文人用笔的幽微气韵,植入院体画的宏大格体,亦即巧妙地取用李唐山水之格,却以自家灵秀的长线勾皴出之,遂使北格与南韵合为一体。这对于早年的陆俨少或许不无启示。陆俨少典型的风格品牌是“陆家云水”的形成与其早年乘木筏下峡江的行踪和其天生的秉性固然有关,而李唐以线条来表现水势激荡的院派画家,为其传统渊源之所在。当然,陆俨少笔下那柔美而略带遒劲的细线条,就好像敏感神经末梢似的逼显出灵气,构成了陆俨少早期山水画特有的风韵,这已含有灵秀儒雅的文人风味而非为院体格调了。

三十一岁时陆俨少曾在其画《清江静籁图》上题曰:“拟项易庵笔,觉石谷、麓台诸公犹多习气。”这表明陆俨少早年对明代项圣谟的用笔有所欣赏,相比之下他认为清代四王中的王晕和王原祁用笔仍有习气之嫌。陆俨少又题《余松冈听泉图》曰:“蓬心老年笔奇肆苍率,但不免犷气,若济之以石田,劲练萧疏殆无几乎。”这显示了陆俨少对清代王宸笔墨过于率性的批评。而在另一幅《拟倪迂沈周法》上陆俨少则又题曰:“ 丑曰白石翁学倪元镇,其师赵同鲁在旁辄日:又过矣,又过矣。余此帧乃合两家意为之,恐不免过矣之诮也。”陆俨少对沈周学倪瓒被批为太过深以为慎,他并不强求一下改变自己下笔委婉的天性,但他对于笔性劲健的沈周仍相当关注,曾合倪瓒和沈周两家笔意拟作山水。以上这些拟古山水皆可见于《全集》本卷,由此亦可知陆俨少早年师古辨析之精微。但是,他却并不偏师。

对于章法结构宏观变化规律的探求陆俨少在早年可谓是贪得无厌,在笔墨操运上他关注的则是幽微的气息变异,使所作山水在早期产生了宏观与微观的对比反差。陆俨少早年画风的魅人之处在于气局大而韵致幽。在陆俨少早年山水画中,微妙的体现出《中庸》释儒家哲学有云:“致广大而尽精微,极一同明而道中庸。”。陆俨少他一生钟情的诗文修养使得其在早年便师承传统,这是画外的一大助力。陆俨少对于杜诗的嗜好,为他摆脱传统的束缚,驰骋内心于想像,拓展了广阔的艺术天地。 一九五O年陆俨少画成八段《杜陵秋兴诗意图卷》,这是杜诗意境和川峡实景启示在其内心交互作用的结晶,其画风缜密娟秀,有一种灵动抒情的图案化表现意味。 一九六二年陆俨少为纪念杜甫诞辰而作《杜甫诗意图百开册》,这又是杜诗意境和他到雁荡、皖南写生及当时与西画接触的风气交互作用的结果,其笔墨变化既有自我情性寄托,也体现了自出机杼的笔墨组合及构图意境。这应是陆俨少前期山水画创作的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弘大而壮阔的气格,幽微而清纯的韵致,灵动而变幻的意境,闪烁着陆俨少早年卓异的艺术才华。

预知世事之理,需事必躬亲而后可知其究竟。一位成功的画家,其作品要生动和自然以外,也要学文修养好,才能精、深、广、博,境界才能高。陆俨少的作品,画本身就很生动,有气势,字和画很配,也很统一。从画中的题词内容来看,他的学文修养都很好,这点足以考起许多现代画家学习。

[参考文献]:

1.《陆俨少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 陆俨少原著 舒士俊选编

2.《陆俨少自述》刘金恒

3.《陆俨少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刘珂真

4.《陆俨少“师造化”浅谈》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 周梅

5.《浅论传统山水画的书写情趣与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李春

作者简介:姜雁(1991.7-至今),性别女,籍贯山西省,职称学生,学历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

猜你喜欢

山水书法
空蒙山水间
不负山水,脱贫风景独好
《山水间》
山水朋友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
少年书法优秀作品选登
周鹏生的山水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