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余的东西

2017-03-28周天嘉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悲剧性枷锁小虫

周天嘉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柳宗元笔下的蝜蝂小虫,因“善负”而“好负”,最终被肩上的重担于不知不觉中压垮埋葬,短暂一生悲剧性地覆灭。只这短短几十字,读来令人触目惊心,陷入沉思。

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发达时代,饥荒和野兽早已不再成為人类的威胁和恐惧,电磁光纤超越了时空的距离,人类似乎进入了“为所欲为”的时代,可人类的幸福感似乎并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提升,因为纵使科技日益发展,知识日积月累,但我们始终没有克服心灵上的负担。十八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是枷锁。”今天更是如此。文明进步增加了人类“善负”的能力,同时也使人类“好负”的欲望越发膨胀。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所谓人生不过是在沿途将看到的皆背上、负上,甚至以此为傲,却并没意识到,这些不过尽是些多余的东西,终究会葬送自己的年华和自由。人生的意义,对商人来说,只剩下了光灿灿的金币;对政客来说,只是触手可及的权力地位;对学生来说,只是代表着荣誉的成绩和文凭。

匍匐在欲望之下的人生,其实与蝜蝂无甚区别。而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就在于能清醒地觉悟到人性的悲剧性并降伏其心,放下包袱,脱离蝜蝂那样的命运。放下多余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脱离现实,高蹈远隐,做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僧人。为一种崇高的追求而心甘情愿地努力和付出,本身并没有错,沉湎于尘俗之中贪得无厌,才是值得鄙弃的。

孔子为了心中的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崇高追求;明朝的万户坐火箭飞天,冲向注定无法企及的苍穹,是一个渺小的个体挑战自然的崇高追求;圣地亚哥老人独面大海,以漂泊而孤独的航行与大鱼抗争,坦然面对命运的捉弄黯然隐去,是一个普通渔夫最硬性的追求。相较之下,盈利亏损、升迁降职、功名利禄、进退得失,不免显得微贱、渺小、庸俗而冗余。

老子说:“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我们所“为”的应当是令我们永远热泪盈眶的理想,而不是时代发展所衍生出的附加品。科学、艺术、文化是我们得以为人的骄傲,而那些令我们眼花缭乱、令商人政客爱不释手的种种诱惑,对我们的灵魂不过是些多余的东西,要么如过眼云烟只是旅程中一段亮丽的风景,要么如千斤枷锁将我们压得步履蹒跚。是像蝜蝂一样迫不及待、不知满足地负上更多无用的东西,还是做一个真正的人,带着理想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在当今时代我们都需要更慎重地面对这个抉择。

学校:上海复旦附中

导师:张慧腾

猜你喜欢

悲剧性枷锁小虫
小虫找出口
侏罗纪的“王中王”或许是这些小虫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命运的枷锁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枷锁 ——阿伦德(荷兰)▲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
床底下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