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之我见

2017-03-28牛卫国樊庆滨刘兆勇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范措施

牛卫国+樊庆滨+刘兆勇

【摘 要】:近年来,我国林业病虫害频发,这给林业经济带来的损失异常大的损失,甚至比森林火灾还要更多。在林业管理和规划工作中,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林业部门工作中的重点。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会严重影响当地的植被类型,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拟就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作一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原因;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造林面积的增大、林木产品流通量日益增加诸多因素的影响,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大,不断增加,扩散、成灾的可能性尤为突出。为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我们必须时刻注意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1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每年森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危害极为严重,每年发生面积800万公顷左右,损失木材生长量1700万M2,造成经济损失约50亿元。

1.1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危险性森林病虫害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

成巨大威脅。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目前已扩散到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山东5个省的多个县(区),面积达6万多公顷。

1.2 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呈上升趋势。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目前已达600余万公顷,东北地区十几个大中城市相继发生严重的树木烂皮病,致死树木达15万余株。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南方一些省区的马尾松毛虫危害面积达130多万公顷。西北五省区森林鼠害发生面积达26万公顷。美国白蛾在天津、河北蔓延迅速。若除治不力,今后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还将大幅度增加,形势将更为严峻。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除了有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作用外,还发挥着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森林面临着三种危害,也就是病虫害、火灾以及人为的乱砍滥伐。在林业的建设与发展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做到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必须避免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毁坏林木的现象。

2 造成林业病虫害频发的原因

从现代分类学的观点来看,主要林木病原物有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无细胞生物三大类。

在真核生物中,植物界引起林木病害的主要是寄生性种子植物,如兔丝子、桑寄生、斛寄生。动物界引起病害的主要是瘿螨类和线虫类,如毛毡病和松材线虫病。原生动物界主要是寄生在植物根部细胞内部引起根部肿胀,如桤木根肿病。假菌界主要引起苗木猝倒病和木本植物的霜霉病等。菌物界则是木本植物的最主要的病原菌,大到多孔菌和蘑菇,小到肉眼看不见的土壤中的镰刀菌都可引起树木病害;在原核生物中主要是细菌和植原体,比较常见的有树木的根癌病和泡桐丛枝病等;无细胞生物主要包括病毒和类病毒,它们都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物,林木的病毒病害如杨树花叶病毒病等,类病毒病害如柑桔裂皮病等。

2.1人工林面积增加过快。在我国绿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工林面积顺应“潮流”而不断增加,使得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以近40%的幅度增长。但是,由于缺乏造林规划的经验,再加上造林工作监督不到位,造成人工造林无法与自然规律相统一,从而使林分树种的单一化现象越发严重。而单一结构、单一树种的纯林有使得人工林生态的系统十分脆弱,一旦传入有害生物,病虫害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暴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生态园林保护不力。由于人们在开展社会活动时没有周全的考虑,使一些社会活动忽视了对生态园林保护,从而把大量原始园林被纳入到开采和使用的范围,无法杜绝的砍伐天然林的现象加剧了林业的病虫害危机,天然林的生态系统也在其长期超负荷采伐的情况下被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林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不仅破坏了林分原始结构、森林生物多样性,还影响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从而加剧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是病虫害频繁的原因之一。

2.3化学农药使用不科学、不规范。农药作为控制病虫危害的“功臣”,可以说是对付林业病虫灾害的首选。另外,防治手段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无法适应,使得施药机械的落后很难使防治效果达到理想,特别是与林业特点相符合的防治药剂和药械十分缺乏,有些地区还使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再加上制造工艺和技术性能都比较落后,不仅雾化质量差、雾滴大,防治效率低。

除此之外,大部分林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识别病虫灾害的能力较低,有时候没有搞清楚状况就胡乱施药,这种见虫就杀虫、见斑就杀菌的随意用药行为不仅不能“对症下药”,还会耽误最佳防治时期,间接破坏树木原本的免疫能力,给病虫提供了入侵的机会。

3 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建议与对策

3.1抓好监测,提高预警。病虫害测报网建设应不断完善,根据地区内不同的生态类型、不同植被、病虫发生区域差异以及小气候不同的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划分片区的形式建立并完善测报站,在适当的情况下合理增设测报点,使覆盖面能够达到90%以上。测报网的不断拓宽,还可以促进病虫预报工作的网络化,在传递速度上得到提高,从而使得病虫防治的及时性得到保证。

3.2提高应急防治能力。在做好监测预警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地区的应急防治能力。“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病虫害防治所需坚持的,这就以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控制病害系统为基本要求。依据现有的基础,进行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扩大专业防治队伍、充实器械和物资装备,并把开展植保防治提到专业化的深度,尽量减少胡乱用农药的习惯,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农药利用率,还可以使农药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缓解,确保了安全、生态的治理过程。

3.3合理规划封山育林。林业部门应当以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开展科学合理的封山育林工作。封山育林工作,并不是单纯拒绝所有的砍伐行为,而应该把经济林与生态林加以区分,并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开放一部分山林用以发展地方经济,并通过封山育林的形式对开发过度的山林进行保护。因此,应以各类的选育措施到位为前提,兼顾林木生长的需要和的经济条件来进行封山育林措施,从而增强现有的树种抗病基础。

总之,病虫害要以“防治结合”为原则进行安全、环保的治理工作,并通过完善病虫害测报网、提高应急防治能力及合理的封山育林等措施,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仁兴.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J].大观周刊,2011年10期

[2]王国治,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3]牛文元,自然灾害管理系统[J];科学通报;1990年17期

猜你喜欢

林业病虫害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刍议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方法
林业中病虫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分析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