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灵台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对策

2017-03-28王建强董永怀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林地

王建强+++董永怀

【摘要】:根据灵台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发现问题,探索今后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为今后灵台县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质量的提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字】:灵台县;三北防护林;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6657747.htm

1、灵台县自然概况

靈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南与陕西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本省崇信、泾川县毗邻。辖7镇4乡3个办事处,153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 总面积2760平方公里,总人口23.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30人;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干旱、霜冻、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2、灵台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

据调查截止20016年,全县共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185.57万亩,累计人工造林149.6万亩,飞播造林6.11万亩,封山育林29.86万亩公顷。其中三北防护林一、二、三、四期工程建设灵台县净增造林保存面积55.2万亩,保存率为35.7%,一、二、三、四期保存率分别为38%、32.7%、18.4%、53.7%,保存状况不容乐观。现正在建设中的五期工程只完成计划的8.9%,为了有效地提高工程造林质量,促进灵台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根据灵台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探讨对策及策略,为今后工程建设找出更加有效的途径。

3、灵台县三北防护林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长远分析,“三北”工程投资大,要求高,投入和效益相比,相差甚远,后期管护举步 维艰,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政策落实不到位,权属不够清晰 产权问题是保证营造林质量的动力之源。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谁造谁有”,但实际上无论是在国有林地,集体林地还是私人承包林地上造的林,除林业部门重视林地的管护和成活率外,集体承包人都漠不关心,产权不明确已严重影响了造林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2“重造轻管”的现象客观存在。受干旱等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灵台县造林保存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国家造林补助标准较低,重点林业工程往往只安排造林经费,造林后未成林造林地的管护经费不能及时到位,致使“有钱造林,没钱管护”!

3.3林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支撑能力较弱。灵台县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部分成熟适用技术因为资金投入、技术推广人员少等原因不能得到广泛推广,从而造成林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低,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转化率不高。

3.4林业工程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灵台县林业工程管理仍处于较低层次,在工程建设质量监控、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4、“三北”防护林今后应该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4.1加大政策执行的力度,深化林地产权制度政策 政策的落实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国家在近年来出台了许多关于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法规。但从目前看,仍然落实不到位。因此,各级政府应改变思路,从争项目、跑资金的工作重心转移出来,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加大造林质量的监督,努力建立起造林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要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民营林业股份林业及家庭承包等经营方式。鼓励全社会参与到“三北”建设中来,实行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或实行拍卖,允许承包期间有价转让。

4.2调整质量管理方式,实行全程质量管理 客观地讲,我们的林业工程质量管理在整体上仍处于事后检查的初始阶段,缺乏对工程质量的全程跟踪,出现质量问题也就是采取补救措施,不良影响无法根除。因此,我们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调整质量管理方式,真正把工程造林的各道工序、各个环节置于监控之下,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4.3转变传统观念,有选择性地实施人工造林 在“三北”防护林实施期间,人们为了尽快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见到树林,再加上在灵台县开发耗水的农业种植大棚蔬菜、苹果等,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造成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干旱地已造林子严重退化,绝大多数都成了长不大的“小老头树”,年复一年地硬挺着当“摆设”,充其量也就是数字形式上的“存在”。如我县的北部塬区以及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严重的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立地条件差,对于这样的地区,则不宜大面积实施人工造林,尽可能采用封山育林或人工栽植灌木。三北防护林工程在灵台应作为护路林和农田防护林实施。

4.4筹集资金,加大对我县“三北”工程投入力度,尽量落实配套资金 虽然国家对我县“三北”工程投入力度较大,但是相对于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来说还是显得捉襟见肘,而且还要治理南部丘陵沟壑区的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资金的缺口很大。因此,首先要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和省林业厅加大对我县“三北”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其次要吸收民间资本开展股份制林业;第三要做好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工作,在资金相对充裕的年份,尽量予以保证,以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保证造林质量。

4.5丰富造林模式,提高投资效益 我县在“三北”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造林模式和树种。不可一刀切,加大封育在“三北”工程造林中的比重。该封的坚决要封,在品种选择上,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坚决杜绝大规模纯林的营造。同时应提倡发展具有短期经济效益的造林模式,实现长期短期效益的结合,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结合,提高投资效益,调动林农的积极性。

4.6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加大技术的推广力度 要定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工作,加强各项造林标准和技术措施的宣传和贯彻,保证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对于那些已经被工程建设实践证明了的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要求造林第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现场会、典型时要进行学习交流,提高造林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工程走上良性轨道。

4.7加强造林后期的管护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这是林业人员明白的道理,但是“三北”工程中落实起来很难,原因有两:一是认识问题,二是资金问题。因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主要领导,首先要树立林木管理的意识,在造林后5-8年内应采取有效的方式投入足够的管护资金,加强林地的抚育管理,护林防火和封山禁牧工作,真正做到造林一片,成活一片,确实提高“三北”防护林的造林成效。

猜你喜欢

三北防护林林地
Summer Is Coming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刍议“三北”地区莱窖安全管理策略
自家林地充“三北”“村官”骗补想得美
浅谈林地的特性及其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