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项家村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7-03-27王文祥张超

西部资源 2017年1期
关键词:脉岩鄂博哈拉

王文祥 张超

摘 要: 项家村金多金属矿赋存于中元古代岩体中,该类金矿在我区有花岗蚀变岩型金矿之称。对花岗蚀变岩型矿床的研究对在该地区寻找类似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质特征; 花岗蚀变岩型; 金矿; 商都县; 项家村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的都拉哈拉岩组、尖山组、哈拉霍疙特组、比鲁特组四个岩组及少量新近系中新统玄武岩、新近系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第四系更新统、第四系全新统。区内巖浆活动较强,有大量脉岩侵入。断裂构造较发育,地质构造较复杂。

(1)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都拉哈拉组,分布于长青沟以南一带。出露面积约10km2主要岩性为石英岩,总体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出露岩性有灰白色变质石英砂岩、白色石英岩、灰色千枚岩、千枚状板岩等,该套地层在长青沟一带出露厚度1993.85m。该岩组下限不清,上限与本群第二岩组呈整合接触。底部被二叠纪浅肉红色中细粒角闪石英二长岩侵入。与岩体为侵入接触关系。

(2)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分布于长青沟以西一带,出露面积约7km2,总体走向呈近东西向,出露岩性有青灰白色板岩、灰色千枚状板岩、灰黑色石英砂岩、灰色细粒石英砂岩等,该套地层在长青沟一带出露厚度1363.91m。该岩组与上覆、下伏岩组均呈整合接触。

(3)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哈拉霍疙特组,分布于喇嘛板大敖包以西及柳家沟以北一带,出露总面积约60.8km2,总体走向西部近东西向、东部近北西向,出露岩性有黑色结晶灰岩、灰白色石英岩、灰黑色含砾石英岩、灰白色透闪石岩等,该套地层在柳家沟以北一带出露厚度1409.97m。该岩组与上覆岩组为断层接触、与下伏岩组为呈整合接触。

(4)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比鲁特组,分布于黑毛湾、薄家村、头股地,出露总面积约15.7km2,总体走向呈近东西向,出露岩性有青灰色千枚状板岩、灰白色变质石英砂岩、灰色千枚岩、灰黑色硅质板岩等,该套地层在头股地南一带出露厚度2216.50m。该岩组与下伏哈拉霍疙特岩组呈断层接触,上部未见顶,被第三系复盖。

(5)新生界新近系中新统、上新统及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主要分部于山间坡地,山前平原、山间凹地、不整合覆盖于下伏地层之上。

1.2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分布较广,主要为晚古生代中二叠世中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角闪石英二长岩和中细粒花岗岩及少量脉岩。

(1)灰白色中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分布于项家村西,李家村北及五号村南一带,展布方向近南东向,断续延长约8km,宽约2km。出露总面积约24km2。在后坝村一带,呈岩体侵入到白云鄂博群都拉哈拉组、比鲁特组和哈拉霍疙特组中,在岩体内见有比鲁特组和哈拉霍疙特组地层捕虏体,总体走向为东西向。

(2)角闪石英二长岩,分布于区内南部红海子东西两侧及新海子等地,呈岩体产出,展布方向近北西向,断续延长约13km,宽约2km,出露总面积约18.02km2。岩性为角闪石英二长岩,岩体内分布的脉岩有石英脉、花岗岩脉、石英斑岩脉、闪长岩脉等,岩体内见有都拉哈拉组捕虏体。与金矿化关系较密切,矿调中发现的新海子、二道洼金矿点就赋存于该项岩体硅化片理化带和石英脉中。

(3)中细粒花岗岩,仅分布于区内小西洼等地,呈岩体产出,展布方向近北西向,断续延长约5km,宽约1km。出露总面积约3.68km2。

(4)脉岩,区内脉岩种类有石英脉、花岗岩脉、花岗细晶岩脉、闪长岩脉、石英斑岩脉等。与成矿有关的脉岩有闪长岩脉、石英脉、花岗岩脉等。

1.3 构造

区内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台隆中段,乌兰哈达—西乌素深断裂北侧,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近东西向分布,区内构造较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区内有较好的Au、Sn、Bi、Pb、Zn、W、Mo元素异常。

(1)褶皱构造,主要分布于区内东北部白云鄂博群中,发育有吉生沟向斜、董家村背斜、东房子向斜等。

(2)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总体上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西向三组,北西西向构造及脉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的都拉哈拉组、尖山组、哈拉霍疙特组三个岩组。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

(1)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①都拉哈拉组,分布于预查区西部长青沟一带。出露面积约8.83km2,主要岩性为变质砂岩及石英岩,地层走向呈北西—南东向,上限与尖山组呈整合接触,底部被晚二叠世浅肉红色中细粒角闪石英二长岩侵入。

②尖山组,分布于预查区西北地区,出露面积3.44 Km2,地层总体走向呈近东西向,该岩组与上限、下限岩组均呈整合接触。

(2)新生界新近系

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广泛分布于区内沟谷洼地中,出露面积约32.44km2,厚度大于50m,岩层产状近水平。下部为红色或杂色粘土质砂砾岩夹有红色粘土;上部岩性为红色粘土,夹有砂砾层;地表出露全为上部层位,沟谷中到处可见自然剖面。下部层位仅在钻孔中见到。

(3)第四系

①更新统,主要分布于沟谷洼地中。岩性为冲积、洪积砂砾石层,呈黄色,松散状,砾石成分为脉石英、石英岩、花岗岩、砂岩、燧石等,砂粒大小0.25mm~0.5mm,砾石大小0.5cm~2cm,呈次磨圆及次棱角状,分选不好。

②全新统,由湖积层及河流冲洪积层组成,不整合于新近系红色粘土之上。湖积层分布于马油坊村南一带地势低洼处,为黑色、灰色含砂质淤泥及含盐碱细砂土。冲洪积层:分布于河谷中,由碎石及砂砾层组成。

2.2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分布较广,主要为中二叠世角闪石英二长岩、中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及少量脉岩。

(1)中细粒角闪石英二长岩,主要分布于土金梁畜牧厂南部,出露面积约0.075km2,巖体呈一不规则状岩体产出。总体呈东西方向展布。该侵入岩最明显的特点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大部分岩石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明显。

(2)中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李家村、项家村一带,呈岩体产出,出露总面积约12.30km2。呈岩体侵入到白云鄂博群都拉哈拉组和哈拉霍疙特组地层中,与都拉哈拉组和哈拉霍疙特组为侵入接触关系,总体走向为南东向。该岩体内地层捕虏体较多,并有较多的脉岩侵入,原生流动构造发育。表明岩体剥蚀程度较浅。由于岩体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围岩蚀变主要为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绿帘石化、其次为绢云母化。

(3)脉岩,预查区脉岩种类有石英脉、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花岗细晶岩脉、花岗伟晶岩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石英斑岩脉等。产出方向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与成矿有关的脉岩有闪长岩脉、石英脉、花岗岩脉等。特别是岩体中的破碎蚀变带,经后期热液活动形成的硅化蚀变带中金矿化较好。

2.3 构造

矿区内分部两条断层,第一条位于长青沟测区北西约600m,走向近南北向,长约800m,断层性质不明,断层破碎带宽5m~10m,破碎带褐铁矿化较强,破碎带两侧分布的地层不同,断层两侧岩性均为哈拉霍疙特组的深灰色结晶灰岩、灰白色石英岩、灰黑色含砾石英岩、灰白色透闪石岩等。第二条位于李家村测区三甲地村北东约1.2km,走向近东西向延伸600m以上,断层性质不明,断层破碎带宽1m~2m,破碎带两侧分布的地层相同,为哈拉霍疙特组,岩性有深灰色结晶灰岩、青灰色石英岩、灰色变质砂岩、灰白色透闪石岩等;断层内岩石破碎,可见断层角砾及断层泥。

2.4 矿体地质

矿区在项家村测区共圈定8条矿体,其中Ⅰ-1、Ⅰ-2、Ⅰ-3号矿体在HSP1号矿化带中,Ⅱ号矿体在HSP3号矿化带中,Ⅲ号矿体在HSP5号矿化带中,Ⅳ、Ⅴ矿体在ZK401及ZK402钻孔中见到,规模都不大。

3. 矿床找矿标志

(1)含黄铁矿花岗岩脉、石英脉,金矿化与脉岩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即矿体常常产于脉岩的顶底板内接触带。

(2)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是本区重要的矿化标志。由褐铁矿化在地表形成的褐黄色条带,常常是矿化带和矿体的氧化露头。

(3)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碳酸岩化蚀变花岗岩,是本区的含金岩石。

猜你喜欢

脉岩鄂博哈拉
胶莱盆地东北缘龙口金矿脉岩与金成矿作用浅析
灵山沟金矿床中基性脉岩对矿体赋存空间影响研究在探矿中的应用
脉岩在蓬莱东南区金矿探矿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福建政和大药坑金矿床脉岩锆石U-Pb测年及金成矿年龄
是谁对书不敬
鄂靖文:“跑龙套”的姑娘终于熬成了女主角
鄂靖文:不放弃的“跑龙套”姑娘,逆袭成为“新喜剧之王”
当代裕固族鄂博祭祀的复兴与变迁
——以肃南县明花乡“小海子”鄂博为例
哈拉和卓384号墓葬出土棉布袋的修复
鄂博联校制旅游专业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