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丝路黄金段定西对外贸易融入格局

2017-03-27崔敏

物流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定西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

崔敏

摘 要:甘肃省“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战略不仅对甘肃省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段内各市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定西促进与沿线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扩大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文章立足实际,在对定西对外贸易增长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定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对外贸易发展的典型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策略;定西;甘肃

Abstract: Gansu province“silk road economic with”gold paragraph construction strategy not only on province opening has important of guide meaning, and great to promoted has paragraph within the city state economic social of development, also for Dingxi promote and along area between of exchange cooperation, and expanded foreign trade provides has new of history opportuniti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ctual, mad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end of external trade growth in Dingxi, Dingxi comprehensively into the silk road economy of golden section typical opportunities for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ilk road economy; trade; strategy; Dingxi; Gansu

定西,古丝绸之路重镇、西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旱码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资源优势明显,开放程度较高,发展基础良好,发展潜力较大。近年,定西依靠进出口,尤其是出口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比较明显。

1 定西对外贸易增长趋势分析

从总体情况看,2015年前11个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33.97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销售产值120.86亿元,同比增长0.7%,产销率为90.2%。其中141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75亿元,增长9.2%,比全省平均增速6.9%高2.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

从对外贸易看,截至2014年底,全市对外进出口总额达4 472万美元,比2010年净增3 104万美元,增长了2.27倍,年均增长34.46%,对外进出口总体呈现出口越来越大,进口越来越小的上升态势。

从招商引资看,2010~2014年,省外境外投资项目由253项增加到420项,4年增加167项;2015年1~8月,全市续建、新建承接省外产业转移项目66项,项目总投资204.8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有41个,占项目总数的63.08%,总投资190.83亿元。5亿元以上的项目11个。

从到位资金看,2010~2014年,全市項目到位资金由62.56亿元增长到417.07亿元,4年净增354.51亿元,增长了6.67倍;2015年1~8月,全市当年累计引进项目到位额22.29亿元,自项目建设以来累计引进资金到位额85.1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17.12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76.81%。5亿元以上的项目当年累计到位资金5.54亿元。全市项目引进及资金到位逐年增长趋势明显。

从资产投资看,2015年1~8月,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3.25亿元,同比上升9.1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3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4.13%。其中3~8月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8.31%、-23.83%、-11.33%、7.12%、5.64%、9.1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

表1显示,2013年,定西实现进出口额3 457万美元,其中出口1 138万美元,同比增长72.76%。定西利用外资拉动经济迅速增长,如果把旅游收入等计算在内,对外经济发展成果突出,这是全市实施既要“东张”又要“西望”战略,利用多种方式把产业、产品向所有条件适宜地方开放和转移流动的结果,反映出定西对外开放基础牢固。虽然如此,如果将定西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环境中进行比较分析,则全市外贸发展状况和开放型经济整体发展还比较滞后,经济外向度低是制约定西经济持续增长的一块“短板”。

由此可见,定西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利用外资是必然的,需要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角度入手,将定西对外贸易融入丝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为定西对外开放和合作贸易创造便利条件。

2 丝路黄金段建设给定西外贸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著名战略学家哈摩尔提出,善于发现新的外部空间,而不是如何在既定的产业边界内给自己定位。定西“承东启西、座中四联”的战略位置,为定西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建设基础设施、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开发,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丝路沿线地区的合作交流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定西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1 政策扶持机遇

宏观层面,国家加大扶持力度的相关政策,如关于加快马铃薯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西部大开发后十年规划、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为定西发展提供了宏观扶持政策机遇。

中观层面,甘肃省制定的关于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甘肃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2020年)》的实施办法、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等为定西循环经济、特色优势产业、旱作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

微观层面,定西市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定西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关于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壮大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战略部署措施使全市经济发展形成了薯、药、畜三大支柱,为定西建成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国贸工农一体化、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全国重要的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全省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铝冶炼精深加工基地和甘肃中部重要物流区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强大动力。

由此可见,定西正处于各项政策机遇的叠加期,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契机,加快推进定西对外贸易发展,鼓励区内优势企业走出去,把区外优势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引进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领域,以外资带动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使定西成为丝路沿线地区“引进来”战略的窗口,进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2.2 农业发展机遇

首先,农业电商的发展。互联网进入农村加快了大批特色农产品外销和大批日用商品内销的速度,可以说工业品下行基层和农产品上行城市助推了农村开放型经济的大发展,催生了价值不扉的大市场。其次,规模农业的发展。为解决粮食问题,国家出台《关于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經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等政策,并进一步从财政补贴方面(2015年粮农补贴2 200亿)大力扶持适度规模农业、种粮大户等,把规模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给定西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再次,休闲、生态农业的发展。随着城市的承载力越来越饱和与农村休闲旅游资源市场的不饱和,更多城市居民的农村休闲旅游、农村休闲消费等将给定西旅游资源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休闲、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农业掘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商机。

2.3 市场需求机遇

市场需求给定西发展带来的机遇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铃薯产业。首先,马铃薯加工食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像油炸薯片,速冻薯条等休闲食品倍受人们青睐。其次,马铃薯淀粉因颗粒大,类脂化合物及蛋白含量低,抗切割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到食品工业中去。再次,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的战略,开启了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的新时代。马铃薯主食化和薯制品行业的发展,将定西融入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发展大潮,进一步带动定西马铃薯的消费需求,使定西马铃薯精深加工实现华丽转身。二是中医药产业。随着健康趋势的爆发,在各项医疗政策和规划下,人们追求健康、追求保健意识的增强,推动定西中医药市场的再前进和再增长,并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 将定西对外贸易融入丝路黄金段建设

当前,定西经济发展已站在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开放开发的新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必须统筹开放开发,完善外贸体制机制,构建外贸新格局,将定西外贸融入丝路黄金段建设。

3.1 创新对外贸易新机制

定西的传统农业和工业因为贫困无力大规模投资而成本较高。目前,我国经济在整体上已进入转型换挡期,在这一背景下,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为外商投资创造稳定、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为定西经济社会发展引入新的资本、人才、技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变得尤为迫切。因此,定西要在做好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有重点分层次地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建筑建材、科技文化、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领域全方位推进开放,促进对外贸易高水平发展。

3.2 建立对外贸易新体系

一是设立“外贸口岸”,规划申报将陇西铁路中转站设立为全市的对外开放口岸,促进贸易与“引进来”、“走出去”互动发展。二是设立“商务驻办处”,规划协调在丝路沿线地区建立。三是建设“贸易平台”,在丝路沿线经济发展核心城市规划建设“定西特色优势产品展示馆”,为全市企业及其产品搭建展示展销平台,提高平台在外贸中的比重。四是办好节会,着力把“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草食畜牧业发展大会”等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和贸易的重要载体,不断提升层次和水平。五是建设“外贸基地”,依托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区和开发区,推动综合性、专业性基地和企业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基地在外贸中的比重。

3.3 拓宽对外贸易新通道

借助2015年初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一是实现全市范围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畅通,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发展不足的问题。二是积极谋划开辟航线,开行与丝路沿线地区的货运班列,拓宽对外开放新通道。三是借鉴全省“天马号”中欧班列、“兰州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嘉峪关号”酒钢钢材中亚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经验,申请开通定西通往丝路沿线地区的铁路货运班列。

3.4 营造招商引资新环境

过去,定西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设立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产业园等引进了大量的市外资金、企业、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也付出了较高的成本,如税收减免损失、土地占用、环境污染,等等。因此,规范行政服务行为,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园区企业尤其是外商企业提供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要素的有力保障,持续打造和优化发展硬软环境,吸引区外工商资本、外地资本投资定西,做强定西一般贸易,提升定西加工贸易,发展定西其他贸易。

3.5 创造对外开放新机会

制定新的行动方案,积极主动参与与丝路沿线地区的投资合作,在创造共同发展机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定西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以此鼓励支持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消费模式新变化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合作空间,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共同发展。

3.6 培育对外贸易新载体

积极引导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进入进出口行业,壮大外贸进出口企业,并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通过商标注册、质量认证等培育自主出口品牌产品。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以马铃薯、中药材、建筑建材、畜牧产品、小杂粮等为主的重点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1] 徐敏. 全力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段”[J]. 新西部,2014(5):23-24.

[2] 程云洁.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J]. 经济纵横,2014(6):92-96.

[3] 柴娟娟.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甘肃省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19):13.

[4] 黄炜.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条件下的甘肃省对外贸易环境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5(17):498.

[5] 白永秀,王颂吉.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目标、重点任务与支持体系[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

猜你喜欢

定西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景泰县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品比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