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要当好实体经济的“贴心小棉袄”

2017-03-27陆岷峰孙圣雪

金融经济 2017年3期
关键词:普惠实体金融

陆岷峰+孙圣雪

互联网金融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活水之源,实体经济又为互联网金融提供肥沃土壤,两者犹如鱼与水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状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在新常态下,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新金融的大力驱动。随着“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纵深融合创新,互联网金融已然成为了新常态下支持实体小微金融、消费金融、产业金融等普惠领域的“贴心小棉袄”。以互联网金融业态之一的P2P网贷行业为例,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达到了2448家,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34290.93亿元,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约为1375萬人和876万人。据相关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有望突破8亿人,渗透率超过75%;网贷平台交易规模将超过10万亿;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到4万亿元。

互联网金融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其行业正能量还有待深度挖掘和进一步释放。为更好的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要想做个称职的“贴心小棉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乖巧,让监管部门省心。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概念一经问世,整个市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在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市场环境之下,近年来不少假冒伪劣的民间借贷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等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干着违法违规的勾当,给社会稳定、金融稳定、居民财富、市场环境等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和负面影响。去年政府相关部门启动的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将行业的歪风邪气好好打压一把,让那些假冒伪劣、动机不纯、初心不正的平台统统淘汰出局。与此同时,相关监管部门陆续出台多部监管办法和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正式进入监管时代。在监管时代,互联网金融平台需要严守法律底线和政策红线,迎合监管,拥抱监管,合规合法是平台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

普惠,让长尾客户舒心。发展普惠金融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未来五至十年经济转型的国家发展战略。而互联网金融的初心是作为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在传统金融未能有效覆盖和涉足的领域进行纵深延展,与普惠金融理念深度耦合。如以信息中介为市场定位的网络借贷,在资产端为广大小微企业及消费者及时提供及时的融资撮合服务,缓解实体企业融资难的桎梏,践行的是普惠金融;在资金端为广大长尾老百姓的民间闲散资金提供新型投资渠道,实现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践行的也是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从过去的“权贵化”向未来的“平民化”趋势进行转变,让全社会微观经济主体都能以合适的价格获取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

创新,让市场充满信心。传统金融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领域的确立了汗马功劳,为实体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资源,促进了国民经济近30年保持高速增长。然而,传统金融在服务对象、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等方面相对固化,缺乏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因子。互联网金融则依托于创新的基因,借助于互联网五大思维,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驱动下,通过金融理念、金融模式、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科技等方面创新发展,开始不断分食传统金融的存、贷、汇业务,让效率更高,让成本更低,让服务更优,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促进了传统金融的改革创新。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实体经济的投资规模、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尽管来说,现今的互联网金融无论从规模、质态、效益等多个维度还不足以与传统金融相较,但是它提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促进了利率市场化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金融市场的创新意识,支持了实体普惠领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一极,正在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力量之一,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作用。

自强,让平台回归初心。随着行业进入规范发展期,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的竞争将日渐显著,平台要想保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自强不息,逐渐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上来。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在风险管理上自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而金融的核心在于对风险的管理。互联网金融依然面临风险的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涉众性、传染性,平台自身需要通过技术的智能支撑创新风控手段、优化风控流程、提升风控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在用户体验上自强。互联网金融具有极强的互联网属性,互联网属性中最核心的思维就是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互联网金融平台只有在金融服务、产品设计上实现按需定制,体现用户的差异化、个性化、便捷化的需求特征,不断增强用户黏性,才能在实体经济各大领域施展拳脚,放大其在实体领域的能量。

互联网金融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活水之源,实体经济又为互联网金融提供肥沃土壤,两者犹如鱼与水的关系。互联网金融只有当好实体经济的“贴心小棉袄”,互联网金融才能如鱼得水般更好更快地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普惠实体金融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