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曼:抬头看月亮的生活,就是诗意

2017-03-27张露萌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诗意大会诗词

张露萌

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身为点评嘉宾的蒙曼又火了一把。她第一次出名是2007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主讲《武则天》。蒙曼讲的武则天和一般对武则天的看法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她认为,武则天和唐高宗一直相互信任,为共同的利益行动;又比如蒙曼认为当武则天想要冲破传统文化为女性所设定的生活空间时,就必须要做出很多现代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残忍的事。由于这些与众不同的观点,蒙曼遭到了质疑,也收获了众多拥趸,易中天就十分推崇蒙曼。此后,她五次登上《百家讲坛》,并在这两年成为“成语大会”、“诗词大会”、“谜语大会”的点评嘉宾。就如同十年前《百家讲坛》掀起的“国学热”一样,《中国诗词大会》也掀起了一股全民读诗的热潮,对于“诗词大会”的火爆,蒙曼认为中国人一直诗心未泯、诗性未死,只是被生活隐藏了起来,“诗词大会”只是重燃了人们的诗心。而伴随着重新燃起的诗心 ,十年间,蒙曼也完成了从一名大学老师到著名文化学者的优雅转身。

曾经有这么个段子:人还是要多读书,不然以后见到夕阳西下的美景,你除了一句“快看,好美!”就只能词穷,只有文化人才会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之后,老段子被传出了新味道。从此看见花叢中的白马,不再只想到“白龙马,蹄儿朝西”,还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跟着《中国诗词大会》一同“火”的,除了主持人董卿和才女冠军武亦姝,还有台下坐着的点评嘉宾蒙曼。有媒体曾问蒙曼,《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对她的角色设定是什么,她回答说自己之所以喜欢这个节目,就是因为对嘉宾并无圈定,蒙曼就是蒙曼。在录制节目之前,点评嘉宾会收到当天的题库,但因为题目中七八成都是我们上学时课本上的诗词,所以嘉宾无需过多准备。于是,大家便看到了嘉宾们信手拈来的点评,有时带着个人的喜恶,甚至由于不同理解而产生的观点碰撞。蒙曼说,“诗词大会”不是考知识,而是打情怀牌,它胜在两点:题目亲民,嘉宾自由。蒙曼的血液里流淌着文人情怀,她喜欢自由,多多益善。

蒙曼第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是在2003年,那时她刚刚从长安大剧院走出来,记者让她谈谈对传统戏曲重新展演的看法。等她表述完自己的想法,记者又拿出一张纸条递给她,说这是规定的采访任务,请蒙曼老师照读一下。蒙曼拒绝了,因为那不是她真实情感的表达。

如今因《百家讲坛》和《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的蒙曼,时常要接受采访,她总是爽快答应,并且把记者请到家里来。蒙曼的家里没有书房,她说家就该是个放松的地方。家中的客厅和阳台上有两个书架,其中不止有史书和诗集,还能发现《哈利·波特》的书脊。书架太大,每掠过几个格子,都会找到一两个贴着玻璃向外看的毛绒玩具,几乎凑齐了十二生肖。

在洒满阳光的客厅,蒙曼穿着舒服的中式服装,脚踩拖鞋,坐在沙发上与记者畅快淋漓地对谈,语速比电视上还要快。讲到会心处,她扶着眼镜放肆地笑。蒙曼随手拉过来离她最近的一只红色毛绒猴子,摆弄着它的尾巴,就这样随意地聊开了。

“中国文化是一桶牛奶,将它打成酥油,最上面的部分就是诗”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没有那么多游戏和游乐场,对蒙曼来说,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在她六七岁的时候,读到了地质出版社的一套《唐诗故事》,一共四册,作者王曙是个地质工程师。翻开灰绿和黄色的封面,里面的故事一下子把蒙曼吸引住了。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小女孩自然没体会过新嫁娘的心思,却能从故事中读到唐代妇女出嫁的习俗——为什么要先让小姑子尝尝自己做的菜。颇有生活情趣又读来朗朗上口的这首《新嫁娘词》,为蒙曼开启了诗的世界。诗中有美的意象,美的故事,还蕴含着天然的节奏感,这足以让一个小孩子着迷。那时蒙曼不知从哪里看到李白号青莲居士,跑去说给父亲听,父亲掩饰不住地高兴:“你知道的不少啊!”就这样在父母的诱导和赞美中,读诗成了蒙曼童年的乐事。

由于父母都是老师,工作都比较忙,蒙曼5岁就被送去读小学一年级。那时她年龄太小,父亲常常要在教室门口观察监督,但只要父亲一离开,她就闹着要回家。从小学到中学,蒙曼始终没断了逃课的念头,也跟她如今的学生一样讨厌考试,想方设法装病逃避。初一时,学校有一段时间搞基建,每天下午放假半天,等学校基建结束了,她仍然不去上课,这样居然蒙混过关了好久。父母竟也没有觉察。每天,他们和蒙曼一起从家里出发,走一段路,然后在一个岔路口分开,这时蒙曼再趁机偷偷折回家里。逃课自然是不可取的,但蒙曼也不是出去玩,而是回到家里看书。蒙曼家里有一个装着很多书的大箱子,父母为了防范大她4岁的哥哥偷看课外书,把箱子上了锁,还在上面压了好多东西。瘦瘦小小的蒙曼找来锤子,硬是把书箱的锁砸开了。

后来,学历史,教唐史,蒙曼沿着父辈的足迹踏上了三尺讲台。所谓“诗必盛唐”,研究诗歌既是工作也是兴趣,她乐在其中。“诗是中国语言和情感的提纯。”蒙曼打了个比方,中国文化是一桶牛奶,将它打成酥油,最上面醍醐的部分就是诗。“诗是炼出来的,语言是,境界是,情感还是。”

我们过去讲“诗教”,因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诗,是经过一代代人精心选择的,其中很少有权谋术,几乎全是美的东西,会自然而然地让心灵受到洗礼,变得温柔敦厚。“诗是诱导剂,你心里有什么,就能读出什么。它会让人更敏感,把你心中模糊的东西激发出来。”

“诗词能让你的眼睛耳朵都更善于发现美的存在”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今年的“诗词大会”决赛上,涌现出了众多“才女”,台下的点评嘉宾是三男一女,而台上的选手则是“万红丛中一点绿”。蒙曼说,其实年轻女孩子的心灵其实跟诗的气质是高度吻合的:“诗本来就是该讲情怀的,抒情诗是诗中主流,而少女的心是最敏感的,对善和美的渴望也是最强烈的。”蒙曼很高兴看到台上跟台下相反的性别比例,“这说明女学提升了,也证明了诗这种形式跟年轻女性天真纯洁心灵的天然吻合。”

蒙曼并不是第一次坐上传统文化节目的点评席,除了两季《中国诗词大会》外,她还是《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的点评嘉宾。从2016年开始,《见字如面》节目热度的攀升,便给综艺节目注入了一股清流,也让观众看到了有别于娱乐节目的文化之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迅速火热,在蒙曼看来是情理之中的,“人不仅仅是追求耳目的享受,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追求的。诗词能给人提供的正是这种心灵的滋养。”

对此,蒙曼的解读是:“缺什么补什么。”比如现在出门就是雾霾,人们就开始羡慕古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日子。“现在一看,‘上青天了吗?没有,上‘灰天了。”蒙曼笑道。所以面对诗的时候,人们如同洗了眼,脑补的是其实已经看不到的画面。再比如,大家会觉得跟人打交道很累,所谓“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人们渴望的是诗中真诚的友情——“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物质生活过于丰富的今天,娱乐节目仅能满足感官刺激,却无法填充精神生活。“这些诗词就是把我们缺失的东西补进来,去让你的心灵更丰盈,让你的情感更升华,甚至能让你的眼睛耳朵都更善于发现美的存在。诗给人提供的就是现代社会中很难得的一种精神上的美感,所以今年,诗词就借着《中国诗词大会》这样一个恰当的形式点亮了。”

“对春花秋月的感情区别于电冰箱就是诗意”

好诗之人往往有一颗赤子之心,在蒙曼看來,所谓诗意,就是能感受到美。许多人说,在家里泡个茶、养个花就是诗意,蒙曼认为,诗意不止于此:于自己而言,对春花秋月的感情区别于电冰箱就是诗意,看见新一批的孩子入学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好好教这些年轻人也是诗意,因为我们的未来都掌握在他们手里。她说,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最有诗意的是修车师傅王海军,当这位65岁的老人吟出“云游青山看夕阳,斜阳田间酿麦香。翠柳莺飞山鸡唱,烫壶老酒醉他乡”时,谁能想象这首诗的作者就是面前只有小学文化的白发翁呢?3年写了一千多首诗,每天写在小黑板上两首,挂在自行车摊的旁边,只要有人帮他改一个字,他就给人买一瓶啤酒。“这比‘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更有诗意,因为他是真诚地、不含任何功利色彩地热爱,这就是最贴合诗的,赤子之心。”

“有些东西形式主义到了矫情的程度,那不是诗意。”蒙曼经常听人讲“茶要这样喝,那样喝”,她嗤之以鼻:“茶道是日本人仪式主义的东西。”中国的茶道重精神而轻形式,真正喝茶的时候没那么复杂,是很放松的状态。“人能放松下来才是诗意。”蒙曼觉得,如果因为仪式感特别强而使自己每天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反倒没有诗意了。

不知蒙曼的父母在给她取名字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女儿日后会崇尚自由的慢生活。闲暇的时光,蒙曼最爱的就是躺着看闲书,开卷有益,无所不读。阳台上的跑步机是前房主留下的,她从来没用过。她不喜欢跑步,也不擅长任何技能型运动。犹记得小学的时候,体育老师用了整整一堂课也没教会她跳绳,后来老师自己放弃了——至今她仍未学会如何让跳绳准确地落在脚下同时能双脚越过,更惊诧于人们能将此动作连贯重复上百次。大学的军训,耳尖的蒙曼听到班主任问教官要不要把她拉出来单训,她至今仍感激教官体谅女孩子脸皮薄,任由她在队列里格格不入。蒙曼喜欢爬山,因为无需任何技能。一般的运动总要有对手,但爬山不需要,可结伴而行,也可独自享受,“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自在。

蒙曼因电视节目而走进寻常百姓家,在她自己家里却没有电视。她不知道热播的《大唐荣耀》,也不认识多少明星鲜肉。她喜欢听戏,去看现场,尤其钟爱昆曲:“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牡丹亭·惊梦》)戏里有中国传统的美,一招一式,是属于旧时代的风味,语言美,声音美,行头美。戏里有属于老百姓的爱憎分明的道德——红脸就是红脸,白脸就是白脸,和属于知识分子的文人情趣,“民间的美跟文人式的美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舞台上,在我看来非常有意思,有一种很单纯的快乐”。就如文章开头介绍的那样,蒙曼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看戏,当时的演员水平跟现在相比差很远,头上的冠会掉下来,手里耍的枪飞出去也是常事。近些年愿意买票看戏的观众越来越多,主创们也更加认真地排戏、演戏,演员的基本功自然也提升不少。“在现场,你甚至能感觉到中国新时代的戏曲发展史。”

“我当然非常欣赏诸葛亮后期的忧国忧民、死而后已,但是从个人情趣上来说,我真的认为做个‘卧龙岗散淡的人,多好。”在诸葛亮没有出山的时候,自己搞搞社会研究,分析一下天下大事,回去跟少妻说一说,跟朋友聊一聊,这是让蒙曼偏爱的生活。

蒙曼一直很喜欢的两句诗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她说向往生活在沐浴着清辉的世界里,每个人看见月亮都可以寄托自己的想法,而且无法赠人、不可言说,也不必跟其他人共享。“就希望天上永远有这样一轮明月,地上永远有看月亮的人。如果世界能够和平到大家都可以去赏月,生活富足到不必总低头捡钱而是抬头看看月亮,而且人若有看月亮的精神说明他有好心情,这就够了。这样的生活就是诗意的生活。”

Q=《北京青年》周刊A=蒙曼

Q:《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这样的文化节目,热度超过了娱乐节目,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A:别轻视老百姓。我们过去提供那些“没有营养”的节目,其实是轻视老百姓,认为他们只能追求感官刺激,其实老百姓的追求是很多的。

Q:“诗词大会”上涌现出了一众才女,冠军武亦姝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我们知道您的一项研究领域就是中国古代女性史,那么有没有对您影响比较大的女性人物呢?

A:人们都问我古往今来的女文学家中最喜欢的是哪个,我一直说最喜欢的是秋瑾。喜欢秋瑾,源于她的境界之大。其他人往往是追随着时代,感受着时代,而她在试图改变那个时代,去开创一个新时代。秋瑾字竞雄啊!她的身上有豪雄之气,侠气。

其次是李易安。李易安半生与丈夫搜集古籍,她最快乐的也是这段时期。“赌书消得泼茶香”不也是小两口甜蜜生活的记载吗?他们总是指着一屋子的书打赌哪部哪篇讲的是什么,李易安总是比丈夫记得更快更精准,所以在赌茶喝的时候永远是自己独享,一高兴还把茶泼了一身。到了后期,她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不让金兵入侵破坏掉,做了巨大的努力,最后也因为无力回天而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这背后是有情怀在的。李易安倾吐出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说明女性与社会是不脱节的,永远是跟大时代联系在一起的。

Q:如今流行复古,我们偶尔也会看见各种场合穿着汉服的青年男女,您觉得这会成为潮流吗?

A:汉服只能成为礼服的承载体,不可能成为常服,原因很简单,穿着不方便。我们要师古,但是师古不是为了复古,更不能逆古,这个度就是学习那些能够让我们在今天生活得更好,甚至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也能感到更好的东西,而不是盲目地恢复那些仪式性或者仅仅适用于过去的东西。

中国文化里有两种,一种是代表过去、只能适应那个年代的,另一种是能够代表未来的人性的通则。前者比如父系家长制——“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现在你拿这句话去教育孩子,一半的小孩都会过来抽你。但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今天看是对的,明天一想“我愿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仍然是愿意的。其实师古就是把古典文化之中能够跟现在衔接,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引未来的东西,拿出来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盲目地复古、逆古。

Q:那您认为古代典籍中,适宜拿出来影响孩子的有什么呢?

A:中国传统学问就四大部:经史子集。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所以我们要看,传统文化中每一部分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对人的心灵有不同的教化——或者说滋润——的作用。我们就需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年龄、文化水平和理解力的东西。比如让蒙童读《三字经》当然可以,那如果给文学硕士读,不是胡闹吗?现在有些非常可笑的指导读本,让幼儿园的小孩读“四书”,我说:“疯了吗?请问哪个幼儿园的老师读过?”有些内容是通则,像 《论语》、《唐诗三百首》都是精选出来的精华,到现在看仍然熠熠生辉。但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完全适用,关键在选。这个社会不要一股脑地讲“人生必读”,谁的人生?你的人生还是我的人生?

Q:现在一些影视作品被很多观众诟病“篡改历史”,您觉得这些偏离历史的作品会对受众产生误导吗?

A:你能要求编剧都是史学家吗?他编的是剧,就该允许其中夸张、想象等等各种各样的成分。关键是,社会要给孩子提供不同的产品。如果给他们提供的全是剧,那当然会被剧引导,如果除此之外还有通俗讲解性的书籍,有更严肃的书籍,有专业研究方面的书籍,分出层次来,就解决了。

换一种角度想,两部剧之间也会“打架”,小孩自然会有这种好奇心,为什么他们说的不一样?那我去看看到底史实是怎样的。其实不同才会引发思考,如果他听到的是同一种声音,那就很可怕了。只要把文化产品的层次分开了,孩子们自然就会自己去选择,去判断,去成长,而不用担心被这个教坏,被那个带坏。

戏就是戏,看个乐子就好,不能当真。如果不允许“戏说”,那《还珠格格》就不存在了,“小燕子”火了这么多年,出去不是还能代表中国形象吗?不用说今天,就是放在古代,我们看那些戏曲,传统的 《红鬃烈马》、《打金枝》跟历史符合吗?这样挑毛病的话,所有的戏曲就要全部下线。

散淡蒙曼的密集身份

大学老师——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硕导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

百家讲坛讲师——

《女皇武则天》,共32集,主要从武则天入宫开始,讲述武则天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太平公主》,共18集,讲述了后武则天时期的政局。

《长恨歌》,共41集,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

《大隋风云》,共58集,讲述了谜一般的大隋王朝。

《唐玄宗与杨贵妃》,共15集,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电视节目嘉宾——

《中国成语大会》点评嘉宾,该节目目前已播出两季,分别于2014年,2015年开始播出。

《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该节目是央视首档全民参與的诗词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现已播出两季,第一季于2016年2月12日起每周五晚20:00播出,总共有10期,每期90分钟。第二季于2017年1月29日播出,共10期。

《中国谜语大会》点评嘉宾,现已播出三季,分别于2014、2015、2016年播出。

畅销书作者——

《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 (合著)、《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蒙曼说唐:武则天》、《蒙曼说唐:乱世红颜》、《蒙曼说唐:长恨歌》、《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等。

猜你喜欢

诗意大会诗词
诗意地栖居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冬日浪漫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被耽搁的诗意
第39届ISO大会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