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污文化”的传播及对策

2017-03-26王钰

采写编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互联网

王钰

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污文化”在低俗文化的土壤中滋长,受到大众流行文化的推崇。“污文化”起源于民俗市井,通过关于两性内容的隐喻和暗示等形式传播,现在成功地借助互联网公共言论领域培养了一批信仰娱乐至死的“污”合之众,成为一种现实和虚拟两重空间的语言常态和嵌入式互动路径。本文着重研究“污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互联网传播特征,分析传播各方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对策。

关键词:“污文化”;低俗文化;互联网;民俗文化

一、“污文化”在互联网的传播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①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媒低俗化的现象也愈加凸显,低俗文化泛滥于网络媒介,庸俗、浅薄、猎奇、涉性等内容霸屏网络。低俗文化是指那些具有较多消极、没落、陈腐文化元素的艺术样式及作品。②近年来,“污文化”在低俗文化的土壤中滋长,受到大众流行文化的推崇。“污文化”指的是涉及两性内容的语言及文化艺术作品反映的一种文化现象,诸如包括性器官、性活动、性经验、性感受的隐喻和暗示。“污文化”和色情文化不同,它并非显而易见、明目张胆的淫秽色情信息传播,而是看似合情合理、却暗含弦外之音并引发人们遐想的关于两性的暗示。“污文化”在审美趣味上,以迎合低级趣味,满足性心理代偿需求为主;在传播表现形式上,以社交信息、网络荤段子、网络流行语、网络表情包及动图、互联网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网络流行歌曲等网络信息产品进行传播。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53.7%的受访者偶尔使用“污”的词语或语言,9.6%的受访者经常使用;47.8%的受访者觉得身边“污”的人挺多;84.9%的受訪者觉得“污”文化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③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互联网“污文化”传播迅猛,尤其在年轻网民群体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正在重塑中国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一文化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亟待受到重视。

二、“污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将媒介的概念外延泛化,提出“媒介即讯息”的思想。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④这促使研究者不仅重视媒介传播的内容,更重视媒介技术对人深层心理的影响以及媒介赖以运转的文化母体。其后,对后现代工业社会有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继承了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在其著名的《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媒介即隐喻”的思想——“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⑤

从“艳照门”事件的病毒式传播,到互联网舆论领袖薛蛮子嫖娼事件的曝光,到三里屯优衣库事件轰动网络,以及杜蕾斯品牌借此搭顺风车式的成功创意营销;从屌丝、叫兽等低俗网络词汇的泛化使用,到老司机、开车等性暗示语言的大行其道,互联网“污文化”已成为一种现实和虚拟两重空间的语言常态和嵌入式互动路径。那么,究竟“污文化”滥觞于何时,又是如何甚嚣尘上的呢?

(一)中国封建传统性观念的影响。马克思有一段名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⑥人类都受到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人的行为诉求都有其文化背景和文化基础。追溯起源,不难发现中国自古就有“污文化”的传统,表述人类感情冲动的文化作品在诸如绘画、歌舞、文学中均有所体现,如春宫图、“毛古斯”生殖崇拜舞蹈、明朝的《金瓶梅》等。中国的历史朝代中,唐朝属于性开放的时代,从宫廷到民间,人们性禁忌较少,性生活的自由度较大;而宋明理学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成为我国性文化史上一个转折期,此后一段时间里,性禁锢越来越多。因此,“污语言”不是官方的话语体系,“污文化”也不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而是民俗市井文化。

(二)西方性解放思潮等外来文化的冲击。禁欲主义的发祥地在西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有其宗教色彩。而中国的禁欲主义是一种出于意识形态纯洁化意图的禁欲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后,革命叙事的审美文化成为主流文化,革命者推崇并标榜禁欲主义,性文化成为被压抑的对象,性禁忌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伦理观念。这种氛围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反映在当时的服饰上。那是一种无意识的“集体选择”的服饰,因为领袖崇拜而盲目模仿,并且弱化性别差异,形成统一的以政治主义为代表的服饰文化。后来,性解放概念开始于西方社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战后出生的美国年轻一代提出了性解放、性革命的口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思想观念上的一些禁锢加以解除,西方性解放思潮的流入,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也随之得以苏醒解冻。

(三)传媒行业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消费主义的蔓延。从信息制造者的角度分析,“污文化”流行的背后是传媒行业的经济利益驱动使然。传媒文化是商业化的产物,文化产品就是消费品。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分析,大众流行文化必然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文化。传媒文化是基于大众心理学而设计的消费主义文化,它以商业利润为目标,通过迎合大众意志的手段,按照市场规律生产文化产品。互联网的消费主义更是追求无节制的娱乐消遣,并把此当作人生的价值。“污语言”成为一些明星圈粉的手段,“污段子”成为节目吸引受众、增加流量、获得广告收入的法宝,一些媒介抛弃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大打“污文化”的擦边球。

(四)互联网技术的传播实现媒体对个体的赋权。曾经的媒体作为一种稀缺的垄断性资源,统治着信息渠道。以互联网浪潮为代表的第四次传播革命,将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通过自我赋权落到日常生活实处。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前所未有地强化。这种解构国家对传播权力的垄断地位、去中心化和个体赋权,使得主流话语体系解构或失效,使得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民主思想深入人心。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 1.0)时代,今天的网络(Web 2.0)内容不再只是由专业网站或精英社群所生产,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共同创造的结果。互联网进入创客时代,娱乐化成为公共话语空间的主角,“污文化”成为人们不约而同的集体意淫,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接受者为达到商业或娱乐的目的同流合“污”了。

(五)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心理造成重大的冲击。人们开始反思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反思现代工业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意识。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元,崇尚差异。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后现代主义的思潮通过文学、电影等深入人心,对人们的思维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周星驰的电影以独立反叛的姿态、玩世不恭的个体心理对抗崇高,撕掉虚伪的面具,以此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大话西游》奠定了他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的江湖地位,其中也不乏“污文化”的情节。

三、互联网“污文化”的传播特征

(一)快速性。“污文化”以自己多样的亚文化表现形式,搭乘互联网的技术快车,在快速传播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自身的迅速发酵、扩散提供了渠道和可能。

(二)娱乐性。“污文化”旨在联结低级趣味和大众文化,是本能和文明、原始性和社会性的结合。因此,对于曾经将性话题讳莫如深的国人来说,在公开的平台上谈论甚至宣扬“污文化”,会获得性心理的愉悦感以及享受言论自由的喜悦。

(三)互动性。互联网的平台优势,除了海量、迅速、开放外,还有社交互动性。互联网的传播不只是传受二元思维定势,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角色界限模糊甚至消失。

(四)平民化。互联网本着开放的原则,一切人或物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再加上“污文化”本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有着平民化、草根化的特点,因而对于传播者和接受者来说,都没有设置认知的高门槛。

(五)商业化。现代商业社会中,这种亚文化的背后必然是消费主义精神的指引,并且能够在商业化的运作中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污文化”作为娱乐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增加点击、提高流量等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六)宽容性。鉴于“污文化”并非淫秽色情,而是经常用双关语、潜台词、暗示性语言等体现在各种文化艺术产品中,因此公众往往报之以较大的宽容性。

四、针对“污文化”的对策分析

“污文化”这种亚文化的传播符合梅耶荷德定律,即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趋之若鹜,而传统道德文化的捍卫者恨之入骨。那么,我们对“污文化”究竟应该报之以什么态度,采取何种对策呢?

首先,“污文化”并非淫秽色情信息,作为民俗文化的“污文化”尽管有庸俗肤浅和低级趣味的一面,但是也有一定的社会正功能,可以发挥高雅文化和严肃政治难以发挥的社会功能。“食、色,性也。”它是人性自然表露的一面,体现了民俗市井文化和娱乐精神。

其次,作为传播者的网络平台、自媒体人和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者,应该加强自律,强化社会责任感意识,加强把关人制度的落实,要坚持做高品质、高品位、高质量的节目。

再次,在当下中国遭遇社会转型、全球化、媒介化“三重门”的时代,作为媒介使用者的网民应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自觉抵制淫秽色情信息对传统道德的侵蚀腐化,增强面对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等。

最后,“污文化”如果肆无忌惮、不加约束地向低俗化方向发展,将会背离公序良俗,污染舆论环境,荼毒人们的灵魂,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还会滋长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倾向。并且,“劣币驱逐良币”,造成主流文化传播的渠道失灵,影响人们接受弘扬正能量的文化艺术产品。不受限制的“污文化”将会使互联网演变成垃圾场。

五、结论

经历了信息封闭到开放、信息稀缺到过载的过程,网民在空虚无聊的群体心理下,在互联网这个大众狂欢的广场,通过众人围观、鼓掌、唏嘘、起哄的方式使互联网广场文化丰富多元,并且将虚拟空间的社会文化嵌入现实世界生活中,在交织的互动中获得社群的归属感、自我存在感、社交认同感,标榜个性魅力,获得心理愉悦。对此,既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也不必大惊小怪,文化的问题必须以文化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积极、健康的高雅文化,随着高雅、健康文化的不断扩大,“污文化”的市场自然会不断缩小。

注释:

①《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人民网,http://tc.people.com.cn/n1/2016/0803/c183008-28606650.html。

② 彭麟竣:《以电影分级制度改进影视传播中的低俗文化》,《科海故事博览》,2013年8月总401期。

③《网络上兴起“污”文化 84.9%受访者担心影响青少年》,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812/c40606-28630435.html。

④[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页。

⑤[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艷、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作者简介: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传媒文化、播音与主持艺术、新媒体)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互联网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