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主胡伴奏“迎、送、包、让”的认识

2017-03-25张天林

参花(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扬剧唱腔乐队

◎张天林

对主胡伴奏“迎、送、包、让”的认识

◎张天林

扬剧伴奏早在清曲时期就确立了“迎、送、包、让”的传统伴奏手法,后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实践总结,推出如卢小杰老师指出的“托、带、跟”等理论,但是“迎、送、包、让”的基本原则是永恒的基础。作为戏曲伴奏工作者,必须深刻学习和理解这四个字所凝聚的含义,充分把这四个字的要求结合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演员,提高自己的伴奏技艺。

主胡伴奏 迎、送、包、让 认识

作为戏曲伴奏,“迎、送、包、让”是必须遵行的伴奏基本法则。它是戏曲伴奏的灵魂,它衬托演员,以演员的演唱为中心。下面就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迎”字在伴奏技法上排在第一位,因为它是最先产生的技法,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技法

全曲开始处的迎,有曲牌转换的中间的迎,有曲牌内每一个乐句的迎,每一个阶段结合曲牌,情绪、节奏、力度等,皆有不同。但是,大致可总结为两个字:“稳、准”。稳不是慢,因为不管是快还是慢,作为“迎”,你必须让演员、乐队和观众有强烈和清晰的信号。因为这一信号会直接影响下面的节奏、强弱、情绪等,所以需要演奏者对曲调的情绪、节奏等有详细了解,让观众感觉胸有成竹、气定神闲、不慌不乱。这里是指把握演奏时间上面,如果是大齐奏开头那都好办,但是如出现单独需要你伴奏的时候,这时对时机的把握上就显得重要了,因为你出现得过早可能会打乱演员的演唱节奏和情绪;过晚则会让演唱产生空洞效果,产生节奏偏差,起“迎”的效果。

二、“送”字和“迎”字一前一后、一启一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迎”得好,如果“送”不足,会让人感觉余韵不够

“送”大致有推送和引送这两种方式,例如扬剧曲调《梳妆台》第三句惯腔的伴奏,演员的旋律谱是,我们从第三句一开始就演奏成利用且分节奏往前推进,中间逐步将情绪加强,直至最后当5出来后迅速滑至琴的最下面,然后返回,奏出这其中的节奏和音符的紧密,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层层递进,有一种推着往前走的感觉。过程中不可拖泥带水,层次不清,特别是要干净、有力。要送得清晰,送得果断,送得饱满,要演员唱得要有信心。而演员在每句过门前都会有尾腔产生、气息不足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提前进入保护好送他进入过门,如“数板”上句尾处音符是用引号。主胡这时就应该在6音符上后半拍进入跟上,并带出乐队其他乐器,且如我所理解的引送,既有引,而更多的功能是送,化解演员尾腔的心理负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包”即为包容、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是一种默契,一种心灵的对碰,演员与乐队的融合,乐队各个乐器之间的融合,要让唱腔与伴奏融合起来,但不要束缚唱腔,还要托住演员,让他演唱得自信。在有些唱腔旋律比较平的时候,我们可用一些加花来衬托,加花时注意旋律必须依腔而行,包裹唱腔的基础上与唱腔相得益彰,但切忌喧宾夺主。

四、“让”分为音色上的让和节奏上的让两种

所谓音色上的让,是演员在演唱时有情绪的变化,高亢时和低怨时所产生的音量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演奏时要充分考虑演员的实际音量控制自己的音色,不要把唱腔盖掉,特别是在一些“联弹”“数板”之类的伴奏时,既要听到自己的音量,同又能听到演员和其他乐器发出的音量为最佳,使每一个声音都能让人听见,在节奏上,“让”说得更直白,因演员在演唱时会有腔韵,会产生规律性的气口,有些气口在我们伴奏时就一定得让。如《金派梳妆台》第四句中有232312 333 这第二拍第一个3奏完就有一个气口,这个气口就相当于休止一样,是前面和后面人为制造出一个分句出来,也是情绪堆积所致,如果拖泥带水,演奏就让人听着非常不舒服。

其实,每一种方式都有它产生的必然条件,各种伴奏方式可以互相弥补。扬剧之所以选择自己的方式,也是由历史、地理、语言、习性等因素所造成的,在实际操作中可结合剧目要求,或以一种方式为主,或灵活运用几种方式。但是,从今天伴奏艺术发展而言,伴奏方式实质上是包括在音乐配器范围之内的。因此,以配器角度来看,“满腔满跟”方式显然是有缺陷的。扬剧主胡是音色响亮的乐器,从头至尾与肉做的嗓子争宠,显然是不恰当的,音量大的乐器,要注重在演员演唱间隙穿插运用,一切围绕为演员塑造角色服务。另外,像“腔尾跟随”“间隙托腔”,也不宜仅用一种固定的伴奏方式,可以说伴奏方式变化越多则越好。因为从乐队配器的角度,乐器的调配使用,根据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上各种伴奏方式的界限。因此,虽然现在的扬剧腔调,常常还保持或基本保持着传统运用的伴奏方式。但是,着眼于乐器的调配,可以调动多种传统的伴奏方式,或引入新的伴奏方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更是必须的。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张天林,男,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乐师,研究方向:主胡)

猜你喜欢

扬剧唱腔乐队
花的乐队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梦想乐队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