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长卫电影中的象征隐喻探究

2017-03-25胡杨

参花(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顾长卫立春小人物

◎胡杨

顾长卫电影中的象征隐喻探究

◎胡杨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顾长卫一直属于“风向标”式的人物,他用诗意的镜头语言描述着底层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顾长卫在导演影片时,将象征隐喻功能发挥到极致,让观众感受光影声色世界的语言假说。本文选择顾长卫的经典电影进行分析,力求探寻其电影中的象征隐喻手段的运用,以期对其他电影创作者提供思路。

顾长卫 象征隐喻 电影

纵观电影史,有诸多导演善用象征隐喻手法进行影片的拍摄,顾长卫就经常将一个简单的能指超越自身的含义,而将其赋予更加深刻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些特殊的事或者物作为符号代表,以此来隐喻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或者含义。这些特殊的事或者物往往是带有不确定性的,恰恰要借用这种模糊的意象来替代导演的意图,从而将电影的主题蕴含其中,运用视听语言的手段传递给观众。

一、孔雀

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但是在顾长卫的镜头下,孔雀这种具有灵性的动物却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电影名虽叫《孔雀》,但作品从始至终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仅仅在电影最后全家人一起去动物园的时候出现,在电影的最后有点题的效果。整部电影采用了叙事的手段,将一家人中三个孩子的命运展现在观众眼前,向我们展示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小人物的命运。电影中的姐姐怀抱着浪漫主义的梦想,想当一名跳伞兵,落选后采用绝食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被家人制止后再也没有了对生活的激情,对任何工作都提不起兴趣。电影中的哥哥小时候得过脑病,因为脑子反应慢,为人又忠厚老实,所以经常被人欺负,后来娶了一个跛脚姑娘。弟弟是家里最聪明却又最让人操心的孩子,本来天资甚高却无奈用错了地方,总是嫌弃哥哥给自己丢面子,甚至不愿意承认和哥哥的关系,将女同学的同学之情误认为是爱情,最后不得已离家出走。电影名叫《孔雀》,但却仅仅在最后全家人去动物园的时候出现过一次。所有人都想看见孔雀开屏,并且使尽浑身解数逗弄孔雀,但孔雀却始终将丑陋的屁股对着观赏者。这仿佛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也许我们拼尽全力去追逐、去努力,但命运展示给我们的依然是不如意,但是美丽的孔雀开屏也许就在那不经意间发生。生活充满了苦难,幸福就像是泥潭中冒出的泡,数量少,还很容易就破了。顾长卫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将孔雀的隐喻含义贯穿影片中,讲述了小人物面对生活时的苦难与希望,表达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二、立春

立春是我国农谚中的二十四节气之首,农历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意味着万物复苏,代表着生机和活力。《立春》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就是立春这个节气,虽然深处寒冷,但温暖就在眼前。故事中的王彩玲就是这样一个企盼“立春”的人物,虽然拥有动听的歌喉,但无奈长相丑陋,因此在歌舞剧院工作的她频频受阻。她渴望受人赏识,能够调到北京工作,一次次去北京寻找机会却又失望而归。立春原本代表着希望,但却与希望背道而驰。电影中的女主人公一直在寻找希望,却次次失望而归,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颇不顺利。顾长卫将世界真实的面貌撕开给观众看,力求让观众同剧中人物一起经历了痛苦和悲伤以后,仍然期望立春的到来,坚信希望的力量。

三、红色

色彩能够最大程度地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受,在电影《最爱》中,导演顾长卫用了大量的红色,比如商琴琴的红袄袄、棺材上盖着的大红绸子、赵得意自杀时的鲜血,都给这部电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红色,一方面代表着热情,一方面象征着生命。商琴琴的红色袄袄在电影开始就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得了“热病”的村民们全体搬到废旧的学校,过起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的生命以秒计算,尤其是赵得意,在受到妻子的歧视后痛苦不堪,但他原本暗淡无光的日子却被这一件红袄袄装扮得色彩斑斓,他重新找回了爱的希望。红色仿佛是商琴琴的化身,她的心中是一团火,渴望爱和被爱,个性叛逆张扬,执著勇敢。当得意和琴琴拿到结婚证后,琴琴穿着红色的套装,戴着红色的发夹,脚踩一双红色高跟鞋与同样一脸幸福的戴着红色领带的得意到处给村民发糖的时候,红色象征着他们心中炽热的情感。导演顾长卫用红色讲述人物的命运,刻画人物的性格。

四、镜子

顾长卫的电影当中经常会出现镜子这个特殊道具,在《最爱》这部电影中,有一段郝艳和赵得意对话的戏份:独自在屋的郝艳正对着镜子孤芳自赏,赵得意突然闯进来。原来正对着镜子自我陶醉的郝艳立马变了一副神情,冷若冰霜;而且镜子里只有郝艳的脸,得意只是一个模糊的存在,暗示了两人夫妻关系已经名存实亡。而琴琴和得意领了结婚证的一场戏中,琴琴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她的身后得意正在甜甜地睡着,琴琴一脸幸福和陶醉,表达了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顾长卫的电影以一些特殊的意象来表现影片的主旨和情感,塑造了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平凡小人物的生命流变,体现了导演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象征意义。

[1]林亚斐.主观镜语下的小人物形象建构——以《立春》《孔雀》《最爱》为例解读顾长卫电影[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

[2]郜亚楠.黑暗中的舞者——解读顾长卫电影及其人物设置[J].电影评介,2012(01).

[3]刘强祖.顾长卫电影中的小人物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宋倩)

胡杨,女,硕士研究生,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助教,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节目创作)

猜你喜欢

顾长卫立春小人物
农事 立春
农事 立春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立春摆饰
顾长卫电影中的悲剧意蕴
立春
顾长卫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顾长卫这样认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