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棚种出18万棵西红柿

2017-03-25孙维福

农民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朝阳水肥西红柿

宏福集团的西红柿温室建在北京市大兴区的庞各庄镇,单栋面积足有5万平方米,合75亩地大小。记者在进口处先穿上防护衣帽、扣紧鞋套、杀菌液净手,依次踩过三个消毒池,再经6000平方米的分拣包装大厅,才能进入温室内部。

纵向304米、横向163米、挑高7.5米,地面满铺反光增光膜、行垄之间铺架双道暖气管、瓦楞形屋顶全透明的巨大温室里,处处暖热扑面;一条内藏电磁感应线、行走无人驾驶车的水泥路两侧,就是刚定植70天,却已经长到2米多高、开始均匀结果的18万棵西红柿。

指着椰糠基质槽上每两棵定植岩棉钵内都插着一支营养水肥滴管的西红柿行架,负责人李朝阳介绍说,这个温室从里到外、硬件软件,全部来自设施农业世界闻名的荷兰。温室运行全部采用智能环境控制技术,实时动态监测生产环境和植物生长信息,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温湿光均由总控计算机分析调配,是名副其实的工厂化智能农业生产车间。

附着在这样一枚西红柿上的科技手段都有哪些?技术人员说主要包括7大系统,分别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系统、温室外屋顶自动清洗系统、双遮阳帘自动调整系统、自动雾化降温系统、循环风扇调节系统,连接这些系统的前端是遍布温室的各种传感器,终端则是计算机总控室。此外,还有无土栽培、雄蜂授粉、黄板驱虫、水肥紫外线消毒等各种物理技术手段,以及行走式升降作业机、无人驾驶电磁轨道车等各种生产机械设备。

“这里的一棵西红柿可以连续产果10个月、产量可达40斤,是传统日光温室产量的6~8倍,管理整个温室最少只需25个劳动力就能完成。”李朝阳介绍说。

猜你喜欢

朝阳水肥西红柿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美是童年朝阳
迎朝阳
西红柿熟了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不许耍赖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尹朝阳:嵩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