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靖宇:翻拍经典的情怀

2017-03-25刘远航刘佳璇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靖宇英雄传明星

刘远航+刘佳璇

IP热潮终究会过去,但经典永远不会

最近,一部没有明星主演的电视剧新版《射雕英雄传》意外收获了不少好评。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的小说。几十年来,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不少于10个版本,仅长篇电视剧就有6版。想要拍出新意,满足观众的期待,难度不小。

新版《射雕英雄传》总监制郭靖宇记得,他从台湾制作人吴敦手中接下这个项目时,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捧了个“烫手的山芋”。

郭靖宇是中国著名编剧、监制、导演,曾执导《刀锋1937》《高纬度战栗》《铁梨花》《打狗棍》等电视剧。这一次,他的选择是大胆起用新人,让杨旭文、李一桐等令人耳目一新的“90后”演员挑大梁,并把更多资金花在制作上。

作为一名“70后”导演,郭靖宇被誉为“传奇剧王”。不过,“这次作为监制,我的一个主要目的其实是带团队,为这个行业‘造血。”郭靖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影视圈浸淫了二十多年,郭靖宇对这个行业的盲点与痛点有着很清醒的观察。面对诱惑和泡沫,他时常逆潮流而动,坚持“太容易的事不干,追风的事也不干”。

他坦言自己的初衷一直是认认真真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在他看来,近年来的IP热潮和对明星的过度推崇等现象,与“讲故事”是相悖的。

寻找故事的“根”

《瞭望东方周刊》:你之前一直都做原创剧,主要拍摄公安剧和传奇剧,这次为什么会选择“跟风”,翻拍经典古装?

郭靖宇:虽然我之前很少拍古装戏,但我之前拍的传奇剧有很多武侠的写法。从内在上讲,两者都是讲中国人的故事,民族性和正能量是相似的,所以这种转变对我来说没有那么难。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决定拍这部戏,是在IP当道、奇幻和仙侠很流行的时候。我问自己,荧幕上一时间出现那么多仙侠,那么多鬼怪,这些故事的根儿在哪儿,播出的意义又在哪儿?我是一个老派的人,拍任何戏都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拍这个。那时候我就觉得,IP热潮终究会过去,但经典永远不会。

金庸武侠是我这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永远等待着新的诠释,每一代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版本。那些家国情怀和侠义精神,对于和平年代里的每一个怀着英雄梦想的普通人来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瞭望东方周刊》:但为什么是《射雕英雄传》呢?这个故事已经被翻拍了很多遍。

郭靖宇: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武侠中最显著的正能量,我觉得涵盖了中国文化的一些精髓,所以可以经久不衰。

《射雕英雄传》是最完整、最侠义、最妙趣横生的武侠江湖浮世绘,人物个个鲜活、灵动。比如“江南七侠”中的柯镇恶,很多人觉得他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我觉得他是少见的大侠。他功夫普通,无法跟黄老邪过上三招,但每次过招必以死相搏。为了心中的侠义,明知不敌,他也从来不会退缩,生死成了次要的事情。就像孟子讲的那样,“虽千万人,吾往矣。”

《射雕英雄传》重新构建了很多年轻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这部作品写感情写得非常美好、朴实。

《瞭望东方周刊》:很多古装戏最后拍成了青春偶像剧,只是换了故事背景和服装。你制作这个剧,如何对“靖蓉恋”和侠义情怀进行平衡?

郭靖宇:整个故事,其实写的是两个忠良之后由于教育背景的差异与心性的不同,走上了迥异的人生道路。虽然名义上郭靖和杨康这些年轻人是主要角色,但是他们的精神气质是由父辈和“江南七侠”这些人的精神气质灌溉而成的。如果没有这些人,那么整个故事的底子就空了。正是在父辈的精神遗产中,郭靖们才找到了历经磨难的勇气。

在讨论剧本的时候,有人提出开篇让黄蓉出现在蒙古阵中,与郭靖相识并相恋,我坚决地拒绝了。故事里后来所有的传奇与侠义必须从普普通通的牛家村开始写起,这才符合整个故事的本义。

《瞭望东方周刊》:2017年将迎来新一波经典翻拍热潮,包括《倚天屠龙记》等电视剧都将重新进入观众视野。但此前很多翻拍剧都引发了吐槽和批评。你怎么看翻拍现象?

郭靖宇:我个人是鼓励原创的,但翻拍本身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这么多经典翻拍扎堆,说明现在的电视剧行业不太有出息,对原创剧本没有信心,认为风险比较大。圈子里不缺编剧,但是能讲好故事的编剧很少,培养一个好编剧更难。很多影视公司有业绩要求,着急上项目,所以很多人选择翻拍经典。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应该这么急躁。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翻拍本身也需要担负很大的风险,很多翻拍剧根本无法找到播出平台。

“内功”修炼好了,就不需要明星“加持”

《瞭望东方周刊》:在“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年代坚持不用大明星,很多人觉得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你这样做有何考虑?

郭靖宇:一些人气较高的年轻演员不知道从哪里学的表演,好像只是拍过一些好看的“照片”。但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版本,而不是粉丝的版本。我们要通过最大限度地还原原著本身,让观众看到这个故事的精神实质。

很多粉丝在得知翻拍的消息之后,整天给我留言,有的粉丝一天给我留100多条。他们推荐霍建华和赵丽颖等明星,公司那边也推荐过有国际范儿的演员,但是明星携带的大量粉丝有可能让这部戏带有太多的个人化色彩。

很多人经常跟我抱怨,说一部戏迟迟无法开拍是因为找不到演员。我就想,演员那么多,不是找不到,而是被市场认可的演员很少。幸运的是我们这个团队是被市场认可的,出品公司也是行业内最大的公司。所以我覺得这是我的机会,应该给行业造“血”,多培养几个好演员,让兄弟姐妹们好“开工”。杨旭文和李一桐这样的年轻演员是有潜力的,但是需要证明自己的平台。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一些明星参演的电视剧,不得不将大部分预算变成明星的片酬,这也导致制作费用和制作水准下降。在你心目中,片酬与制作成本的合理比例是什么样的?

郭靖宇:我是著名的“败家子儿”,这次拍摄《射雕英雄传》耗费了两个亿,但演员的片酬只占了总预算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都花在制作上了。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比例。

我们的主要演员不是大明星,有充足的档期,我们可以去全国各地选最适合的景,这部剧95%都是实景拍摄的。

现在很多人拍古装剧首先不是把剧本研究透,不是寻找最好的场景,而是先去找特效公司,他们认为特效一定可以帮他们省掉很多钱和周转。而许多明星只给你几十天的档期,很多场景不得不在绿幕前拍,最后进行“抠像”,这样出来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另外,大明星的存在也意味着其他演员变成了没有工作保障的“临时工”,目前行业里存在这样的现象,只要大明星说你不行,你就得走人,这是行业的悲哀。

《瞭望东方周刊》:有评论人士说,近年来随着IP的流行,很多明星不看剧本了,只认IP。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郭靖宇:大明星不一定是优秀的演员,有些大明星甚至是假演员。不管剧本而只看IP和片酬的演员,很可能是那种还没有解决温饱的二线演员。一名合格的演员是不会接那些写得不好的剧本的,得考虑这个角色跟自己是否契合,能否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那些优秀的演员不仅会看剧本,还知道如何改剧本。当然,知道怎么改剧本的演员还是少数。

如果剧本经过了无数次的打磨,团队形成了合力,真正的好演员也会主动降薪来参演的。另外,如果“内功”修炼好了,并不一定需要明星“加持”也可以卖座。对明星的过度推崇是行业不成熟的表现。

《瞭望东方周刊》:导演和演员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郭靖宇:演员应该把精力放在表演上。说句实话,能对一部作品的完整性和思想内涵有决定性影响的演员毕竟很少,还是得由导演和编剧来对作品整体层面的精神气质进行把控。事实上,正是靠着黑泽明等导演的匠人精神和对于讲故事的执著,日本电影才一度成为世界电影的一个高峰。

创作如杀猪,肯卖力气才能捆住

《瞭望东方周刊》: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批评了现在影视圈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点击量虚高、作品抄袭和明星崇拜等乱象。这些现象和近年来的资本热潮有关系吗?

郭靖宇:坦白地说,这些现象在资本大量进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比如收视率作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益巨大,风险太小,惩戒力度还不够。开个玩笑,我要是会降龙十八掌,早就把这些人给拍死了,可惜我不会。

我个人是坚决反对买收视率的,也从来没有批准过任何一笔发行费。这就跟女孩整容一样,不真实的并不好。

《瞭望东方周刊》:作为创作者,你的创作心态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吗?

郭靖宇:我还是坚持影视制作者要花笨功夫。我有一个朋友,经常说起他父亲讲过的一句话,“不使把力气,捆不住猪”。杀猪都这样,更何况是做文艺工作。我们这一行,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并不一定需要有特别高深的哲学思想,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每一个特技做好,在宣传的环节上肯投入必要的精力。

《瞭望东方周刊》:在互联网时代,很多新概念不断涌现出来,比如“定制剧”。有人认为互联网的深度介入影响了故事的形态和“讲法”。你同意吗?

郭靖宇:互联网无法改变作品的内核。就好比手艺人做一双纯手工的鞋,无论贴上什么标签,都改变不了鞋本身。重要的是把一针一线做好,把故事的质量抓好,保证表演和美学。话说回来,拍电视剧跟卖产品还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产品思维,它是一种作品,所以我没有想过尝试“定制剧”。

当然,互联网拓展了制作空间和传播空间。多元的传播途径让更多观众不通过电视也能看到我们的作品,也正是因为互联网,我们多了一个收入来源,可以让我们投入更多的制作费。

《瞭望东方周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近日就国产电视剧发展作了主题报告,他提出有些电视剧以“艺术之名”过度挑战大众价值观。对此你怎么理解?如何把握创作的“尺度”?

郭靖宇:一个好的文艺工作者需要有坚守大众文艺底线的责任心,也必须尊重民族和文化心理习惯,比如在公安剧里,你不能用宗教音乐作为杀戮画面的背景。

再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如何刻画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小说其实还不明显,但电视剧和电影作为传播范围非常广的文艺形式,需要考虑对社会和行业的影响。有调查称,青少年犯罪跟犯罪剧有一定关系,因为他们判断力不强,容易模仿。有一次,我把一个武戏导演拍的一个场景拿掉了,因為描绘的是一个反面人物不停地用石头砸一个无辜的老人。

对尺度和比例进行拿捏与控制,是创作者的基本素养。

猜你喜欢

靖宇英雄传明星
审计定价中的博弈效应估算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It Was Nice Getting to Know You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七律·观套马
漫画4幅
吕梁要再续“英雄传”
谁是大明星
27年,追不完一部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