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倭“谍将”戚继光

2017-03-25黄国军

北广人物 2017年4期
关键词:戚继光倭寇情报工作

抗倭“谍将”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嘉靖时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澄边靖海的一代名将,但世人往往只知他战场杀敌很有一套,而对于他对情报工作的重视却所知甚少。他曾振聋发聩地指出:那些不明敌情,而只会打“舍命战”、“糊涂战”的指挥官,很快就会吞下“亡身败家”的苦果……

明嘉靖时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沿海卫所缺兵少将,战船也严重不足数,导致东南沿海海防线漏洞百出。倭人经常来犯,其武器装备种类齐全,且制造精良:近战用的倭刀长逾五尺、削铁如泥;远攻用的竹弓长八尺,矢如燕尾,杀伤力极强;攻城器具包括硬梯、软梯、云车、高台等等,不一而足。此外,还配备了鸟铳、佛郎机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倭人武艺精熟,登岸后往往会烧毁所乘船只,造成背水一战之势。是以,倭寇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而官军则或闻风逃窜,或一战即溃,只敢在倭人劫掠后,返程时,才象征性地出海追一下,以塞责,甚或杀害手无寸铁的良民,并割其首级向上级邀功,导致东南沿海民众备受蹂躏……

倭人倚仗谍报术,犯我东面沿海地区屡得逞

然而,如果把倭人肆行劫掠,令官军闻风丧胆的原因,仅仅归结于其强弓劲矢和“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武士道精神,则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倭人还很擅于做情报工作。

当时,倭人尝以利益勾结王直、徐海、叶麻等活跃在东南沿海的巨奸大盗,利用他们人地两熟和探子众多的优势,向其提供情报。倭人还会以为愿意归附他们的官吏、凶徒、逃犯、失意书生提供安全保证和利益为条件,网罗了大批汉奸,搜集了大量官府内幕、明军布防、调动、装备以及地理水文情报。倭人若要攻城,必定先在城内埋伏大量奸细,担负通风报信和纵火扰乱军心、民心的任务。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倭人趁戚继光短暂回浙之机,举兵攻陷了福建的福宁、政和两城,又派6000人包围了兴化府城(今福建莆田)。不久,倭人探知广东总兵刘显为解兴化之围,已带兵入闽,驻扎在离兴化府城不远的迎仙寨。于是,他们便派了一个通倭的本地人,自称良民向刘显求援,探得刘显兵力不足,需要招募一批士兵才能进军的情报。等到刘显下达招募令时,便有大批通倭的本地人前来应募,混入了刘显的军中。

对此毫不知情的刘显竟将这些人都派到了兴化,协助守城,使城中平空多了许多倭人的内应。月底,刘显又派八名士兵前去府城送信,亦被事先得到消息的倭人在半途杀害。随后,倭人又伪造刘显的文书,派人送进城中,并欺骗守城的官兵说,刘总兵今晚要用兵,要城门守备暂时解严,以迷惑倭人。结果到了后深夜,城内奸细开始大肆纵火,扰乱军心、民心,又杀害了城门上的守兵,然后,大开城门,将城外的倭人放入。坚守了一个多月的兴化重镇就这样在一夕之间陷落。倭人占领兴化府城后,残杀了民众万余人,奸淫掳掠无数,八闽震动。

由此不难看出,倭人的谍报术,使他们在乘隙登陆、避实击虚、里应外合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戚继光针锋相对,大力开展情报工作收奇效

戚继光在抗倭之初就知道,倭人的情报工作无孔不入,就连官府中都有许多他们的心腹和探子,使得官军的行动还未展开,就已经被倭人知悉,是以官军要么发现不了倭人的踪迹,要么就会进入他们的埋伏。

戚继光对此深恶痛绝,决心扭转明军在情报工作方面的劣势,为此,他在练兵的同时,也在周密筹划,要打造一张军民结合情报网,尽收倭人动向于眼底。

戚继光先从“戚家军”中选出一两百人,要他们千方百计混入倭人圈中,打探倭人的行动计划。同时,恩威并用,一方面对帮助捉拿奸细、提供倭情的民众给予赏赐,并招募船夫、乡兵加强对倭情的监控,一方面严禁地方民众通敌,一经发现立即斩首。他还赦免并拉拢了一些倭营中愿意归降的华人,让他们提供倭人情报,或回到倭营中,施行反间计,起到了分化瓦解敌人的作用。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八月,戚继光在福建宁德抗倭时,查出奸民李十板等人是混入军营里的倭人探子,遂以饶李十板等人不死为条件,让他们戴罪立功,引领一队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掉了倭人的多处巢穴。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一月,戚继光又在福建坂尾将倭人探子洪子政拉为己用,派他打回倭营,获取了倭人进兵的时间和路线等情报,提前设伏,一举斩杀了100多倭人。

为提前发现和拦截从海上来袭的倭人,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戚继光还在浙江台州,开办了一个造船厂。除可容纳上百人的大型战船外,还造了不少海上侦察用的小型快船,并把海防各营分成两股,一股驻守港口,一股出海巡哨,身为主帅的他亦曾多次带人出海巡哨。

海上巡逻队如果发现小股敌人,可以自行打击;如果发现大批敌舰,就要迅速与驻港舰队取得联系,从而提前做好战斗准备。

两强相斗智者胜,一代“谍将”耀古今

就这样,戚继光通过军民一体、海陆一体的情报网,获取了大量倭人兵力、武器、进军路线等情报,从而牢牢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往往能出其不意、海陆协同地打击敌人,而且巧行计谋,欺敌误敌。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九月,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来到福建海口,被倭寇祸害得不浅的当地百姓都希望戚家军能早日发兵,扫清倭寇。

戚继光担心有奸细混在百姓当中,便假意说自己的部队远道而来,需要养精蓄锐,暂时没有进兵的打算。倭人得到这份假情报后,放松了警惕,而戚继光则于当天深夜,就派兵偷袭了倭寇在杞店的据点,继而取得了著名的牛田大捷。

牛田战后,有探马来报,有包括牛田残敌在内的4000多倭寇现正盘踞在易守难攻的林墩(今莆田东南的黄石镇)。戚继光想如果大张旗鼓地派部队过去清剿,很容易打草惊蛇,致敌逃窜,于是下令部队偃旗息鼓,绕道兴化府城,准备偷袭林墩之敌。

当部队到达兴化后,有部将建议驻扎在城外,一来不会扰民,二来方便快速出击。戚继光则认为,倭谍众多,扎营城外容易泄露作战意图。于是,下令部队开进城中,又对请求进兵的当地官员说,部队需要休整,并给了他们两天时间备办部队所需补给。而他自己则从从容容地去赴宴了,就连他的左右亲随都认为当晚不可能出兵了。

可是午夜一到,戚继光立刻集合部队,趁着月夜,衔枚而进,直扑林墩。在离倭巢还有几里远时,戚继光见月亮还没有落下去,担心部队会被倭人的探子发现,达不到偷袭效果,于是传令原地休息,等月亮落下后,一声炮响,杀进倭营,是役斩敌900余人,救出被俘民众2000多人,而明军只损失了69个人,这就是著名的林墩大捷。

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十月,大批倭寇多次企图从海路进犯闽浙。但由于戚家军的情报工作做得好,都被我水师拦截于海上,侥幸登陆的倭人,也屡次被戚继光预先布置的兵马击败。如十月初三,13艘倭舟入犯台山,戚部把总朱玑在接到海上巡侦队的示警后,率水师出击,一举斩杀倭人260余名,毁沉倭船2艘;初九,戚继光得到有2000多名倭人登陆福清的情报后,亲率部队埋伏于倭人的必经之路迳桥,待敌过桥时,突然杀出,斩杀倭人近千名。

戚继光不仅能征善战,而且熟通经史,深明兵法,并在戎马倥偬间,写下《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军事著作。他所以能在长期的抗倭战争中,取得骄人的战绩,当与其始终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重视情报工作紧密相关,实堪称一代“谍将”。

据《文史天地》黄国军/文 整理

猜你喜欢

戚继光倭寇情报工作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第十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换届大会在长沙召开
吴大昕:《海商、海盗、倭
——明代嘉靖大倭寇的形象》
巧借潮水灭倭寇
曾希圣与人民军队情报工作
戚继光开发的抗倭神器,让清朝受益二百年
从明朝倭寇的特点看倭寇的历史地位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的情报工作
论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纪念戚继光逝世四百周年
戚继光学术讨论会首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