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老司机在央视“挑战不可能”用集装箱“踢”足球

2017-03-25

北广人物 2017年4期
关键词:操作法球门吊具

宁波老司机在央视“挑战不可能”用集装箱“踢”足球

宁波桥吊“老司机”竺士杰将带来“操作集装箱射足球”的挑战项目。挑战者操作巨型桥吊,用集装箱踢足球,5球内将足球分别踢进距离集装箱25米、30米、35米的三个小网兜。集装箱体积有90立方米,而足球只有0.6立方分米,两者体积相差15万倍,用力过大或用力不足都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且在40米高空的主操作室,竺士杰几乎看不到足球,挑战者须对集装箱的高度、力度、速度做出精准的判断。

荡起数吨重的集装箱,把足球“踢”进三个不同的球门完成帽子戏法,这样不可思议的想法,是央视“挑战不可能”栏目给宁波舟山港出的一道“考题”。

集装箱体积有90立方米,而足球只有0.6立方分米,两者体积相差15万倍,用力过大或用力不足都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更难的是整个赛场还是在40米高空中,整个过程几近盲打。但宁波舟山港的桥吊“老司机”们还是做到了,一粒粒堪比“世界波”的表演,让众人叹为观止,当时操控桥吊的就是竺士杰师傅。

用集装箱“踢”足球还得射进三个不同的球门

宁波舟山港,是全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桥吊是码头上用于进行装卸作业的起重机。用桥吊升起集装箱“踢”足球,挑战者须对集装箱的高度、力度、速度、角度做出精准的判断。

“没想到,我居然做到了!”在码头上,竺士杰给记者回顾了当时比赛的一幕:“挑战当天,我5点半就起床了,到桥吊上做最后的检查。比赛平台由101个集装箱搭建而成,在高为8米的平台边缘,放置一个足球,我要利用桥吊,将重达2.3吨的集装箱荡起,形成钟摆,并将球依次踢入台下三个不同距离的球门。一共有五次射门机会,三球全部命中,才算挑战成功。当天我才发现,球门比之前的练习基础上又改小了一圈,球洞的尺寸仅70厘米×80厘米。”竺师傅坐上高达40米的桥吊台,开始了挑战。

第一次推下操控杆,集装箱晃晃悠悠地从高空落下,因为幅度过猛,集装箱击球力量过大,又有风的影响,球打偏了!

第二次,调整了集装箱“踢”球的角度,可球还是偏了。

第三次开始,竺师傅像是开了挂,稳稳地来了三记世界波,分别“踢”进距离集装箱30米、32.5米、35米的三个小网兜。

“机械手贝克汉姆”的绰号源自18年的精湛技艺

节目播出后,竺师傅成了网红,还让他多了一个绰号——机械手贝克汉姆。网友们都觉得,他操纵的集装箱,整个“踢”球状态,犹如贝克汉姆附体,帅气有力!

如此酷的外号,离不开精湛的技艺。为进一步提高效率,他大胆探索改进桥吊操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稳、准、快”操作方法。2007年,他的操作法被宁波港命名为“桥吊竺士杰操作法”。经测算,“桥吊竺士杰操作法”运用后,因缩短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可为船公司和码头创造4.145万元/艘次(进出作业量为2000自然箱的集装箱船舶)的经济效益。

竺师傅操作桥吊已有18年,2007年仅28岁的竺士杰就从浙江省1000多万名职工的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获得浙江省十大职工技能状元“金锤奖”,也是宁波市唯一获此殊荣的职工。而后,又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最美青工等诸多荣誉。严苛的训练和精密的操作练就了炉火纯青的功夫。几年来,他先后为宁波港培训桥吊司机500余人,他的“操作法”也传到了第四代。

2011年,港吉公司成立了“竺士杰操作法推进研究室”,这是一个会集生产、技术等40多名优秀人才的“创新工场”,在这个团队里,担任“总指挥”的他无疑是“灵魂人物”,他与队员们的“完美合奏”,成为港吉公司生产经营的“新动力源”。研究室成立以来,“旗下”已出品“碳刷智能保护装置”、“设备设施监控中心”等20多个产品。

2013年,港吉公司接卸当时堪称“巨无霸”的“达飞·马可波罗”轮,最上层的集装箱距离码头陆地达到40余米,桥吊吊具基本与集装箱平行,根本无法作业。这个时候,港吉公司出动了“新式武器”——新型空箱吊具,至今还被船公司津津乐道,称其为“在我国乃至世界主要港口开创了先河”,这是竺士杰和他的团队倾注了两年心血的研究成果。提升桥吊起升高度的普遍做法,是将桥吊底座垫高,不说其每台500万元的高额改造费,单1台桥吊1个月的改造期也不是能够轻易“消费”的。除此之外,难道别无他法?这个以“创新”为主旋律的团队善于“另辟蹊径”,“从侧面作业替代由上而下的传统吊装”方案得到了上海“振华港机”专家的认同,“新型空箱吊具”使得桥吊作业高度净增3.7米,这样一来,该公司就能够接卸世界上最大的船舶了。

挑战不可能用集装箱“踢”球

竺师傅说,央视节目组是今年4月找到宁波舟山港的。什么挑战既展示码头桥吊独特的工作原理,又体现节目挑战生命极致的精髓?最后双方协议,用集装箱“踢”球。

整个训练仅有2个月,在竺师傅的笔记本上,记录了训练的内容:一开始,由于码头生产情况,只能推动桥吊模拟击球的操作练习。7月6日,第一次击球训练,码头风速3-4级左右,球根本摆不住。每次摆好,还没来得及击打,球就被风吹落了。

最热的7月,同事在修理车间待了一天,找材料、制作道具,还要测试稳定性。接着就开始尝试在鞍梁上击球。高尔夫球、实心球、排球、壁球、垒球到足球,不管什么球,落点都很难掌握,而且击球的点极不稳定,吊具吊着集装箱,风和预摆动期间钢丝绳的受力不同,吊具就会不规则的旋转起来。练习中,经常能看到球落海。

为了增加击球稳定性,竺师傅和他的小伙伴对击球板的材质进行了调整,在原有的铁板上钉上橡胶皮,希望增加弹性;此外,他们还利用每次训练的视频,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击球不够远,根据科学分析后,将击球板调整到45度角;原来的球托是铁管,铁管的沿口会在击球的瞬间对球产生阻力,现在将足球的球托采用橡胶条,并进行三角定位。

一次次的训练修正,终于有了效果,击打到足球的瞬间,球会45度角飞,在空中形成了漂亮的弧线,球的落点超过了30米,这一变化让在场的人员都欢欣鼓舞,并最终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据央视《挑战不可能》栏目整理

猜你喜欢

操作法球门吊具
一种“留渣操作法”对提钒钒渣品质的影响
八绳防摇系统钢丝绳与吊具的连接方式研究
呵呵
一种新型集装箱起重吊具设计
学无止境,好无尽法——华柴公司邀请兵器特色操作法获奖者来厂交流
大截面扇形缆芯成缆尾端超预扭操作法
抛丸机吊具的通用性设计以及抛丸器的布置
认识足球(二)
推出一批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 洛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渐显成效
弹球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