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个体经验:班队活动的逻辑起点*

2017-03-24骆殿兵

江苏教育 2017年34期
关键词:班队起点逻辑

骆殿兵

学生个体经验:班队活动的逻辑起点*

骆殿兵

班队活动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独特作用。随着班队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必要从课程的视角来思考班队活动建构的逻辑起点。准确理解为什么学生个体经验是班队活动建构的逻辑起点,并基于这一逻辑起点,把握其核心理念,才能建构起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班队活动体系。

学生;个体经验;班队活动;逻辑起点

一直以来,班队活动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独特作用。但纵观当下许多学校开展的班队活动,表面看来是轰轰烈烈、热火朝天,认真观察却发现因为缺乏理性的思考与设计,班队活动的建构往往显得盲目、混乱,从而直接影响了班队活动的生命力。所以,随着班队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必要从课程的视角来思考班队活动建构的逻辑起点。

一、何谓班队活动建构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作为哲学与逻辑学的研究范畴,是“必须用什么做科学的开端”的问题,或者说“逻辑起点就是这门学科产生的源头”。那么,究竟什么是班队活动建构的逻辑起点呢?笔者以为,班队活动建构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班队活动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最基本的“起始范畴”,或核心概念,或关键要素,是班队活动体系建构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由此推导、建构起整个班队活动体系。所以,班队活动作为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其建构的逻辑起点理应是学生个体经验。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具有个人意义的认知经验和体验。学生个体经验不仅是班队活动的宝贵资源,而且能够作用于班队活动。班队活动的开展不是为活动而活动的,是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去建构的,从规划、选择、实施到评价与反馈构成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其内容的展开应该包含着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将学生的个体经验作为学习起点,以具体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表达、分享个体经验,进而促进个体的反思,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经验的激荡、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主动去调整与扩展个体经验。同时,活动的触角还要不断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只有基于学生经验、回归学生现实生活、观照学生自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方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和动力,引领学生学会选择和追求幸福,展现自身的生命特性,从而更好地体现班队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二、建构班队活动的三个层面

校本课程建设框架下的班队活动其实是一种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有特定主题的德育活动。按照课程改革的理念,学生应该是课程学习的参与者、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听声筒。班队活动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素质养成、情感熏陶、愉悦身心的场所,也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舞台。而当下,我们的班队活动更多的是按教师意愿,自上而下,根据介入需要或检查需要而开展的,学生个体经验的价值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否定,导致学生的生命成长迷失在“水草充沛的牧场之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主观呈现,也不能再是教师的主观呈现,因此必须回归到它的本真上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站在课程的角度重新建构自己的班队活动体系,介入学生的生活视阈,唤醒学生个体经验,形成“经验场”,“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行走在“现实基础”和“成长需要”之间,实现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领域的统一。

以学生个体经验为逻辑起点的班队活动建构契合当下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学生个体经验是有价值的,它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学生个体经验的持续改造是教育的目的。因而,以学生个体经验为逻辑起点的班队活动能够全面而深刻地体现新课改的这一核心理念,其教育价值与功能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

以学生个体经验作为逻辑起点符合班队活动建构的根本价值取向。建构班队活动具有多元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层面:一是在班队活动建构中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姿态。这是开展班队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二是在班队活动建构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在班队活动建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这是班队活动建构的重要价值维度。三是在班队活动建构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这是班队活动建构中的衍生价值。基于校本课程的视角,将班队活动建构的价值确定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的发展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在教育实践中,但凡为了片面追求学校价值,而越过班队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则扭曲了班队活动建构的基本精神,从而导致班队活动实践陷入迷茫、迷失和混乱的状态。

三、清晰界定班队活动构建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对以学生个体经验为逻辑起点的班队活动建构,必须事先清晰地界定、认识它的理念。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关注具体的“每一个”。班队活动的建构必须以人为本,要紧紧围绕“人”而展开,其起点与终点都应该指向“人”,即每一个学生。班队活动的开展,不在于追求活动本身的尽善尽美,而在于如何使活动成为所有学生最喜爱和最乐于从事的事情。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曾说:“我心里放着的是一个一个学生,而不是所有人面目模糊的全班。”因此,班队活动的开展要从学生的个体经验出发,通过“低起点切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能参与”,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参与”。

其次,“基于学生”要求班队活动成为真正属于学生的课程。班队活动建构的基点和出发点必须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等客观实际。只有如此,班队活动才能成为真正属于学生的课程,指引学生朝着那明亮的地方去。基于学生个体经验的班队活动要以已有班队活动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为切入口,从学生出发,让学生站在班队活动的最中央,参与设计、选择主题、组织实施、自主评价。班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独特的个体经验,通过思想碰撞和智慧分享,激活成长因子,促使学生知行一体,在体验和实践中深化认知、迁移能力、内化素质,进而明辨是非善恶,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成长的无限可能。

再次,“以学生为主体”要赋予学生相应的主体权利。学生不仅是班队活动的“消费者”,更是创造者和受益者,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让学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作为班级活动的主人,对班队活动的目标、内容与价值,有权参与决策、有权进行诘问和发表意见等等。教师更多的是彰显、尊重学生个体经验,积极鼓励、支持、帮助学生自我面对成长问题,推动学生在自主参与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样,因为尊重、关注、满足,学生获得了充足的体验、感悟与思考,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活动的过程充满着生命成长的气息。这样,学生个体经验得以充分介入班队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的构建下,学生自然获得了道德成长。

G420

A

1005-6009(2017)34-0024-02

骆殿兵,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中学(江苏淮安,223100)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思想品德特级教师。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普教重点资助课题“思想品德课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编号:B-a/2013/02/078)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班队起点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我的“新”起点
新年的起点
班队课与微课程亲密“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