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大学(学校)在老龄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2017-03-24高忠洲郭正平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老龄养老老年人

□ 高忠洲 郭正平

老年大学(学校)在老龄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 高忠洲 郭正平

老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在老龄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老年工作思想教育的阵地,是培养老龄工作骨干的基地,是老龄工作文明建设的殿堂,是老年文化养老的载体,是老龄工作展示风采的平台。《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让老年大学(学校)的发展迈上新台阶,老年大学(学校)对老龄工作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老年大学 老龄工作 作用研究

老年大学(学校)在老龄工作中将起什么作用?笔者通过多年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的实践,认为起码在以下五个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一、老年大学(学校)是老龄工作思想教育的阵地

老龄工作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而老年大学(学校)就是老龄工作思想教育的阵地。

老年大学(学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办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各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活动之中,努力满足广大老年人关心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需求,使他们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是老同志最起码的政治思想素质。办好老年大学(学校),就是牢固占领了老年工作的政治思想教育阵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由于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老年人的思想阵地并非完全是一方净土。部分老同志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在思想建设上也“退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各种腐朽、颓废的思想和价值观就会侵入他们的头脑。老年大学(学校)抓好政治思想教育这一环节,就能使老年学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大为提高。

老年大学(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设公共政治课,举办时事报告会,引导学员正确面对社会热点、焦点;评选优秀师生学员干部,发挥道德模范作用;办好网站、校报、微信公众号,宣传好人好事,凝聚正能量;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老年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之转化为学员们的自觉追求,引领学员的价值取向。

老年大学(学校)始终坚持每个月上一次思想教育课,对老年学员进行集中专题理论辅导。通过听法制报告,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活动,让广大老年学员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使老年人时刻跟上时代步伐与要求。

二、老年大学(学校)是老龄工作培养骨干的基地

老龄工作需要大批骨干力量,而老年大学(学校)正是起到了为老龄工作培养骨干的基地作用。

老年大学(学校)汇聚一大批当地的老干部,这些经过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的老干部是老龄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骨干力量,他们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主动担当、开拓进取,带动老年人一起助力老龄工作,积极增添正能量。

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已成为广大老年学员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的学习基地,成为新知识、新文化的传播基地,成为广大老年人最欢迎和满意的教育园地、文化广场。老年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情感熏陶、性格培养、意志铸造、审美标准、欣赏水平等等,都在老年大学提供的文化教育及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不少老年学员成为所在单位和社区老龄工作的骨干。

老年大学(学校)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优势、经验优势、技能优势,引导老同志“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回报社会,在老龄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三、老年大学(学校)是老龄工作文明建设的殿堂

老龄工作在创建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老年大学(学校)则是老龄工作文明建设的殿堂。

老年大学(学校)在讲文明、树新风中发挥积极带头作用。老年人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主要体现在社区各种活动中。宣传文明新风,协助做好民调工作,化解矛盾,倡导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扶贫济困、困难援助活动中起带头和组织作用,发动群众献爱心,帮扶困难户,形成“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做好城市里“失足、失业、失学”三失人员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振奋精神,维护稳定大局。老年大学(学校)实施老有所为行动计划,组织引导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建立由离退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专长的老同志组成的老年教育兼职教师队伍,与大中小学校合作,教育引导青少年继承优良传统、培育科学精神。共同为创建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四、老年大学(学校)是老龄工作文化养老的载体

老年人在物质养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就日益凸显,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支撑的“文化养老”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年人的青睐。如何充分发挥“文化养老”载体的作用,是当前老龄工作需要面对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老年大学(学校),就是老年工作文化养老的重要载体。

老年人把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作为自己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原因就是他们在老年大学(学校)的活动中深刻感受到文化养老的幸福与乐趣。老年大学(学校)的这种文化养老功效已越来越被社会认同和重视。

老年大学(学校)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老年学员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十分热爱,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分向往,对享受和谐生活、提高生命质量十分渴望。因此,学习热情高涨。老年大学(学校)开设书、画、诗词专业,吸引广大老年朋友投身“文化养老”大舞台,直接带动社会老年书画热、诗词热、国学热。

老年大学还成立老年教育研究会、老年书画研究会、摄影学会及各种文化艺术团体,成为“文化养老”的重要举措,不断为老龄工作文化养老作出新贡献。

五、老年大学(学校)是老龄工作展示风采的平台

老年大学(学校)使老年人的风采更加亮丽,这种亮丽的风景,主题就是一种老顽童的心态,一种属于老年人的健康心态。他们每天寻找自己的乐趣,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每天都充满新的活力。老顽童们在一起学习,一起娱乐,脸上时刻泛着快乐的笑容。打球、学习、唱歌、跳舞、弹琴,天天笑呵呵。他们心连心,手牵手,自我娱乐,陶冶情操,不仅生活得到充实,而且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老年大学(学校)除在第一课堂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同时还组织以教学展示为主的第二课堂和服务社会的第三课堂活动,为学员创造音、体、美学习及锻炼的场所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中锻炼、展示和提高自己。

老年大学(学校)教学内容都是根据老人科学养生、养老、提高生活生命质量需要来安排的,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琴棋书画、歌舞拳剑、代际沟通乃至法律法规、家庭理财等,从不同角度满足老人们的知识需要;其成就感、幸福感在学员中自然产生,而这也正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老年大学(学校)让原来不同经历、学历、年龄、职业,拥有不同财富的学员,都在一个新起点上,在一个人人平等、民主的环境里共学、共创、共展、共享、共乐,扩大了学员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社会各方面的人际交往、信息交换、思想交流。老年学员在老年大学(学校)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其学业和创造成果都会公开、公平、公正地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客观评价和展示。通过文化活动平台的搭建,让老同志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爱好、满足兴趣;在平台上施展才艺、展示风采,增强老同志的成就感、幸福感。

老年大学(学校)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抓手,目前全国有7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大学等机构学习,老年大学(学校)对老龄工作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贯彻,老年大学(学校)的发展必将迈上新台阶,老年大学(学校)将对老龄工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老龄养老老年人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